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奇趣     
世界上最完美的昆虫兰花螳螂是世界上进化得最完美的生物,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上面会生长着各自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  相似文献   

2.
狡螳螂     
它经常隐身在植物丛中,由于它有拟态色彩,所以常常使一些昆虫遭到突然袭击。你看这只已经准备好的猎手,它的前足拟态成花瓣状,常偷偷伏在树叶和花丛中,乍一看就像一朵盛开的兰花,许多采花蜜的昆虫误把它当成花朵而丧生。有些人说它们比费尽心机模仿的花还要漂亮,以至于分不清哪是兰花哪是虫。兰花螳螂的幼虫据说会脱壳7-9次,每次会蜕变得更像兰花。它的伪装极其逼真,足以逃过掠食者的追捕,同时也骗过它想吃的虫子。这种螳螂的本身只有腿和翅膀的模样像兰花瓣,这生物的外表及求生方式有一种高雅的特质。但是人类无法了解,被看见却不被发现,对…  相似文献   

3.
螳螂性格凶猛,身体修长,举着两把大刀,可威风了。可是螳螂家族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在雌螳螂与雄螳螂的新婚之夜,雌螳螂会趁雄螳螂不备,从其头部开始,一点一点地将其吃光。当然,并不是所有雄螳螂都会被吃掉,只有当雌螳螂处于饥饿状态时才会发生这种状况。因为在繁殖季节,母螳螂胃口大增,必须摄入大量营养才能保证后代的健康,但  相似文献   

4.
周健 《少年月刊》2012,(11):52-53
我叫兰花螳螂,很优雅的名字,对吧?都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到这话,居住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的我们可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先来看一张我的个人写真吧!你能找得到我吗?  相似文献   

5.
法布尔是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的《昆虫记》告诉我们许多昆虫世界的奥秘。在这本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全过程。这个现象无疑是他通过细致观察得到  相似文献   

6.
中华绿螳螂     
所属科目:螳螂目螳螂科螳螂,亦称刀螂,体长70-100毫米,体大型,全体绿色或褐色,头部呈三角形。螳螂目昆虫通称螳螂,有大刀螂、拒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给小朋友上看图讲述《猴子过河》,讲到一半,一只螳螂突然出现在教室的墙角上,小朋友们大声叫喊起来:“捉螳螂,捉螳螂。”课堂一片混乱。当时,我心里也有些焦急。为了把这节语言课上好,我苦口婆心叫大家坐好继续上课,但无法使孩子们安静下来。于是,我就因势利导,把墙上的螳螂捉下来。这下三十多双眼睛盯着我手中的螳螂,教室里静下来了。他们望着我,猜想老师把螳螂给谁?趁此机会,我先让小朋友观察螳螂的外形特征,然后讲解螳螂的作用。我说:“螳螂有  相似文献   

8.
螳螂的眼睛     
螳螂,是我最喜欢的昆虫之一。我饲养了好几只螳螂,有关螳螂的问题也弄懂了不少。但螳螂的眼睛为什么会变黑呢?这一问题一直困惑着我。  相似文献   

9.
与虫共舞     
之一 螳螂 一天,我在草地上玩耍。忽然,看见一只螳螂和一只蝗虫正在"比武"呢! 蝗虫先给螳螂来了个"下马威","砰"的一声,螳螂摔了个跟斗。螳螂爬了起来,抡起两把"大刀"砍向蝗虫。蝗虫躲过"大刀",又是一脚。螳螂跌了个"嘴啃泥"。  相似文献   

10.
兰花原来生长在深山幽谷(gǔ)中,天生素净雅致(sùjingyǎzhi)。兰花的叶面和叶背上有密密麻麻的气孔,无时不在渴(kě)望呼吸新鲜(xiān)空气。把兰花移栽到城镇(chéngzhèn),在噪(zào)音、粉尘、废气中就很难(nán)存活。如果兰叶再被人用有汗的手去拨弄,这就好比“雪(xuě)上加霜”,时间不长,兰花便会枯萎死去。所以,兰花只可就近观赏,千万不要同它“握手”喔!为什么兰花不喜欢“握手”?@娜娜  相似文献   

11.
饲养螳螂一、观察目的:有人认为螳螂交配时,雌螳螂要吃掉雄螳螂的头部,才能完成交配。本实验是为了验证这一现象的真实性而设计的。二、观察内容:1.螳螂吃什么、怎样吃、一天能吃多少,2.交配情况怎样,3.雄螳螂的头会不会被雌螳螂吃掉,4.产出来的卵是怎样的。三、观察时间:8月下旬~10月下旬(霜降之前)。  相似文献   

12.
雄螳螂在交配中有无生命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斌 《生物学教学》2001,26(2):38-38
人们都知道雌螳螂在交配时会咬掉可怜的雄螳螂的头。雌螳螂这样做是要使雄螳螂的躯体从其大脑的抑制下解脱出来,以便能更得力地进行交配。完事后雌的便把雄的吃掉。然而,科学家对中华螳螂交配所做的一次详细的研究,证明人们的看法错了。这两位美国科学家把螳螂卵养成螳螂,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交配进行观察。一些螳螂在未被互相引见之前吃得饱饱的,一些则在交配前饿了5至11天,还有一些饿了3至5天。  相似文献   

13.
我的死敌是一只螳螂虾!你没有看错,不是螳螂,也不是虾,就是一只身份"古怪"的螳螂虾——据说它得名的原因是模样长得有点像虾,而攻击猎物的方式很像螳螂,而且,它和螳螂一样,有着惊人的镰刀型捕食爪和硕大的复眼。但事实上,它和螳螂或虾的亲戚关系都蛮远的,它们是一群生活在温暖海域的甲壳类,属于口足目。  相似文献   

14.
我的死敌是一只螳螂虾! 你没有看错,不是螳螂,也不是虾,就是一只身份"古怪"的螳螂虾——据说它得名的原因是模样长得有点像虾,而攻击猎物的方式很像螳螂,而且,它和螳螂一样,有着惊人的镰刀型捕食爪和硕大的复眼.但事实上,它和螳螂或虾的亲戚关系都蛮远的,它们是一群生活在温暖海域的甲壳类,属于口足目.  相似文献   

15.
小螳螂出世     
不知何时,我家花盆中有了一个螳螂巢。今天中午吃过饭,我去观察它们。咦?大螳螂们不见了,在离巢不远处有一个小嫩芽慢慢蠕动,心想:嫩芽怎么会动呢?我拿放大镜一看,呀!小螳螂出世了。过了一会,巢上出现两个绿点儿,看上去很像小螳螂的脑袋和眼睛。绿色越来越大,突然,一只小螳螂头猛一抬,拔出一对镰()刀似的前足,随后拔出后足。最后小螳螂腿一蹬,掉下来竟悬在半空中,仔细一看原来有一根细细的“安全带”。不一会儿,上百只螳螂一齐下来,爬了出来。小螳螂出世真有趣。指导老师:艾自湘小螳螂出世$湖南省邵阳市城南小学@李俊…  相似文献   

16.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 螳螂,善捕捉害虫,故为益虫。每年一到“芒种”,螳螂就会出现。古代人们把它作为“芒种”节气的“候应”。螳螂,在国外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昆虫。古代希腊人看到螳螂举腿而立,则肃然起敬,称其为“先知”的“预言者”。穆斯林认为面向麦加的摩洛哥的牧羊人在迷途时遇上螳螂,它的前腿所指的方向一定是北方。意大利的农民生了病,总以为被螳螂看中了,撒丁山里人从不敢杀死螳螂。螳螂,竟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当作偶像看待。  相似文献   

17.
伪装专家     
这个看上去像灌木样的家伙在“模仿”枯叶。这类身体很像枯叶的螳螂统称枯叶螳螂。它们中最著名的要数马来群岛枯叶螳螂了。  相似文献   

18.
昆虫记(七)     
螳螂的巢虽然我们的螳螂是如此的凶猛而又可怕,它身上有那么多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还有那么凶恶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类为食。尽管如此,螳螂也和人类是一样的,不光有缺点和不足之处,还拥有很多自己的优点。比如,螳螂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这便是螳螂众多优点中很突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老班和螳螂在教室中进行了最后的博斗,终于老班用宽宏大量的气度感化了螳螂,两人,不,应该是三个生物化敌为友,连蟋蟀和螳螂也惺惺相惜起来。螳螂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决定帮助老班找回还原的方法,这时候,却传来了闹鬼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天敌     
螳螂捕蝉 一只蝉藏在草丛中叫得正欢,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一只螳螂的捕猎范围。经过一番观察后,螳螂终于向这只蝉扑去……正当螳螂要享受胜利果实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