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麦克卢汉Mcluhan的传播思想是从技术变化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出发的,直接师承了哈洛德·英尼斯INNIS。只不过,麦克卢汉关心媒介超过关心文明,从媒介的技术出发来阐释传播媒介的心理学和生态学特征,并提出了似是而非的冷热媒介区分。对社会的文化发展持媒介技术决定论,麦克卢汉忽略了传播关系的支配作用,而信息传播的效果实际上离不开社会主体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传奇式的传播学家──关于麦克卢汉高竹梅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段时期以来被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漏洞百出的麦克卢汉学说,正在悄然复兴。1996年在旧金山,举办了一次“西海岸麦克卢汉媒体复兴节”。在复兴节中,组织者安排了“麦克卢汉介绍”、“麦克卢汉讲座”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地球村”概念着眼 ,评介麦克卢汉的主要传播思想。以国外麦克卢汉研究的最新发展为基础 ,对麦克卢汉传播思想重新评价。笔者提出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并不能简单地归类为“技术决定论”。他的传播思想贯穿着“技术乌托邦主义” ,正在得到传播学研究界的重新评价。他的媒介观点也被逐步发掘出向批判学派阵营靠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以下简称《理解媒介》),对我们思想的启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写于1964年,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麦克卢汉的大部分经典学术观点.全书共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理论篇,第二板块是应用篇,在第二板块中麦克卢汉不惜笔墨仔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的26种媒介.综观全书,麦克卢汉集中阐述了自己的两大观点:一是媒介即是信息,二是热媒介和冷媒介,并具体从各种媒介入手,介绍媒介为何能成为人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黄旦 《新闻记者》2022,(2):3-13
本文是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梳理和解读.从中发现,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意味着媒介与人体的一体化,是技术对肉身的单向度牵拉,重点则是感官,由此带来的心理和社会后果,即是麦克卢汉所谓的"讯息".与此相应,技术特性和人的感知相统一,构成了社会和生活环境.于是就有口头言说时代的原始部落,拼音文字和印刷术所切割的线性的、...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 (MarshallMcLuhan ,1 91 1 -1 980 )曾在西方掀起了一股“麦克卢汉热”。他的姓名被造成一个法文字“mcluhanisme” ,其含义为“麦克卢汉主义” ,“麦克卢汉风格”。但是 ,对麦克卢汉及他的学说在西方尤其在美国 ,却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在一篇文章中宣称 ,麦克卢汉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有人说他的新思想是“一派胡言” ;有人讽刺他“出尽风头 ,赶时髦 ,追风潮 ,迎合新潮” ;还有人说他的文字“刻意反逻辑 ,巡回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最富原创性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被誉为信息时代的先知。从"媒介即信息"到"地球村",麦克卢汉开创了媒介以及社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本文通过对其媒介核心理论的解读,重新审视其"技术决定论"思想,以达到我们对其"技术决定论"思想的理性认识,给今天媒介研究以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歇尔·麦克卢汉,起初就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北美英语文学教授,去世之后,怎么就成了一名互联网革命的守护神呢?他在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论述的是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作家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e),完成于1943年(至2006年才出版成书)。在这篇论文中,全球性和生态学的思想已经初露端倪,而这也成为麦克卢汉后来论述媒介的研究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媒介即是讯息”可以说是麦克卢汉最为经典的名句,也是令读者最难以理解的。因为就我们一般理解的媒介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载体,而讯息指这些载体所传播的内容。载体怎么会等同于内容呢?这无疑会使我们坠  相似文献   

10.
胡道静:“媒介是人体扩张”的最早提出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祥 《编辑之友》2015,(9):100-103
1946年,胡道静提出“媒介是人体的扩张(延伸)”的观点.该观点的提出既出于他对进化论的深刻理解,又从另一个侧面为进化论思想提供了注脚与阐释.在他提出这一观点18年后,麦克卢汉提出了同样的论断.对“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扩张)”的观点,人们只知麦克卢汉,而不知有胡道静.这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我国大量译介有关,更与学界对两者的媒介研究重视程度不一的状况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1.
陈荣 《东南传播》2018,(4):32-34
通过文本分析和历史社会学的路径管窥麦克卢汉的思想和新媒体视域下的中国传播学研究,我们发现,21世纪10年代兴起的,以麦克卢汉百年诞辰为代表的,关于麦克卢汉研究的第三波热潮在中国被重视并引起广泛影响,是基于麦克卢汉本身文字特点与新媒体时代特殊的传播机制和规律的双重作用.通过回顾麦克卢汉思想精髓,并理解其原子化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对于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学研究未尝不失为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视角--理解麦克卢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麦克卢汉的学术背景和他所处的时代的传播学研究的实际出发,提出从艺术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出发来理解麦克卢汉,将为我们理解他那些奇诡的理论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麦克卢汉与当今时代的连接:一是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与当代青年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的关联;二是不同人文学者对于麦克卢汉及其思想的多种解读;三是有关麦克卢汉在当代传播思想和流派研究方面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比较了马克思、哈贝马斯和 麦克卢汉关于传播的主要观点,指出马克思的传 播观更多强调的是传播的经济基础,麦克卢汉指 出了传播中介所具有的性质对传播的影响,而哈 贝马斯则在最经典的意义上指明了人类传播的特 殊本性和独特逻辑,即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 理解。  相似文献   

15.
技术观是关于技术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系统。技术本质概括说明了技术是什么。对技术本质的研究是技术哲学的一个基本而且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技术哲学需首要面对的问题。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莱文森在技术观与技术本质的研究上对麦克卢汉可谓继承与超越并存。作为媒介研究的直观洞察者,麦克卢汉以其警语断言式的结论洞察技术,而作为技术哲学范式探究者的莱文森则以一种哲学思维对技术观作出本质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李岩 《中国广播》2004,(12):28-31
被称作传播领域研究怪杰的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对于广播情有独钟。他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着广播的魅力:“收音机的阈下深处饱和着部落号角和悠远鼓声那种响亮的回声……广播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变成合而为一的共鸣箱”。之所以说麦氏对广播特别钟爱,不仅仅在于这一句话,阅读他的著作,我们看到在他对媒介的技术性和技术对人的支配性的表述中,多少都包含了对技术结果的批评,惟独广播媒介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7.
“忧虑的时代”与不忧虑的麦克卢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忧虑的时代”与不忧虑的麦克卢汉王怡红麦克卢汉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战争只波及欧洲。然而,人们却用“世界大战”一同。面对这种震撼人心的事实,人们有一种难以逾越的恐惧。同样,60年代,当电子媒介的发展进入高峰期时,人们不禁惊呼,“媒介是囚禁其使用...  相似文献   

18.
麦克卢汉继承并发扬了伊尼斯的媒介决定论,是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中蕴含着对现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 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简要梳理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内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走向成熟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他的三部代表作中,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步提出阶段.《机器新娘》是麦克卢汉对当时社会流传的广告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著作,流露出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的早期观点.他从印刷媒介出发,解读了近60种广告图片,抨击了新技术对社会大众的裹挟和规训,批判广告中泛滥成灾的性与暴力暗示,强调社会大众需要对新技术、广告持有批判性接受的态度.①他认为专业化与工业人携手步入了机器建构的虚幻世界.新技术将人们从体力劳动的束缚中转移到技术控制生活的牢笼中,人创造机器却被牵制在机器周围.每一种社会形象背后都是一种技术力量,新技术凭借强大的工业力量撕裂了正常的生活,建构了新的生活空间、个体角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9.
尼尔·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媒介即是讯息"的传承是波兹曼理论构建的基础,也是媒介环境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同麦克卢汉一样,视媒介本身为一种环境,而非媒介传播的信息,所以,波兹曼媒介理论关注的是媒介技术自身对文化的影响及控制。理解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运用是理解媒介环境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西方著名思想者埃里克·哈弗洛克是被波斯曼誉为和麦克卢汉并列的经典学者.他重视研究媒介形式本身,试图去理解特定媒介如口语主导社会中的社会运转、文化产生情况.哈弗洛克和麦克卢汉同为媒介环境学第一代的代表人物,都对媒介环境学的基本问题成形作出了贡献,他不仅在学术地位、经历、著作、影响等方面和麦克卢汉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并且,他还影响了麦克卢汉.作为学术思想深邃、影响广泛长久又富有争议的学者,哈弗洛克的思想宝藏亟待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