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风骚这个词在今天的日常用语中绝对不是个好词,它差不多等同于放荡和轻浮,特别是用它来形容女性的时候,简直就是对被形容对象的侮辱。风骚的这一惯常用法,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尤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现在如果说哪个女人风骚,搞不好就会招来一顿臭骂。因为如今的"风骚"一词,早已是轻浮、放荡的代名词。但在很早以前,"风骚"一词却没有一点一滴的贬义。"风骚"一词来源于《诗经》和《楚辞》,也是《诗经》和《楚辞》的并称。因为《国风》和《离骚》分别是《诗经》和《楚辞》的代称,所以人们就把"国风"中的"风"和《离骚》中的"骚"合在一起,敬称这两部书。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代汉语中,"风骚"无疑是一个贬义词,而且通常都用于女子,形容女子举止放荡轻佻。但是在古代,"风骚"一直都是褒义词,指文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叫"独领风骚"。风骚一词来源于《诗经》、《楚辞》。"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是周代各个地区的民间歌谣的汇集;"骚"即是指屈原的《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后世就用来指代屈原的全部作品。《国风》是中  相似文献   

4.
一见"风流""风骚"这两个词.人们就很自然地想到"风流韵事""那个女人很风骚"之类的语句,殊不知这两个词的意思都不止一个,而且绝大部分是褒义的。 先请看"风流": 1.教化流行。《汉书·叙传下》:"厥后崩  相似文献   

5.
“风骚”一词,在中学课本和诸多典籍中时常出现,含义颇多,极易混淆,现撮举如下:1.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如:①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钟嵘《诗品》)②莫不同祖风骚。(《宋书·谢灵运传》)③自司马相如、王褒、杨雄诸贤,代尚诗赋,皆体  相似文献   

6.
对"觳觫"一词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其本义为抖动和颤抖,并从文献中爬梳出各种同源词,解决了(<孟子>、<木兰诗>等文献中有争议的训诂问题.  相似文献   

7.
“风骚”并称萌芽干西汉,定型干南朝。“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屈原的《离骚》,代表《楚辞》。“风骚”并称,代表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特征的两个最早源头,影响后世深且远矣。在“风骚”精神的沾溉下,在地理环境的孕育下,南北文化中的文学、绘画、书法、舞蹈等文艺形式之风貌迥异;北方文化粗犷刚健、率真务实,呈质实之美;南方文化细腻柔婉、含蕴尚虚,显空灵之丽。南北文化之交融,自然产生新活力、新气象,从而推动文学之发展。  相似文献   

8.
"须"和"需"音同而形义不同。"须"本义指胡须,常用义指"一定要",多显副词用法(如"须要、必须、务须、须知、须采取措施")。"需"本义指遇雨停下来等待,常用义指"需要",现不单用,只能组成合成词或固定短语,显动词用法(如"需要、必需、需求、各取所需")。因二者音同义近,常与几个共同的字组成的词也易混用。"必须"和"必需"就是其中的一对,  相似文献   

9.
"表"和"裏"本义是衣服的外层和内层.上古,这两词词汇化为复合名词"表裏",有表示衣服的面子和裏子之义.宋元时期,"表裏"引申为赏赐或送礼用的衣料.与此同时,"表裏"出现量词用法,主要用于制作衣服裏外层的纺织物.本文在"表裏"量词用例的基础上,分析了"表裏"由名词转化为量词的过程和合理性,并大致断定了"表裏"量词用法的时代上下限,同时对<汉语大词典>的有关释义作了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10.
"青"字本义在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大多数人对其理解较为模糊.作为五色之正色之一,它的本义比较明确,只是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其本义发生异变,又包含了蓝色、绿色、黑色等.本文试图从对其演变过程的考察,略述"青"的本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今注家对<论语·雍也>"陋巷"一词屡有误解,"巷"字在古代可指居室,<论语>"陋巷"实指陋室.与之相关的"穷巷""阨巷"等词均有此义,某些大型语文辞书在释义时尚存在不同疏失.  相似文献   

12.
“正始之音”一词含义甚丰、用法多样,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皆不止一端;“正始之音”可以用来表达“魏晋玄学清谈”、“雅正的诗乐传统”等含义;在文学史上,“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诗歌”,属于它的引申义之一,但是这一含义并非古已有之,而是有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又需辨其源流。  相似文献   

13.
"腐败"一词义项有三,一为腐烂:不要吃~的食物;二为(思想)陈旧;(行为堕落):~分子;三是(制度、组织、结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391页)义项一是其本义,出现很早.如<史记>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腐败"的后两个含义出现较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约是在我国封建时代晚期才出现的.一个世纪以来,"腐败"一词与政府、机构、官员行为密切联系.而随着近几年我国政府不断增强打击腐败的力度,"腐败"一词频频升温,出现在各大报刊杂志,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暗示>时比了男女作为三角故事中心人物的不同遭际;<作女>列举了男女关系的各种模式,都是在"性爱"、"情爱"中考察男女关系,塑造了两极分化的男性角色.女性文学需要全面书写男女关系,构建和谐性别世界.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是开拓《诗经》文学研究的第一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修的<诗本义>最先打破唐以来<诗经>研究僵局,大胆批驳<诗序>和毛、郑说诗谬误,提出依据文本、求诸人情、考之文理以探求诗人之意;肯定"情欲心"的合理性,对"淫诗" 的解读为后人提供了范例.<诗经>研究由经学转文学欧阳修开拓之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爱情词与封建文人的爱情词不同,封建文人是借爱情词抒发人生不得志的郁闷或从男性角度对女性的狎玩,李清照的爱情词是真正的男女情歌,李清照的词所描写的女性微情感是任何男性文人无法做到的。所以,李清照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作家无法替代的,李清照词所表现出的美学物质一方面渊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一方面则直接归于其作为女性“得天性之近”的创作优势。  相似文献   

17.
明清评论家批评杨慎词作"以曲入词",词曲之别,不仅仅是体式即格律声韵之别,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意态之分.考察杨慎词作和词论,当辩证地分析其"以曲入词"之表现: 杨慎词或"字面往往混入曲子",语俗意浅,但是 "破体出位",以曲之清新笔法描绘闲适生活,亦不乏情趣;杨慎词或"杂于俚俗",词风香艳无骨,但是"以诗入词",部分表达传统闺怨相思闲愁之作,亦带有传统文人词之意蕴;杨慎词或"炜煜而谲诳",以富瞻的辞采表达出一种耿耿不平之气,彰显其文人的"疏狂"本性,表现出健壮之气.因此,杨慎的词作和词学主张,都表现出对词风多样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徐徐"是缓慢、慢慢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曰:<书>慢慢地:列车~开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曰:慢慢;缓慢:大幕~拉开."徐"的本义就是缓慢,它的反义词是"疾".<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徐"叠用则节奏比较舒缓,常表示持续进行的行为或状态.  相似文献   

19.
<郑风>是<诗经>的<国风>中极有特色的一部分,其诗歌大多涉及男女之情,甚至不乏礼法规则之外的爱情,其中传迭出的抒情主人公(主要是女主人公)的心境、观念乃至思维方式多有全情投入、大胆热烈,甚而飞蛾扑火的味道.也正因如此,它被扣上"淫"的标签.而现在看来,<郑风>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正是男女相悦的率真之情.本文拟结合若干具体诗篇,从<郑风>之"淫",<郑风>中的女性形象,<郑风>中的男性形象三方面时<郑风>做一番粗疏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现代汉语语气词"吗"的来源,学术界有基本一致的看法,认为"吗"来自"么",而"么"来自"无".<红楼梦>产生的年代正是"吗""么"使用的过渡阶段.本文对<红楼梦>中"吗/么"的用法进行分析,从而可以考察其从宋元到现代在用法上的顺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