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09,(3):37
上海辽西古生物化石科普馆是上海市第一所以古生物为主题的展馆,馆内展出了300余件距今1.41乙年至1.25亿年的古生物化石。三件镇馆之宝分别为距今1.41亿年前的中华龙鸟、攀援始祖兽和辽宁古果化石,其中中华龙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存活最早的鸟类,攀援始祖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哺乳动物,而辽宁古果则是地球上最早的一株植物。  相似文献   

2.
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46亿年了,而生命的出现则在距今30亿年左右。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细菌化石是非洲南部德兰士瓦东部岩层里的单独曙细菌,距今34亿年。据分析,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是还原性大气,没有游离氧,因而最早的生物类型是在无氧条件下,依靠原始地球上现存的有机物作为营养进行生长、繁殖,是异养的。即是说它们可以从不需氧气的糖酵解中取得生命活动的能量并建造自身。但是,早期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太阳的辐射能对原始生命构成了巨大威胁,因而它们生活在深水里,以躲避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在漫长的岁月里,原始生物的生存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原始海洋里的生物不断发展,而现存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糖类等有机化合物由于原始生物  相似文献   

3.
[古生物]
  内蒙古和河北分别发现地球上最早的树栖和地穴哺乳动物化石
  据2015年2月13日《参考消息》援引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两件柱齿兽类的原始哺乳动物化石。其中一种被命名为攀援灵巧柱齿兽的化石于2011年发现于内蒙古宁城,生活在距今1.65亿年前,是已知最早的树栖型哺乳动物,有特化的牙齿可食树汁树液。另一种被命名为短指挖掘柱齿兽的化石于2012年发现于河北省青龙县,生活在距今1.6亿年前,是已知最早的地穴型哺乳动物,牙齿可食昆虫。  相似文献   

4.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都只有微生物和细菌。这一现象一直维持到距今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在寒武纪,生物演化史上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多细胞动物突发性地在海洋中出现,而且迅速发展出形体多样、构造复杂的类型,古生物学家们将之称为“寒武纪大爆发”。据统计,自寒武纪以来,明显的生物绝灭事件发生了15次。其中重大集群绝灭有5次:奥陶纪至志留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4.39亿年前)这一时期大多数生物的机体是软体组织,形成化石的几率很小,只有那些具有壳或硬组织的动物才留下了比较多的…  相似文献   

5.
恐龙世界     
《小火炬》2012,(3):31-31
恐龙是生活于距今2亿3000万年至6S00万年前的一类陆生古爬行动物,主宰了地球长达1.6亿年之久。这实在令人惊叹!要知道从最早的人类诞生到现在.也才不过180多万年!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在那么多年前,地球上曾经存在过这样的庞然大物呢?这就归功于各式各样的恐龙化石的发现啦!来听听老化石们的自我介绍吧!  相似文献   

6.
地壳并不是“稳如泰山”,而是不断在变动着。陆地变沧海、沧海变陆地,在地球的发展史上不断地重演。像济南城南的千佛山,是一座海拔285米的秀丽山峰。在山顶上的岩层中,我们可以看到海洋鱼类的化石。地质调查证明,在距今6亿年至4.4亿年之间,地史上称为寒武纪和奥陶纪时期,从济南市区向南,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海洋。在长达1亿多年的时间,海底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在大约4.4亿年前,大地升起,海水退去,成  相似文献   

7.
地质专家最近提出云南由南、北两半球古陆结合而成,这一观点引起中国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在距今6亿~8亿年前的震旦纪时期,在地球南半球上存在一个稳定的联合古陆,称为冈瓦那古陆。这时,北半球则是一块块古陆散布在太平洋上。到了距今约2亿年前的晚古生代时期,北半球开始联合,形成统一的芬亚古陆。冈瓦那古陆和芬亚古陆只有局部地区相连,中间为狭长的东西向古特提斯海。  相似文献   

8.
距今约3.5亿年的蕨化石、距今约4亿年的瓢叶目化石,还有鳞木化石和芦木化石等,这些化石你见过吗?即使你见过的话,也得是在国家正规的博物馆里。  相似文献   

9.
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谁才是主宰地球的主人?《十万个为什么》会告诉你,在那被称为"三叠纪"的时代,以及之后的一亿多年里,地球的主人可是一群庞然大物们,它们形态各异,有陆上霸者,空中骄子,也有水中之王,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奇变一:出现生命。塞尔维亚尼什哲学院副教授帕夫莱博士在一块19亿年前形成的岩石中发现了植物含有木质素和纤维素,表明那时地球上已有生命。奇变二:出现昆虫。在4郾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1厘米长的小昆虫。它是由日本生物学家在本州岛山脉中最古老的有机化石残片里发现的。奇变三:出现恐龙。在2郾2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恐龙。美国古生物学家在亚利桑那沙漠中发现了恐龙化石。奇变四:出现猿人。第四次奇变是在4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猿人。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河岸有一具距今400万年的古尸,经鉴定是一具猿人尸体。奇变五:出现石器工具。第五次…  相似文献   

11.
恐龙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 孩子们都喜欢恐龙,但现在除了在画片上,玩具上看到恐龙的样子外,只能到博物馆去看它们的化石了。恐龙作为地球上曾有过的“居民”,生活在距今约3.5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当时恐龙极为繁盛,是地球上最强霸的动物。到了中生代末期,也就是7000万年前,恐龙却神秘地从地球上消失了。科学家们研究认  相似文献   

12.
龙年话恐龙     
张玉朱 《生物学教学》2000,25(10):41-42
20 0 0年是农历庚己辰年 ,因十二地支中的辰与十二生肖中的龙对应 ,故又俗称“龙年”。“龙”的称谓 ,在古书记载中不尽相同。在《说文解字》中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 ,长形、有鳞、有角、有脚 ,能兴云降雨。而“龙” ,作为自然界中真实存在过的动物 ,在地球上确实是生活过漫长的岁月的 ,那就是史前的恐龙。据考证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 650 0万年至 2亿年以前的已经灭绝的古代爬行动物。爬行类是从古代两栖类的竖头类进化来的。现今所知的最古老的类爬行动物化石发现于古生代石炭纪末期 (距今约 2亿 5千万年前 ) ,称为晰螈 ,又称…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03,28(4):62-63
[古生物 ]南京出土世界上最古老毛颚动物化石据东方网 2 0 0 2年 1 0月 6日消息 ,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均远和他的学生黄迪颖 ,在昆明附近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毛颚类动物化石 ,地质年代距今 5 .3亿年 ,为现代生物多样性在寒武纪早期就已形成的推测 ,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他们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公布了这一重大发现。毛颚动物俗称箭虫 ,是现生动物诸多门中的一门。箭虫是一种自由游泳的肉食性海生动物 ,以鱼的胚胎和幼虫为生 ,最长约 1 5厘米。箭虫化石过去只发现于距今 3 .5亿年前的石炭纪地层。这次在昆明出土的箭虫化石…  相似文献   

14.
陡壁上的恐龙化石 在美国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交界处.有座特殊的公园.它是距今1.4亿年前地球的主人——恐龙的墓地.经过发掘和修建.这里现已成为一座奇特的现代化野外博物馆.这座公园面积有318km^2.公园的中心是一座玻璃建造的现代化建筑.称为恐龙展厅.展厅的4堵墙壁中.有3个面是人工造的.1个面是大自然的杰作.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精确知道宇宙的起源和年龄,但是近代科学家相信我们的世界已一直环绕太阳运行达50亿年之久。在这段漫长得难以置信的时间里,地球从气态转变为液态,最终变成固态,地壳上形成水,水的深处又形成生命。在非洲出土的早期类人生物遗存可能距今三到四百万年。从这遥远的日子至公元前3500年这一时段,通常称为史前或无文字记录时期。  相似文献   

16.
<正>说起地球上古老的捕食动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可能是恐龙,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左右。再早一些呢?可能是奇虾,它们生活在距今5亿年前左右。最近,英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捕食动物,它们是一种生活在距今5.62亿年前的水母。水母是动物界的活化石,曾经和奇虾一起生活在寒武纪。像奇虾这种远古的“顶级杀手”,在距今4.4亿年前就灭绝了,而看似柔弱的水母却活到了现代。这体现了大自然淘汰生物的残酷性并非“谁强谁就能笑到最后”,而是“适者生存”。  相似文献   

17.
深海挖掘     
被称为“深海地球挖掘计划(OD21)”的海底6000米挖掘这一浩大的国际项目业已开始。地球深处蕴藏着能够阐明地球历史的物质。OD21现在已开始向生命起源、未知的地下生物、地震预测等领域挑战。沉睡在海底中的地球史据考证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初始的陆地并没有现在这么大,海底地壳不断地运动,最终浮出海面而形成陆地。由于陆地的风化速度快,地层记录容易流失,有些地方甚至已遭到完全毁坏。若想了解地球的历史,进行海底地层勘探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观察沉到海底的生物化石便可推断出化石所处的沉积层的年代。随着大陆板块不断…  相似文献   

18.
三和 《初中生》2010,(1):36-36
中国科学家日前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距今约1.6亿年的带毛恐龙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是鸟类起源研究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一、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但生活于海中的介壳根足虫类(Rhizopoda)里却有一些超巨型的动物,例如直径达6厘米的货币虫(Nummulina)的化石。法国地理学家梅尔谢1953年在叙利亚发现了一种更大的货币虫的化石,直径有16厘米。最微小的原生动物要算巴贝虫(Babesia),只有3微米,是寄生于狗的血液中的孢子虫。  相似文献   

20.
据科学网2014年9月15日援引报道,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广东深圳地区发现距今1.9亿年左右、保存完好的侏罗纪早期植物化石。新发现的植物化石产于深圳大鹏半岛南澳地区的下侏罗统金鸡组,化石数量十分丰富,超过15属20种。该植物群代表了一个以本内苏铁植物耳羽叶为主导的早侏罗世植物生态群落,是我国华南地区罕有的侏罗纪植物群落之一,揭示了热带、亚热带型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