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中元节也即"鬼节"的基本描述,并进一步对中元节在南方民族地区盛行的原因,中元节与壮族祖先崇拜以及中元节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发现传统节日习俗中值得推崇、传承和发展的优秀成分,为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中元节也即"鬼节"的基本描述,并进一步对中元节在南方民族地区盛行的原因,中元节与壮族祖先崇拜以及中元节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发现传统节日习俗中值得推崇、传承和发展的优秀成分,为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在闽南和台湾,每逢中元节——这个俗称"七月半""鬼节"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普度活动,超度那些被称为"好兄弟"的孤魂野鬼。农历七月不办喜庆事在闽南地区,中元节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和元宵节的一个隆重热闹的民俗节日。闽南人忌讳将中元节称作"鬼节",不少地方习称中元节为"七月半",这也是避说"鬼节"的例证。  相似文献   

4.
正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监测显示,9月6日晚7时53分,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这是第24活动周期间级别最大的耀斑,也是继2005年9月7日之后爆发的最强耀斑。这一爆发事件恰逢我国传统节日——中元节的第二天,因此被命名为"中元节事件",该事件跻身有历史记录以来耀斑榜单的第14位。太阳的愤怒  相似文献   

5.
社科文摘     
元宵节燃灯习俗的由来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  相似文献   

6.
赖晓东  王成璋 《预测》2006,25(3):17-22
企业权力交接阶段也是企业最脆弱的阶段,因此保持平稳传递和选择合适的传承时机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通过实证分析影响民营企业权杖交接时机的因素,发现管理者的社会资本对传承时机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任者的年龄和继任者的行政从业经历及其受教育程度。研究还发现,公司的规模越大,传承时机越晚。而公司的成长性也将影响到传承时机的选择,但公司所处的地区差异与传承时机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萧放 《百科知识》2008,(4):23-25
如果说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故称“元夕”、“元夜”。道教称元宵为上元节,还将它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元节”,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节日。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乡村民俗文化数字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及其现状,梳理和构建出乡村民俗文化数字化的演进历程和传承体系,归纳了乡村民俗文化数字化创新的实践策略,以期助力乡村民俗文化和数字技术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9.
郑启贵 《科教文汇》2011,(23):183-184
本文在对黔东南州黎平县坝寨乡高场村考察的基础上分析高场侗歌的分类及传承,强调高场人民对本民族文化作"无字传承"和"口传心授"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应用扎根理论,构建一个14个范畴和4个主范畴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传承的关键因素及其路径模型。研究发现:知识传承的关键因素包括传承主体、传承情景、传承过程和传承效能。传承主体的意愿和传承情境是知识传承行为发生的内在和外在心理感知,但二者的促成机理存在差异;传承过程和传承效能两个主范畴是知识传承的保障与评价机制。知识传承的路径发生着探寻、互动和反馈的作用机制,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会使传承过程发生中断。研究结论有助于高校科研团队规避知识传承中障碍,提高传承效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浅谈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重阳 《科教文汇》2009,(14):18-18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地方大学应发挥大学文化教育功能,更好地维护民族的文化命脉,保护和传承民族本土资源。本文从教育的角度研究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地方大学保护与传承文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海泉 《大众科技》2016,(3):142-144
彩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西优秀戏曲,曾经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但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其传承和发展陷入了困境。"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对传统行业的产品、市场、用户进行深度整合并重构传统商业形态和业态。在"互联网+"时代探索彩调传承与发展的新出路,构建"互联网+彩调"的新型传承与发展模式对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2,(12):50-51
老年人不太有更多新的创收能力,对于养老金的需求时间弹性较低。因此,在理财规划和投资部署中应避免激进的风格,对理财产品也应当有所选择,而对未来财产的传承分配更要有所安排。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3)
数字时代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迫切。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文化传播的阵地,应当注重其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融入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去。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切入点,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可以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深度嵌入到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观点,着重分析了数字时代下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及高校图书馆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优势,确定了高等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开展传统文化服务的必要性,最终就高等院校图书馆如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创新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面临着日趋职业化的趋势,但对其中间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从代际差异出发,基于认知视角,探究家族企业主如何进行接班人选择。双案例纵向研究发现:影响不同代际企业主接班人选择的关键因素有所不同,代际差异通过塑造不同代际个体间差异化的传承认知进而影响传承决策。因此,传承认知是代际差异与传承决策的中间机制,主要包括家族型认知、职业型认知和开放式认知3类。传承认知的跨代演化是促成家族企业职业化传承趋势的重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家族企业传承决策制定的深层原因,深化了对家族企业传承认知和代际差异的认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国学经典传承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道德情操提升和健全性格塑造的必要性,探讨了地方高校图书馆能够提供国学经典图书文献专区、定期举办"传承国学经典校园文化节活动"以及积极参与传承国学经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三个方面发挥传承国学经典的重要作用,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传承国学经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水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系统性保护水文化遗产显得尤其紧迫,全方面多维度传承水文化遗产十分必要,因此从元宇宙视角探讨水文化遗产资源组织,推动水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多维度传承。【方法/过程】以水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资源组织理论与方法,从元宇宙视角融合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基于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求,通过欲组织水文化遗产资源、融合水文化遗产、资源组织关联、资源再生和资源融合应用五个方面来构建水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化、知识化、情景化、服务化虚拟仿真体系,提出元宇宙视角下都江堰水文化遗产元宇宙应用实例。【结果/结论】元宇宙视角组织水文化遗产,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新思路,同时有利于推动水文化研究。【创新/局限】元宇宙集成和融合多技术和方法,实际高效应用还需要从管理和实施层面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张捷  饶薇  王小伦 《情报科学》2006,24(12):1822-1827
针对古代文献引用方式的特殊性和无法运用常规引文分析及关键词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现状,本文以主题内容为检索单元以朝代为时间单元进行频数统计研究,将贯穿中国历代传统书法理论(书论)中的大量自然意象描述主题内容分为21类,并以此为指标进行分朝代统计,进而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不同朝代书论之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作为各朝书论之间的传承关系。论文同时利用文史考证材料对所揭示的传承现象进行了分析、验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19.
宋涵之 《科技风》2024,(10):11-13
在数字化视域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科技与艺术的交叉学科,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路径。其通过多媒体影像设计、智能媒体产品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设计,从而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活力,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认知。本文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特性和非遗保护传承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的可行性,并且阐述了数字媒体艺术对非遗保护传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厚重基石,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先导和辐射源的作用,时刻处于社会广泛关注与优先发展的地位。作为独特的文化机构,大学不仅要有先进的文化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指引,而且要努力创造先进文化以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塑造优秀的楷模。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