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莉 《声屏世界》2009,(10):18-19
清晨时分,在隆隆的轰鸣声中,印有江西电视台台标的罗宾逊R-44直升机升入空中,开始了一天的拍摄工作。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近半年的准备,江西电视台航拍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截至9月4日,拍摄组已完成了6个设区市的航拍计划。航拍的各种困难是拍摄组始料未及的,而俯览江西所看到的壮美河山和城市巨变也是让拍摄组欣喜万分的。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是新时代出现的新型拍摄工具,能够呈现出更加全面的拍摄内容,在新闻报道中利用无人机航拍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电视台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无人机航拍能改进与完善新闻的呈现方式,给人们带来更加直观的体验,将无人机航拍应用于新闻直播中可以使人们及时、全方位地掌握信息内容,本文对新闻无人机航拍直播的创新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一切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电影和电视尤其如此。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立项,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制作、海峡电视台承制的大型航拍纪录片《飞越海西》,以航拍为主要拍摄手段,摄像创意管理贯穿项目的实施全过程。从《飞越海西》的航拍经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重要启示,即摄像创意管理需要具备三个层面的特质,即主题性、计划性、应变性。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新闻     
央视有了自己的直升飞机从8月25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有了自己的直升飞机。这是国内首家新闻媒体拥有直升飞机。8月25日上午,中航二集团、昌河飞机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在中国航空博物馆举行了直—11型中继航拍直升机交接及颁证仪式,并进行了飞行表演和现场演示航拍画面。民航总局的官员向中央电视台颁发  相似文献   

5.
贾庆萍 《青年记者》2016,(32):33-34
新技术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电视新闻的报道形态,为受众提供新的视角.几年前还"高大上"的航拍现在随着航拍设备的普及,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新闻中.航拍设备的高空运行既突破了场地的限制,又可进行长距离大范围的拍摄,这些优势注定了航拍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婚礼数码摄影逐渐成为摄影艺术中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摄影器材的准备、前期拍摄思路、拍摄过程、后期处理、拍摄注意事项等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个电视台需要办多少节目,每天播出量多少小时?一个电视台需要多少编辑、记者,多少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多少前期拍摄设备,后期音频、视频、特技编辑设备?这些数据都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加强研究和认真掌握的。这些年来我们边实践、边探索,有以下一些体会。一个电视台需要办多少节目跟电视台的级别性质、服务地域、观众要求、政府指令等等是分不开的,这些可称为外部情况。除此之外,电视台内部是否有这么多的记者、编辑,是否有所必须的摄录和编辑设备,是否有所必须的摄录、编辑场所,以及相应的经济实力,这些可称为内部条件。无论是外…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无人机航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电视节目的摄制当中,极大地提升了拍摄效果。有效地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能够从更为特殊的视角完成拍摄地点的全面展现,让人们欣赏到冲击力更强的画面。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无人机航拍技术,然后深入探究了其在电视节目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拍摄中,为了确保新闻画面的质量,本文从摄影机的正确使用、拍摄中镜头的规范、记者出镜时注意事项、前期采访的准备要求等相关方面阐述了拍摄画面的要求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空中航拍,有着固定翼飞机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受到专业人士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青睐。直升机一般飞行高度较低,速度也较慢,还可以在空中悬停,所以选择直开机低空航拍是最理想的空中交通工具。目前我国拥有的大型直升机有超黄蜂、直八、米171、黑鹰,中型直升机有米八、超美洲豹,小型直升机有海豚、直九、直十一、小羚羊,微型直升机有R44等机种。  相似文献   

11.
钟成 《浙江档案》2015,(2):36-39
航拍又称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是指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从空中俯瞰村落的感觉很好,深灰色的屋顶、白色的墙以及绿色的植物交相辉映。航拍器穿梭在空中,飞进云霄,带给航拍摄影师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航拍文化村落,不仅是对美的不懈追求,也是对现实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月,<飞越海西>项目启动,福建历史上首次大型航拍工程拉开序幕.这是福建人第一次从陌生的角度俯瞰自己这片熟悉的土地. 在跨度长达三年的拍摄过程中,<飞越海西>共计飞行60多个架次、地面行程7万公里、拍摄素材总长16000分钟,摄制组不仅记录了变化中的福建最美的一面,也为海西的发展变迁提供了历史见证,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3.
《飞越海西》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的航拍行动,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立项,福建海峡电视台负责制作。八集航拍电视纪录片《飞越海西》围绕着展示新形象、体会新变化、揭示新契机这一主题,全景式地记录海西建设中的亮点,以及福建的秀美山川、人文生态。节目采用以航拍画面为主、地面拍摄为辅,具体事例与宏大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希望藉由独特的人文视野和空中视角,激起观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跨度长达3年的摄制过程中,《飞越海西》行程7万公里、拍摄素材总长16000分钟,摄制组不仅用摄像机记录下了福建最美的一面,也为海西的发展变迁提供了历史见证。本刊特地约请了几位专家分别撰文,集结成本期个案,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4.
张北 《新闻世界》2012,(10):48-49
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一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本文对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纪录片中逐渐应用了航拍技术,随着人们对纪录片以及航拍技术理解的不断加强,拍摄手法也越来越多,形成了纪实形态,使得纪录片的拍摄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本文以法国著名纪录片《家园》为例,对拍摄纪录片中应用航拍技术进行分析,将其中存在的特点与优势解读出来,以期为我国纪录片中应用航拍技术提供有利的依据,促进纪录片拍摄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8,(6)
本文从加快周转率,保证完好率,提高使用率等方面,介绍了电视台前期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7.
谷兵兵  张申 《声屏世界》2012,(12):23-24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一定有它独到之处,或是前期拍摄,或是后期剪辑。由大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黑尾鸥之生死》先后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星光奖最佳纪录片奖、国家广电总局国产纪录片扶持奖、四川电视节评委会奖。就其拍摄手段以及使用设备而言,此片没有任何过人之处,是什么原因使其获得如此殊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剪辑,是剪辑使那些散乱的甚至是平淡的素材生发出新的魅力,有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会议新闻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电视台尤其是在市、县电视台新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构图正确、画面优美,能恰当地运用画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有效地突出和表现主体,拍摄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会给会议新闻增色不少.作为长期处在县级电视新闻工作的一线记者,笔者从拍摄准备、摄像机使用,正确处理好主体、前景、背景、光线及构图等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拍摄好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台“大舜”号客货船,因火灾翻沉于烟台附近海域,船上302位旅客船员,只有22人生还,成为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海难事故。 11月26日,我带着一架佳能D—2000数码相机、一台佳能EOS—1N相机赶到烟台,并争取到搭乘救援直升机到海难现场航拍的机会。 直升机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向出事海域飞去。大约15分钟后,我透过舷窗,看到了倾翻在大海中的“大舜”轮。在它的上空,另一架直升机正围着它作低空盘旋。“大舜”轮深红色的船底朝上,尤如海中的一条大鲸鱼,在它的“鱼腹”里,还有100多名遇难者。 我急忙向机组人员示意将舱门打开,以选择更好的拍摄角度和获取最佳拍摄效果。舱门打开了,一股寒冷的海风冲  相似文献   

20.
一条电视新闻的产生.离不开前期的采访拍摄和后期的编辑制作。在一些新闻的前期采访和后期制作独立分开的电视台.记者具备编辑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