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藻词初探     
吴藻是清代词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之一,她的词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境界各异,风格多样,兼有各家之长,在形式美感和内涵深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在中国女性文学史和清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在我国古代词史上,也有她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论及"临桂词派",多以桂籍男性词人为代表。清代广西曾经出现过的女性词人与她们的作品,基本被忽略在词学研究视野之外。本文拟对清代广西女性词人词作加以探讨,发掘和探寻其中所包蕴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清代徽州女性词创作繁盛,女词人数量可观。以徽州本土女词人和亚徽州女词人两类对清代徽州女词人的人数、个人基本情况和作品等方面进行考证和统计,从考证结果出发可以分析得出徽州女词人的整体文化特点,并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论及“临桂词派”,多以桂籍男性词人为代表。清代广西曾经出现过的女性词人与她们的作品,基本被忽略在词学研究视野之外。本文拟对清代广西女性词人词作加以探讨,发掘和探寻其中所包蕴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熊琏词论     
熊琏是深受词学大家况周颐赞赏的一位女词人,她有题画、赠答、闺怨等多种题材的词作。其词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展现了清代平民才女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清代女性文人的开阔视野、理性思维和深刻的精神苦闷,感情克沛,极富感染力,具有不同于以往时代女性词作的特征,在清代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词发展到清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繁荣的局面。尤其是到了清代的中、晚期,词坛上不仅相继出现了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彊村词派、临桂词派等众多有影响的词派,而且不断涌现大批各具风采的著名词家,真可谓名家辈出,佳作如林,被称作是"词的中兴光大时代"。而在临桂词派的众多词人中,有一位湖北籍的词人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这个词派的骨干词家,并受到词坛的普遍关注。这位湖北籍词人就是张仲炘。张仲炘的词独具特色,自成一家,既为临桂词派的兴盛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也为晚清"词的中兴光大"做出过积极贡献,还为湖北近代词人赢得了声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探究研讨。  相似文献   

7.
李金平 《文教资料》2012,(26):129-131
黄婉璚为湖南清代闺秀词人的代表,词集《茶香阁词》共计词作三十七。其词作内容取材狭小,风格不出历代女词人纤婉、幽约的特点,但足以窥见其生存的大环境和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象与雅致情趣,显示了湖南女性词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清代女性词人的增多,促进了清代夫妻唱和词的兴盛,涌现了许多对具有代表性的夫妻唱和词人,徐灿和陈之遴就是其中的典型。通过把徐灿、陈之遴唱和词内容上的对比,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在不同时期价值取向和处世心态上的相同和相异之处;通过艺术手法上的对比,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他们在词法技艺上的互相取舍。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岭南客家词发展的重要时期。清代岭南客家词人共计7位。其中吴兰修词情思浓郁,缠绵深婉,成就最高。黄遵宪词苍旅悲慨,亦有一定成就。其他词人总体水平不高,但亦有佳作。昊兰修、黄遵宪等与岭外都有词学交流,这对于扩大客家词甚至岭南词的影响有重要作用,具有特殊的词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桂词派崛起于晚清词坛,但其渊源可追溯到清代粤西文化及其粤西词兴起与发展。粤西地区及其临桂是人杰地灵之地,至清代在政治、文化、文学、教育、科举诸方面突飞猛进,形成临桂词派孕育环境与文脉传统,尤其粤西文人词人形成相互影响群体,积极推动临桂词派产生及其领袖王鹏运、况周颐的成长,这既充分说明临桂词派发生的重要原因,也集中表现出粤西文化及粤西词人群体在词学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满族作家顾太清,被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与“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性德齐名。《顾太清词新释辑评》是近年国内出版的第一部顾太清全词的笺注本,但其“注释”存在不少问题,或解释错误,或不够准确,或未指明出处等等,本文择要指出并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女权运动,从清末兴女学、不缠足开始,起点既低,而且始终被统摄在男性主导的民族一国家宏大叙事中,作为从属的部分存在。这决定了中国女权话语的男性色彩和国家意识形态特征,也决定了清末文学女权叙事的男性想象特征。女性的缺席,女性体验的缺乏,使晚清小说的女权表达呈现着书写的真实与表现的不真实问题。对晚清女权话语与女性叙事的梳理,是理解和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表现的必不可少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新时代下的军队为了适应现今战争形态的变化,加大了对大学生兵员的诉求,因此普通高校兵役征集工作变的尤为重要,但是部分高校征兵工作中还存在教育工作与征集工作配套不完善,征兵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根据对不同高校兵役征集工作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方式方法的分析总结,并对此提出建设性、创新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清代满族女词人顾太清词日常性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人日常生活诗意化、叙事的原生态化、语言的白描与口语化三个方面。这种日常性审美特征,显示出清代中后期词不同于古典传统的审美面貌。  相似文献   

15.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诗文理论方面颇有建树,对后世影响甚远。他提出诗歌应抒发"万古之性情",更多地去表现社会人生,实现个性的共性化,这不仅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反思历史传统的结果,也是符合文学规律的可贵主张。  相似文献   

16.
江永是清代有名的古音学家之一,但是前人的研究大都认为他是继承顾炎武而来的,通过分析江永的声、韵、调研究来探究他的古音学思想,考察江永在古音学上的开创性,认为江永对古音的研究是古音学研究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Liang Qichao's thought on feminist rights underwent a construction process from female education to feminist rights. The process was simultaneous with the political and societal changes from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95 to the 1911 Revolution. He opposed foot--binding and early marriage and advocated female education and women's rights, These were all important steps in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ang Qichao's feminist thought must be plac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Late Qing period. Also, Liang's feminist thought had some similarities to the modem we.stem feminism.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期,杜臻、顾祖禹、陈伦炯等学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渤海周围地区的海岸、海岛和海区的地理形势,分析了海口、海港和海道的军事、经济价值,为当时的海防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秋瑾是清末著名的革命者,所以描写秋瑾的晚清小说《六月霜》常常被人们误解为革命派小说,产生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是《六月霜》的作者对秋瑾所作的“歪曲性”描写。作者是站在君主立宪主义立场来写秋瑾的,他赞赏秋瑾的女权主义思想和主张,但反对她的革命主张,所以,他对秋瑾的革命主张革命的一面采取了尽量淡化、回避、甚至曲解的做法,而大力张扬其女权主义。作者虽然是君主立宪主义者,但在小说里并没有进一步发挥其君主立宪思想和主张,因此,《六月霜》就其基本思想旨趣来说,是一部表达女权主义的小说,而且是君主立宪派的女权主义。  相似文献   

20.
《士师记》是一部以男性权威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文本,但在表面的男性压制下,同时也隐藏着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女性主义叙事学是一种将文本分析和意识形态研究相结合的批评方法,而本文就是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切入点,以兰瑟的叙述声音和沃霍尔的叙述视角理论为方法论,来探讨《士师记》中的两性意识以及潜藏在文本下的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