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走上世界现代史研究之路■:张先生您好!您长期研究世界现代史,曾担任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的会长,也是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中、美、(苏)俄三国关系史的专家,您在这些方面著述丰富、成果显著。今天很想先听您谈一谈您是如何走上这条研究道路的?●:我还是从我自己的经历开始谈吧!我从小  相似文献   

2.
<正>采访时间:2021年9月采访地点:线上网络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任小奇问:孟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此次访谈!您是德国史研究的专家,请问您是如何走上德国史研究之路的呢?可以先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吗?答:好的。很早我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那时并没有想到会读历史学专业。当我获得保送华东师范大学的资格时,  相似文献   

3.
钱宗范 ,男 ,1 93 7年 1 0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 961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专业本科毕业 ,1 965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先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广西师大宗法与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 ;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广西历史学会副会长、广西儒学学会副会长、广西民族研究会顾问、江苏吴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论著通讯评委、中国人民大学和四川大学清史与先秦史博士学位论文校外评审专家等职。钱宗范 1 982年任硕士生导师 ,1 985年任教授 ,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宗法制…  相似文献   

4.
(一)■:晁老师,您在先秦史研究领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对于先秦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论述,并有许多新见解。今天很高兴与您一起讨论一些有关您的学术经历与学术思想方面的问题。首先,我想问的是:从您大学毕业的时间来看,1965年已经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夕,四清运动已经开始。这就是说,当您一毕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赶上了政治运动,一耽误就是十年。但是从您现在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看,好像那十年的损失被您很快地补回来了。请您谈谈这段时间的经历好吗?●:承蒙夸奖,说是“久负盛名的学者,”实不敢当。我只是一个学习和研究先秦史…  相似文献   

5.
李园 《历史教学问题》2003,(1):19-22,11
邓广铭 (1 90 7— 1 998) ,字恭三 ,山东临邑人。1 93 1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就读一年 ,次年求学于北京大学史学系 ,1 93 6年毕业后留校 ,任文科研究所助教、高级助教 ,1 93 9年至 1 942年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 ,1 943年被内迁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史地系聘为副教授 ,两年后任教授。 1 946年 5月回北京大学任史学系副教授 ,四年后升为教授。历任中国古代史研究室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史学会第二届主席团成员。 1 980年起连任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一、二、三届会长 ,1 992年后改任名誉会长。 1 982年发起建立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正采访时间:2020年11月采访地点:暨南大学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杨蒙问:李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此次访谈。请问,您是如何走上历史研习这条道路的?可以跟我们分享您的求学经历吗?答:跟大多数历史学者不一样,我不是通过高考录取和院校专业填报这条途径走上历史研习之路的。我出生在晋东南的一个小山村,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风采     
《重庆师专学报》2011,(1):F0002-F0002
孟世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师从徐中舒学习先秦史,分配在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先秦史、甲骨文。曾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秘书、副会长兼秘书长、常务副会长、学术顾问、《先秦史研究动态》主编。  相似文献   

8.
正采访时间:2019年5月采访地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问:王教授,您好!可以谈谈您的成长经历吗?您为什么选择学习美国史专业?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走上历史研究的道路呢?答:我出生在辽宁省兴城市(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交通非常不便,在村里读完小学,到乡里中学上初中,1981年以全县第11名的成绩考入兴城市高级中学——县里唯一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我高中阶段只读了两年,是最后一届两年制高中生,1983年9月到南开大学报到时还不满17  相似文献   

9.
陈先生,您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弟子,能否请您先给我们谈一下,您是如何走向治史道路的,以及您的治学理念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采访时间:2019年5月19日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问:您是怎样走上史学研究道路的?为什么选择美国史作为研究方向?答:首先,非常感谢《历史教学》编辑部的采访。说实话,当初柳文全老师提出要进行采访的时候,自己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感觉这一动议非常  相似文献   

11.
<正>:胡先生,您好!2012年3月,四川省社科联为您主办了一个八十寿辰的学术座谈会,大家对您的道德文章都评价很高,我们作为后学也深受教益。今天,受《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的委托,对您老做一次采访,想请您谈谈您的从学经历、治学概况和教学科研心得等。我们首先关心的是,您是如何走上学习和研究历史这条道路的?●:这要从我考大学选报历史专业谈起。我于1949年在自贡的旭川中学高中三年级时参加革命,1956年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职参加高考,1956年7月被录取入读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  相似文献   

12.
张文教授     
张文教授1934年生,河北省石家庄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组工作,随即参加了以郭沫若同志为主编的《中国史稿》编写组,为该书第一版先秦、两汉史提供过部分修改稿。1961年请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  相似文献   

13.
一、走上敦煌学研究的道路 邹兆辰(以下简称邹):郝老师,您好!三十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历史系工作,对您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这次我们不谈其他,主要谈一谈您在学术方面的经历和成果.首先我想问的是,您在学生时代是学习中国古代史专业的,为什么从一开始您的学术方向就选择了敦煌学呢?  相似文献   

14.
●您能先谈一下您的治学经历吗 ?■可以。我是从研究明治维新史开始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开始。我试图从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角度搞清楚中日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在日本明治维新研究中 ,我注意到了日本儒学在其中的作用。遂写有《日中儒学的比较》 ( 1 988年 )。该书主要探讨了前近代中日两国儒学的异同以及日本儒学的特质。该书对日本儒学特质的概括与“早期儒学”概念的提出 ,颇得中日学界的首肯。在该书的写作中 ,我注意到 ,在漫长的历史中 ,源自中国的儒学思想曾对日本文化的各个领域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 文学、史学等 …  相似文献   

15.
我的近代文化史研究之路■改革开放以来 ,您在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请谈谈您是怎样走上这一治学道路的 ?● 1 95 2年我毕业后留在系里 ,我就问白寿彝先生 :“留我在系里搞教学 ,让我搞哪一段呢 ?”白先生说 :“你先不要着急搞哪一段 ,你先去教中国通史。”当时我年轻 ,就和一些青年教师去教中国通史。一共五、六个人。那时候 ,教育系、中文系、美术系、音乐系都要上通史。教了两年 ,我们就分到各有关教研室。杨钊搞中国古代史 ,王桧林搞现代史 ,我就搞近代史。以后就一直教近代史 ,包括“文革”期间给工农兵学员上课 …  相似文献   

16.
正采访时间:2021年3月采访地点: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徐伟庆问:吴老师您好!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接受此次采访。首先想请您分享下早年的求学经历,谈谈您为何选择历史研究这条道路?答:我走上历史研究的道路应当说是在各种因素交织影响下的结果。我从小辗转生活在西安、南京等文化古城,在这些古城浓郁的历史氛围熏陶下,我对历史萌生了初步的兴趣,也因此翻阅了  相似文献   

17.
<正>采访时间:2022年2月25日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问:刘老师您好!最初您学的不是文博考古专业,而且并非历史学科,请问您是如何跨专业走上历史学和考古学专业的研究道路的?答:这个问题很复杂,只能粗线条地说一下。如果要“溯源”的话,和后来有直接关联的应该是在我10岁时社会上“评法批儒”运动中,全民顺口溜“法家人物真不少,李悝吴起少正卯”之类,让我形成了灌输式的记忆;后来我又读了绿皮的120回本《水浒全传》(施耐庵、罗贯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就这样,在我的脑子里装了很多虚虚实实的历史故事。我读过不同文本的叙事片段,记得当时的兴趣点有推理汉高祖到汉武帝的世系关系,憧憬赤脚大仙(宋仁宗)和道君皇帝治下“大块吃肉”的富足世界。我喜欢读历史书的习惯到了高中阶段也没改变,加上新华书店的书籍逐渐多了起来,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去阅读。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报考大学和选择专业的功利性并不强,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兴趣爱好,我的理想就是报考中国古代史专业。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91年7月从上海师大历史系毕业的青年教师,在1992年9月至93年7月,我独立承担了宜川中学高二年级六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在93年7月上海市高二历史会考中,我校参加会考的268人中有91名A级,占33.98%,合格率达98.88%。 回顾这一年的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青年教师要勇挑重担 记得92年夏天,我刚转正为中教二级教师,学校就放手让我独立承担高二历史教学任务,而我本  相似文献   

19.
<正>采访时间:2019年6月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问:余老师,谢谢您接受采访。您在冯尔康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硕士、博士论文,冯先生是如何引导您进行研究,您又是如何进入医疗史研究领域的呢?答: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比较早就对民众的生  相似文献   

20.
<正>采访时间:2019年8月采访地点:郑州大学问:张老师,您好!可以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史学研究道路的吗?答:感谢《历史教学》编辑部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说实话,我是懵懵懂懂走上史学道路的。1980年,我从河南灵宝弘农河畔一所乡中——灵宝第十三中学毕业,是我们学校第一位考上大学的女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的都是师范类院校中文专业,因为那时做"文艺青年"是年轻人的梦想。但是,班主任杨景商老师非常生气:我是他最喜欢的学生,他是历史老师,杨老师特别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