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0前言任何建筑物都通过基础将上部结构的各种作用传给地基,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另外经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濮阳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O.15g,可见濮阳市的地震形势十分严峻,而且砌体是一种脆性结构,其抗拉和抗剪能力均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砖结构易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房屋的破坏甚至倒塌,因此砌体结构中的抗震构造措施是砌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总结几年的设计经验,对多层砖混基础设计及其上部抗震构造措施归纳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规定,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方法。着重推导和讨论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计算公式,并给出算例。在算例中从结构计算简图开始,用D值法求出刚度矩阵,用刚度法求解框架结构自振频率及相应主振型,最后求出水平地震作用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可指导工民建学生毕业设计中进行结构抗震计算。  相似文献   

3.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等因素,单纯依靠理论计算很难有效控制结构的薄弱环节,难以保证结构的抗震功能,因此在结构设计中要重视结构的概念设计。本文阐述了概念设计的含义及抗震概念设计相应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5.12四川地震是继唐山大地震之后,发生在我国最为严重的一次,本次的地震震级高,影响范围大,破坏程度重,尤其是中、小学校建筑破坏严重,属于重灾区,使很多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被压在倒塌的房屋内,受伤甚至失去生命,为了分析和研究地震破坏作用,四川地震发生后,省教育厅责成由教育设计院指派我到四川省安县对地震后的学校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为了加强对中、小学生这些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结合这次地震震害的经验教训,本文提出学校建筑抗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震作用的特点,阐述了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时结构进行概念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地震波输入转子系统运动方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柔性支承转子地震反应特性,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转子系统抗震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巫峡长江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该大桥的动力特性,并运用时程分析法分析该桥的地震反应,采用EI-centro波进行计算,讨论横桥向和竖桥向地震动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和规律,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筑结构抗震的发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主要是由建筑物的破坏所引起。抗震就是和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进行斗争。本文通过对抗震设计理论,抗震试验,抗震设计原则阐述,并讲述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的现状,探讨了建筑结构抗震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结合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会及对汶川地震中建筑物震害的资料研究,分析汶川地震中砌体、框架、砌体——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3种结构体系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探讨这3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沿海地区滨水挡土墙在海啸和地震联合作用下易发生被动破坏的问题,结合极限分析上限法和拟静力法确定地震荷载,研究了海啸作用下滨水挡土墙的抗震滑动稳定性。通过建立墙体滑动与破坏区土楔体整体滑动的墙-土系统及速度容许场,推导出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kh)的表达式。分析了海啸、海平面与地下水高度及墙-地和墙-土摩擦角对地震屈服加速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地下水位在适当高度并增大墙-土摩擦角可以有效提高滨水挡土墙的抗震滑动稳定性。与经典极限平衡理论相比,该方法考虑了土体的塑性流动及挡土墙的位移模式,且无需计算地震被动土压力的值。  相似文献   

11.
场地特征周期Tg是建(构)筑物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重要参数。针对电除尘设备一类工业构筑物工程.根据《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1993)对场地工程地质勘查资料直接进行分析,计算出场地特征周期进而求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а,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求得的场地特征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9,(6):45-51
由于沿海、江经济区交通的需要,水下隧道以其独特优势在国内外多个跨海、江交通工程中得到应用,因此抗震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前水域长大隧道主要包括沉管隧道和盾构隧道。基于两种不同的水域隧道,在分析国内外水域长大隧道抗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目前水域环境下长大隧道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地震响应分析、影响水域环境下长大隧道地震反应的因素和水域环境下长大隧道的减震理论新进展。最后,根据不同水域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多种研究分析方法,对水域长大隧道的抗震分析提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旨为类似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介绍了钢筋砼剪切型结构地震损伤模型及其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三水准设计目标的比较,提出了地震损伤目标的确定和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准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座全长110米的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抗震设计,该桥位于地震烈度为8度的地震区。通过E1弹性工作状态、E2弹塑性状态两阶段地震设计分析桥梁基础的最不利受力情况,分析采用反应谱法。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可知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危害,基础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兵 《生活教育》2011,(4):56-56
上个月,日本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在关注电视及网络上有关日本最新地震消息的同时,我更被日本的抗震教育的普及化及自救措施的普及化而深深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我决定上一节“地震与自救”的班会课,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地震知识、更多的自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层建筑越来越流行,但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影响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是业内人士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论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震的破坏作用,合理设定抗震目标,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建立有效的抗震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值方法对地震作用下地表变形特征进行模拟,成为目前强地面运动预测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人电脑和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来计算强地震作用下的地表变形预测的方法,并根据拉萨市地区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波形对拉萨市地表变形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地震变形简单实用,计算模型在研究地震活动方面有一定优势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首次组合运用卫星云异常和长波辐射热异常方法,依据2012年10月四川西部地区的云异常和热异常,较为成功地对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7.0级地震做出了中期预测,并于2012年10月22日向中国地震局提交了正式预测卡片.2013年1月18日在紧邻理塘的白玉县发生5.4级地震,4月20日在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事实证明,这次预测震级准确,时间推迟了3个月,距离误差若按中心点计算为250 km,若按边缘计算为50 km.若能结合其他观测数据,则有可能进一步缩小误差.8月份在我们划定的区域周边又发生了迪庆5.9级地震和西藏6.1级地震.雅安7.0级地震的日期和2012年10月19日雅安4.2级小震的发震日期呈明显的对应关系,显示其可能受某种天文因素的控制.以上发现有利于对今后的地震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地震灾害成因的分析,研究了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点,提出应切实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抗震方针,通过加强构件的联结、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等途径,以提高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