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云浮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勇于开拓,致力于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去年,我们瞄准目标定好位,对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在实施“校校通”工程方面,首先在市三中进行试验,定出适合全市推广的“校校通”工程模式,再作推广。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90%的中学按照该模式实施了“校校通”。今年初,全市的乡镇中心小学已全部安装了多媒体电脑室,年底前将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到2004年,所有中学、乡镇中心小学和县城小学实现“校校通”。  相似文献   

2.
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是教育部在全国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快教育网站建设是“校校通”工程实现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无锡市,近几年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着力建网、建库、建队伍。本文主要介绍无锡市在建设城域教育网、实施“校校通”工程、普及中小学信息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无锡市滨湖区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及《江苏省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意见》为基本标准,坚持以“校校通”工程为突破口,迅速、有效地推动全区学校教育现代化,抢占教育的制高点,更好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2006,(10):39-39
“十五”期间,新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该自治区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项目,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课件,加快教育资源库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促进边远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2月,又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进—步船陕。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2003年启动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5年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此外,许多国际著名IT企业也积极投身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如Apple公司的“明日教室”项目、Intel公司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IBM公司的“重塑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显著加快,“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现状。随着硬件设备的逐渐完善,很多中小学校也积极参与了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教育信息化课题实验研究,力图通过课题研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进而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然而,课题的实施却差强人意,能做到深入研究的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0.
张岩 《湖北教育》2003,(10):44-45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教育信息化,同时,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教育信息化是重要手段之一。“校校通”工程正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2年,武汉市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精神,武汉市政府实施了“宽带校园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显著加快,“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现状。随着硬件设备的逐渐完善,很多中小学校也积极参与了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教育信息化课题实验研究,力图通过课题研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进而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然而,课题的实施却差强人意,能做到深入研究的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件)精神,加快我省教育信息化步伐,省教育厅决定从2002年起,在全省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进修院校,下同)实施“校校通”工程(一期)。本期工程采用卫星宽带下载和地面计算机网络传输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全面启动中小学卫星宽带入校和教育主干网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确保教育部的要求顺利实施,我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列为今后五年山西教育五项创新工程之一,省教育厅下发的《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意见》和《山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逐步推广以卫星宽带网为主要形式的“校校通”工程,并在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中增加相应的内容,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平凉地区于2001年成立了地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组织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和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在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并部署了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启动“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从此,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从硬件上看,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建设很快。到2003年底,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到663万台,建设校园网的学校达到3.5万所,与2000年的统计数据相比,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翻了两番,校园网的增长将近10倍。  相似文献   

16.
《宁夏教育》2006,(7):13-15
为了提高我区民族素质,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加快“两基”攻坚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历史机遇,以信息化为突破口,把大力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截至2005年底,63%的农村中小学实现“三种模式”覆盖。到今年底,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将覆盖全区所有农村中小学。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19日,“虹口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虹口区‘校校通’工程开通仪式”会议在虹口区教育学院召开。虹口区“校校通”工程共由80多所中小学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全区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的总数达8574台,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91个,已达到市府要求的生机比,能确保全区中小学信息科技课开设。在此基础上,全区三年来有47000余人次的学生参加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平均合格率为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信息化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与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差不多同期开始。最基本的标志是提出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和信息技术教育。那时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9.
“校校通”工程是2002年上海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具体目标一是实现全市中小学电脑的标准化配置,二是基本建成宽带和专线的上海市教育城域网。在建网方面,上海教委选择了跟上海电信合作。上海电信的区县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这项工程,预计今年11月完成市一级的校校通,2003年完成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校校通。沈钢,上海电信区县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一位精干的年轻人,向我们介绍了上海电信与校校通工程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湖南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教育部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密切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建设为中心,以政务信息化带动教育信息化,全面贯彻《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先后实施了“湖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校校通”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在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教育网络建设、信息化终端建设、教育行政办公系统建设、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教育门户网站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监察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