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信息伦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伦理学作为一门迅速发展中的新学科,其学科内涵和知识范畴正处于形成过程中。本文探讨了信息伦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学科名称及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等。  相似文献   

2.
信息伦理学最初以计算机伦理学的面目出现,对计算机伦理学基础性问题的争论是信息伦理学学科性质讨论的核心。信息伦理学的学科性质育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一是信息伦理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主要问题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对人类影响的道德讨论,计算机伦理问题是否是独特的伦理问题?以及计算机伦理独立存在的理由;另一个是信息伦理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对信息伦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判断信息伦理学的标准进行探讨。信息伦理学学科性质讨论结果表明,信息伦理学不仅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领域,而且将成为信息科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一门亟待发展和具有辉煌前景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李蓓 《当代传播》2011,(6):40-42
传媒伦理研究发端于美国,这一点学术界已达成共识。至今,美国媒体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包括大量传媒伦理专著和前沿学术思想,还包括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学科教育体系,在许多大学开设传媒伦理系列课程。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研究相对滞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有关传媒伦理研究才刚刚出现,90年代以后才有较快发展。总结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以概念、内涵及研究范畴为主的学理研究何谓媒体伦理?我国媒体伦理学是否为一门独立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如何确定?目前学界还尚  相似文献   

4.
一、拉斯韦尔5W模式的启示 关于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这样一个宏观的命题,我国新闻学界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其探讨的视角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方向:一是跨学科背景的探讨.例如,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是建立在伦理学学科背景上的,潘祥辉的<论中国媒介转型中的潜规则及其制度根源>是建立在公共管理学科背景上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信息伦理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丛敬军 《情报学报》2002,21(3):334-338
文章分析了当 2 0 10~ 2 0 2 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基本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时 ,将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和新问题。这些新事物和新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必将推动一门新学科—信息伦理学的产生。指出信息伦理学的深入发展必然解决一些涉及学科性质的有待认识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科的成因、内涵和意义 ,学科的研究现状和体系结构 ,学科的发展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编辑伦理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前进 《编辑学报》1991,3(2):63-67
编辑学是一门逐渐形成的学科,在其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尚有不少问题需要研讨、理顺。伦理学是关于道德品行的学问,把伦理学同编辑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及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内容,可为编辑学的发展提供伦理学的理论依据。为此,有必要创建编辑学的新分支——编辑伦理学。本文对编辑伦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提出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1)>①正在紧张编撰中.作为去年新增加的一项内容,本课题组对2010年度公开发表的与传媒经济研究相关的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②以期从研究者、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科交叉、宏观环境等方面客观、系统、定量地描述本年度传媒经济研究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8.
出版从业者和出版机构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把关人,其诚信直接关系到文化产品传播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传媒的公信力.现今出版界,出版诚信是一个从上至下众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出版业界对诚信话题投入如此多的注意力、执行力?恐怕它不仅仅是一个伦理学层面的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论题.本文选择文化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传播学三个理论视点,提供了考察出版诚信建设问题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建立传媒研究与传媒实践的良性互动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媒研究本身可分为三个层面,一、纯理论研究.主要指的是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传媒性质、传媒功能、传媒类型、传媒特质、传媒意义和价值等等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个层次研究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更准确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传媒,解决的是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播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从理论上看,中国传播学缺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从实践上看,中国传播学应加强对传播学应用价值研究;从方法上看,中国传播学缺少鲜活多元的研究方法.中国传播学研究如何进行学科布局?我们认为可以从本体、关系、历史和应用四个维度出发,提出加强基础理论、拓展分支学科、梳理学科学术发展史和推进传媒产业运作的学科布局思路.  相似文献   

11.
马缘园 《新闻通讯》2014,(11):30-31
新闻伦理研究是传媒伦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伦理研究始于美国,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快速发展。随着大众传媒对个体认知、社会价值判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的反思,传媒伦理课题尤其是新闻伦理研究在近年再次进入研究视野,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对于新闻伦理的界定,早在1993年出版的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中,将新闻伦理学定义为研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形成及其规律的学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新闻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及新闻职业规范之间的含义几乎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12.
冯广圣 《新闻世界》2013,(6):349-350
新闻伦理学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新时期《新闻伦理学》原有的课程体系面临解构,实践转向成为其选择。学科理论、新闻伦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新闻伦理问题与治理是教学内容的新组成部分,文章对“一个中心,两个延伸”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和教学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学术界,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发展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在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遇到的问题也变得更多。本文只是先探讨了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的问题,接着探讨了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方向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4.
如何借助于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大量文献数据基础上对学科主题进行深入和精准的探测和跟踪,是以情报学科学计量领域为核心、不同学科共同致力突破的热点和前沿研究问题。相关方法和途径主要涉及频次视角、内容视角、引证视角以及融合视角等四个视角。本研究试图结合近年来发表于国际国内重要期刊有关学科主题探测和演化分析的最新文献,对相关视角的主要进展进行述评,归纳总结不同视角的实现路径和机制,指出已有视角可能存在的知识单元或者网络关系的异质重要性偏差问题、知识的时间衰变以及新兴主题特征的小样本弱势问题、主题自然发育和进化的拟合困境、微观层面的知识流动和变迁刻画问题等,特别地,为融合视角这一总体趋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中国对传媒组织的研究可谓寥若辰星.传媒组织伦理是传媒组织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行为规范.传媒产品和生产它的传媒组织存在必然的联系,当我们谈及媒介伦理时,总会把媒介组织和个体分离开来,只谈媒介成员的个体伦理问题,很少涉及组织伦理的问题.事实上,对传媒组织伦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传媒伦理问题嵌入大的传播环境中去探讨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学科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和认知传播学的基本特点,在分析认知传播学形成的学理背景、经济社会背景和传媒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创建认知传播学的必然性,明确提出了认知传播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服务对象以及认知传播学兴起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从理论的角度解读了认知文化的科学内涵、影响力以及认知传播学研究对象确立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
读了邱仁宗同志所著《生命伦理学》一书,得益颇多。生命伦理学是本世纪7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发展较快,引起国际学术界、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新闻媒介和广大公众的注意。邱仁宗同志是我国最早研究生命伦理学并卓有成  相似文献   

18.
郭平兴  卢子纯 《出版科学》2021,29(1):107-114
1986年《阅读史初阶》的出版,标志着西方阅读史的首次正式界定,与之有关的多方面的理论假设层出不穷.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西方阅读史的学科疆域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西方阅读史的理论假设、方法论陷阱、学科任务、基本问题加以厘清,并阐明其学科边界设计,尝试对西方阅读史进行学科软边界建构.希图促进对20世纪以来西方阅读史学科理论的了解,也为中国阅读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传媒迅猛发展,作为四大传媒之一的期刊,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士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人员主要来自期刊产业界(含期刊的经营管理者、期刊编辑发行人员)和传播理论学界(含编辑出版学科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学者).他们大多以切己的实践或研究领域为出发点,在不同层面上对期刊进行探索,从而使期刊研究在经营管理、编辑、传媒特性等方面有了很多突破.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活动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大众传播主体(包括传播组织和传播者个人)在信息的制作、传播和反馈过程中所导致的责任问题引发了伦理学的广泛关注。过去人们总是习惯于从他者的视角去探讨如何规范大众传播者的行为,其结论往往是强调法制、纪律等惩戒性手段的制约功能,而不够重视大众传播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对传媒人行为的规范作用。本文试图就大众传播者的伦理责任作初步分析,从伦理的视角探寻大众传媒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