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俊杰  黄书培 《资源科学》2022,44(5):994-1008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近几年国际铜价出现频繁而剧烈的波动,成本的变动将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为了探究国际铜价对中国工业经济的结构性冲击,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MSVAR)和波动率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AR-SV),将国际铜价格结构性冲击分解为供应冲击、总需求冲击、投机需求冲击、特殊需求冲击,然后利用2004年8月—2019年12月的LME期铜价格数据,分析了国际铜价波动对中国工业经济指数(包括工业品进口价格指数IMPI、工业增加值IAV、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国际铜价冲击在相同区制、滞后期、特殊时期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总需求冲击是对中国工业经济指数中IAV和PPI的影响作用最强;供应冲击在不同区制下都对工业品进口和出厂价格上涨都起反向冲击作用;投机需求冲击加剧工业品进口和出厂价格波动,在金融危机期间表现更加明显。②铜价格结构性冲击对工业经济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呈现工业品进口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此外,各种冲击产生的影响维持时间限于短期(4个月),中长期影响较弱且影响方向与短期作用效果相反。这些发现有助于市场监管者防范国际铜价波动风险,为工业部门生产和工业品价格调整及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产品的贸易网络结构变动可能会对各环节产品价格波动造成影响。本文以钴为例,选取2007—2020年上游钴矿、中游钴酸锂、下游锂电池的贸易数据,构建了钴产业链的贸易依赖网络,并分析了相应网络的结构特征;结合LASSO-P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贸易依赖网络结构变动对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①钴产业链贸易依赖网络结构呈现出上游钴矿贸易受资源禀赋国主导,中游钴酸锂贸易以少数发达国家为中心形成网络集团,下游锂电池贸易以荷兰、德国、美国、中国等国家为主要伙伴国的特征。②上游钴矿价格主要受到上游和下游贸易依赖强度的影响,中游钴酸锂价格主要受到中游和下游中介控制优势的影响,下游锂电池受到上游和中游贸易伙伴数量以及下游贸易集团化程度影响。③产业链下游锂电池价格受到贸易网络结构变化影响较大,最大波动幅度超过20%;上游钴矿价格受到贸易网络结构变化影响次之,均在10%之内;中游钴酸锂价格受到贸易网络结构变化影响最小,均不超过5%。贸易依赖网络结构变动对价格的冲击影响在第3年之后逐渐消退。本文为探究资源价格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战略性矿产资源价格监测工作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贸易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学界对文化贸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采取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中,根据HS07分类法对主要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内容的划分,通过贸易竞争指数、对称性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及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的数据统计和计算,认为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在波动中发展、总体竞争力差、文化服务贸易少,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现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程慧  徐琼  郭尧琦  陈伟勋 《资源科学》2018,40(3):634-644
近年来,以期货市场为定价基础的金属价格呈现频繁而剧烈的波动,直接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系统的稳定。而金融属性凸显被认为是国际铜价短期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背景下,从金融化视角出发探究金融因素是否影响国际期铜价格的波动,对维护中国工业系统稳定运行和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ICSS方法将2000—2014年LME期铜价格分为七个阶段,继而采用PLS方法实证检验了六种主要金融因素在不同阶段内对国际期铜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元指数对期铜价格波动的解释力最大;黄金价格在铜价“大幅上涨”时期对铜价变化的解释作用最强,但反映的是市场对美元价值变化的信息;标准普尔500指数对期铜价格上涨具有明显支撑作用,反映出国际期铜市场金融化特征明显;投机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期铜价格剧烈波动,但并未改变期货市场内在功能的发挥。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可借力人民币国际化抑制美元计价影响;应构建矿业金融战略体系,防范过度金融化下的价格波动风险;需理性对待投机,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5.
谭本艳 《软科学》2009,23(8):16-19,25
根据我国PPI的7项分类指数的月度数据,运用Gonzalo和Granger(1995)以及Darrat和Zhong(2002)提出的检验协整系统中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的方法,从PPI分类指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波动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全部3项生产资料的分类指数(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加工工业)以及一般日用品类和耐用消费品类分类指数是我国P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生活资料中的食品类、衣着类和耐用消费品类分类指数是短期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万金石  周孝华  刘斌 《预测》2022,(5):34-41
制度作为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将制度质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解为制度完善指数和政治稳定指数以消除制度质量指标间存在的相互干扰,利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标作为工具变量解决了制度完善指数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完善指数既减少了市场收益,也减少了市场波动水平。政治稳定指数提高了市场波动水平,而与市场收益不相关。本文的实证结果解释了为何中国这类兼具制度不完善和政治稳定特点的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极高,为我国金融市场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的优化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莹  耿心怡 《科研管理》2014,35(7):27-34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现状,采用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不同角度测度和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运用面板数据对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大而不强,产业内贸易结构不均衡,急需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等产业。中国与贸易伙伴的人均收入差距、技术差距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距和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余因素根据贸易伙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程材料价格是影响工程造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建筑企业的采购活动带来很大风险。本文通过研究工程材料价格与其相关的股票价格的波动关系,对工程材料的价格波动规律进行研究。旨在提前发现工程材料价格波动的拐点,企业能提前做好材料采购计划。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澳大利亚贸易具有互补性一直以来被两国各界人士所认同。本文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互补性指数等工具研究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现状及发展、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证实两国存在越来越强的互补性,进而分析了两个国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种类,为进一步推进中澳贸易,发展两国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韩琳琳  覃正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87-190,199
以中国与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运用Kandogan方法及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方法,分析2003-2010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及特点,并给出了促进中国与金砖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