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新闻界有一个现象相当显著,这就是新闻的“软化”。它的具体表现,一是对软新闻的重视,另一个表现,是对硬新闻的软处理。透过新闻“软化”这一现象,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读者意识的加强。它要求在一般新闻报道过程中,注入更多的读者因素。即便是那些政策性、思想性比较强的硬新闻,也应当在报道内容、报道体式、甚至编排位置和刊登时机等方面,尽力体现读者意识。今天新闻界所出现的这一变化,从一个方面说,  相似文献   

2.
“新闻写作散文化”一直是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目前新闻写作实践中的一个潮流。新闻报道借助散文笔法,使新闻作品以鲜活的面孔呈现在读者面前,日益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欢迎,并展示出这一报道方式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胡海林 《新闻窗》2007,(1):21-22
“新闻写作散文化”一直是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目前新闻写作实践中的一个潮流。新闻报道借助散文笔法,使新闻作品以鲜活的面孔呈现在读者面前,日益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欢迎,并展示出这一报道方式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认为,许多软新闻的失实,是由编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因为读者只对“符合自己的某种精神需要或价值判断”感兴趣,对新闻的真实性便“忽略”了。而编辑呢,在“报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挡不住“精彩”软新闻的诱惑,也就对“新闻的真实性看得轻于内容了”。于是,假新闻就这样被“共同创造一出来了。 现实生活中确有只是好奇而忽略真实性的读者,但他们毕竟是假新闻的受害者。至于编辑,他所发的每一条新闻都必须对社会、对读者负责。有的读者不关心真实性.那是他个人的事。况且还有关心真实性的读者在。编辑是绝不能因为有读者不关心真实性,自己就可以不重视真实性,这既违背新闻规律,也为新闻职业道德所不容。因此,“共同创造”的说法,值得研究。我们刊发此文,是想请同行们来讨论假新闻问题,它的根源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5.
现场新闻倡导了一种深入采访的作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不仅受到读者欢迎,而且也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所推崇。特别是首都几家大报联合举办了现场短新闻竞争之后,各报相继推出了“现场新闻”、“目击新闻”、“新闻特写”等栏目。应当承认,近几年来,现场新闻犹如一股清爽的风,给新闻界带来了新的活力,有大量的佳作跃然纸上,日渐使写现场新闻成为一种时尚。 然而,现在不少的现场新闻都有一个通病——  相似文献   

6.
近来,“有偿新闻”成为新闻界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对此,我国有关法规是如何规定的?新闻职业道德是如何规定的?国外又是如何处理的?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有的读者可能以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其新闻界可以搞“有偿新闻”。但是事实正好相反,这些国家的新闻法律都是禁止“有偿新闻”的。例如,法国《关于报刊组织的法令》第13条规定:“编辑的一切广告文章须冠以‘广告’字样”;《葡萄牙新闻法》则要求“所有文字或图像广告,如  相似文献   

7.
我们报社今年为我们每位同志订阅一份贵刊,14人人手一册,看了今年两期,我十分赞叹:贵刊办得好,办得活,活跃了新闻界。我在南化公司南化报干校对工作,平时也很关心我们企业报的新闻,尤其是我喜爱收集珍藏企业报,目前已经收集到全国各地八百多种,我时常翻阅企业报,强烈感到企业报应利用它的发行优势(发到基层每个班组),增加新闻的可信性,可读性,可亲性。我看了第一期贵刊《当寒流袭来的时候》一文的“编者按”,很有感触。虽然我的工作以校对为主,但我天天与基层读者见面,读者对什么是好新闻自有读者的评价,对一个记者的“功”“过”,读者也是清清楚楚的,至于“新闻背后的新闻”,可以看出记者站在什么角度说话,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读者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新闻导语     
导语,是消息特有的一个概念,是区别于其他新闻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一般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它要求:一、以经济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或轮廓;二、引出主题以及阐述、解释这个主题的新闻主体来;三、唤起读者注意,使阅读者对某一条新闻先得到一个总的印象,并吸引他继续看下去。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重要的一步。某一条消息能否抓住读者,首先取决于新闻导语。新闻界历来注重导语的写作。由于大家都刻意求新,所以导语的表达方式是花样繁多的。为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对党报生存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报,这里主要指各级党委机关报,近年来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过去未曾有过的问题。发行量和广告量相较过去或与其他种类的报纸比较,呈日渐委顿之势,以致“小报养大报”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使党报尤其是党委机关报走出困境,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路子,是新闻界和新闻理论界都十分关注、重视的问题。提高党报尤其是提高党委机关报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为目前新闻界和新闻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刊今年将分两期发表有关专家的文章,以期给读者一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逝世的消息,原该是由内地新闻传播媒介首先发布的新闻,可这次又被香港的报纸抢了个先。这不仅引起了读者对内地新闻传播媒介的批评,而且也引起了新闻界同行的又一次不满。改变新闻“出口转内销”,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是近几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呼吁要求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对至今日,这种情况的改变,为什么微乎其微,变化不大呢?原因也许是多种多样的,就内地新闻界来说,我以为积极地去抢新闻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制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因为新闻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对新闻信息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个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在一个新闻稿件基本确定之后,要想使其与读者见面,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编辑能调动的主要手段,只有版面和标题了。标题是在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窥见新闻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2.
会议新闻本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它的名声却一天不如一天。改革会议新闻的报道成了新闻业务研究的一个课题。 改革会议新闻不是废除会议新闻。长期以来,参加会议一直是我们获取新闻或新闻线索的一条重要渠道,过去如此,现在甚至将来也会是这样。我们要革除的应该是那些空洞乏味、言之无物的会议,对这些会议,新闻界应该坚决地说:“不”。同时,对那些能为我们提供新闻或新闻线索的有效会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闻策划”问题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新闻策划”这一新名词在新闻界不胫而走,耳熟能详,并且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所认同和推行,《新闻界》、《新闻记者》、《新闻知识》等新闻专业期刊,还就此问题开展了专题讨论。从在全国20多家刊物上发表的近50篇文章来看,或赞同,或质疑,仁智互见。 尽管对“新闻策划”一词至今仍存有争论,但如今从大报到小报,从广播台到电视台,新闻策划的实践已全面铺开,首都两家电视台设立“新闻策划小组”或“新闻策划科”的做法引起报界的共鸣,许多报社纷纷成立相应的新闻策划部门。1998年8月,《人民日报》发文要求各专业部门“加强新闻宣传的组织策划工作”,并要求成立相对稳定的研究策划小组,负责带有机动性、综合性的重要选题的策划。这说明“新闻策划”已成为新闻界上下日益关注的一个话题和业务热点。  相似文献   

14.
报刊搞“读者调查”,是业者掌握读者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历来为人们所重视。目前国外新闻机构的“读者调查”,往往授权于专业的民意测验公司,有整套完备的运作规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反馈信息回收,这样的调查结果可为实施调查的新闻机构提供全面、翔实的资料,是新闻从业人员把握自身脉动,以及调整与读者关系的重要手段。“读者调查”引入我国的时间不算短了,但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运作机构,“调查”便只能由业者自己操刀,在自家的版面上发表一版选择问答题,由读者自行填好后寄回,然后由回收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抽样分析一版头条新闻中发现有“五多”:头条份量不足多;会议消息多;时效性不强的新闻多;长新闻多;可读性不强的新闻多。头条新闻“五多”的问题,在新闻界具有一定代表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它同采编人员缺乏读者意识有关。党报是为读者办,办给读者看的,就要研究读者对报纸有哪些心理需求?经常提醒自己:假如我是一个读者。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贵珍同志《我是一个新闻“导演》一文,深思再三,对此观点也不敢苟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是新闻界公认的。这就是说,别人做的新闻事实,通过记者和传播手段(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告诉读者,听  相似文献   

17.
有位新闻界的前辈曾经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记者要当读者的眼睛。”意思是:当记者站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是面对新闻事实时,他要将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去“看”读者所欲知晓的情景、信息、细节,用读者的眼光去选择,去组织新闻事实。这样,他的报道才能成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一读为快的报道。此言诚哉!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信息     
新闻界通常都把报纸上带电头的新闻作品叫作“消息”。这是很确切的。读者从这种形式的作品中,主要是想得到新消息,从而受教益。不过,现在有些“本报讯”、“××社电(或讯)”,号称消息,却不能给人提供什么新消息。说“新闻不象新闻”,指的就是这个吧? 目前“信息”一词很盛行。经济、科技界不消说,各行各业都叫得很响了。新闻界也有的同志提出:要用“信息”的观点来认识和鉴别新闻。这样做,对原有的那个高度概括的新闻定义,也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因为不少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是报道了,但其中信息量很少,满足不了读者对消息的要求。眼下人们对会议新闻的意见最多,也最大,都主张“大大压缩”。实际上,大家讨厌的不是“会议新闻”,讨厌的是这种新闻中多的是“官样文章”,少的是新情况、新观点、新问题:总之,是缺乏读者欲知和应知的信息。经济新闻对广大读者来说,本来应该是最富有吸引力和“接近性”的,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可是,直到  相似文献   

19.
春意融融,早在“两会”之前,新闻界就有人预测:这届“两会”将成为增加透明度的一个里程碑。“两会”之后,读者能否给新闻界下这样一个评语:“两会”报道是新闻界不甘缄默,呼唤改革,勇于开拓,一展实力的一次“大会战”。实践证明,中国新闻界是大有潜力、大有作为的。连外国记者也惊异地发觉,他们的中国同行,“几乎在一夜之问由缄默变得开朗起来了。”更加民主、更加开放、更加实在的“两会”,为蕴藏着改革活力的新闻界提供了释放能量的机遇。新闻界在这个期待已久的竞技场上,尝试了早已孕育成熟的设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然而,作为新闻  相似文献   

20.
现在“透明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新闻工作本身对于社会恐怕也要讲点透明度。我们不反对对优秀的新闻作品的主题、构思、结构、乃至遣词造句等等进行评析,这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是一条好新闻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线索是怎样发现的?记者是怎样采访的?编辑是怎样出主意和修改处理的?编辑部曾经有什么争论?读者又是怎样评价的?这些都是无法从新闻本身找到答案的。这是属于新闻背后的新闻,挖掘出来,“透明”一番,人们是有兴趣的。本刊打算顺着这个路子在以后开辟一个专栏,姑名曰“新闻中的新闻”或曰“后新闻”。不光是讲好新闻的产生,还可以讲新闻单位內部的各种情况:新闻界和政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对话,新闻体制的改革进程,新闻单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奋勇进取的情况,直至闹纠纷、打官司等等。总之,要选择全社会感兴趣而又不大了解的话题。欢迎上海乃至全国新闻界的同行们都来提供这样的“本报(刊、台)内部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