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电视报在我国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五、六十年代,但真正形成报业大军之翼,不过十多年时间。公平而论,广播电视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竞争生存,已成为我国广电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报人组成的广播电视报业大军,已成为我国报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传播影视信息,评介影视节目,引导视听,提高受众鉴赏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客观地讲,在激烈的报业竞争面前,广播电视报受到的挑战尤为严峻,不能不引起每一个广播电视报人的冷静思考。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是报广播电视的报纸。它是应广播电视事…  相似文献   

2.
1“广播电视报的好日子过去了!”———如今,广播电视报的同仁每到一起,往往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感叹自有对过去的欣慰和留恋,也有对如今窘境的不满和无奈,更多的是对广播电视报美好出路的渴望和探求。广播电视报面临今日的困境,尽管有外部的种种原因,但是根本还是输在“市场”上———输在对报业市场的认识不够、准备不足,抱着计划经济下的产品去面对市场,没有及时调整经营观念。广播电视报要走出困境,要做的工作固然很多,但是在千头万绪之中,工作的主线应该是“扩大社会影响”。现代传媒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建立…  相似文献   

3.
贺燕 《青年记者》2006,(22):60-61
广播电视报作为周报,无法在新闻时效性上多做章,因此深度报道是广播电视报欲在媒体大战中争先的制胜法宝。近几年来,潍坊广播电视报虽经几次改版,但是一直立足于把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强项来抓。在报业竞争中,如果把握住了“新”、“活”、“变”、“近”、“准”这五个准星,那么深度报道这枚利器将无坚不摧,无往不利。  相似文献   

4.
1991年7月,湖南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何立库先生在首届全国广播电视报理论研讨会上发出“努力探索创立中国的广播电视报学”的呼吁,如一石击水,荡起串串涟漪;6年后,他又在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社长、总编辑论文集《广播电视报论》。后记”中再度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报学已水到渠成.”我们佩服立庠先生的眼光和胆识,他的首倡之功定使同仁鼓舞.当然,也应预料,此观点抛出后,一定会引起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一是反对,认为创建广播电视报学尚不成气侯;其二是赞成,觉得创建广播电视报学条件已经具备.笔者持赞成和肯定…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凡商品都必须进入市场参与竟争。扬长避短是竞争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报纸如林的报业市场上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特色。谁没有自家的特色,谁就没有地位。广播电视报来来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力度强化“依附性”,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又必须善于借鉴,优化“超脱性”,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也许真正操作起来,前者较易行,后者却更难办。超脱性对于广播电视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广播电视报特性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存在,不仅可以拓宽读者…  相似文献   

6.
实践与创新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媒介大家庭中,广播电视报越来越处于劣势,发行量从百余万份迅速下滑到几十万份甚至是几万份。与读者的“移情别恋”同步,广播电视报的广告客户也纷纷“转向”,广播电视报又必须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广播电视报如何走出困境并寻求自身的发展?本文拟从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介联手,从而实现借势发展这一视角进行探讨。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体联手,可以大大加强对某一新闻或问题的报道力度,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报自身的影响力,这对素有“小报”之称的广播电视报而言,更显重要。从1999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张岩 《记者摇篮》2004,(10):27-27
广播电视报是我国报业近十几年来崛起的一支新军,其发展势头迅猛。队伍不断扩大,发行量逐年攀升,出乎许多报人意料。然而,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日益丰富,媒体之问竞争的日趋激烈.不少日报、晚报不仅扩大了“文化影视娱乐”版面,而且纷纷刊登了“今明电视节目预告”以及“剧情简介”,从而形成了多家竞争的局面。广播电视报的独家优势受到  相似文献   

8.
刘剑 《视听纵横》2008,(5):116-117
广播电视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广播电视报的黄金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竞争的加剧,昔日的辉煌已成为过眼云烟,面对竞争的大风大浪,广播电视报自身的不足显现无遗,许多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危机。这是激烈竞争环境中,所有广播电视报都面临的“阵痛”。  相似文献   

9.
我 国的广播电视报经过20年的发展 ,现已成为一类发行量大、深入千家万户、拥有广大受众群的报纸。但是 ,广播电视报所面临的形势显然是十分严峻的。由于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报发行量普遍下降 ,昔日在发行上的霸主地位已经失去 ,“光芒”正在逐年消褪 ,广播电视报发行市场的前景很不乐观。因此 ,深化广播电视报的改革迫在眉睫。当前 ,广播电视报编辑人员观念滞后 ,仅靠“节目表”的功能拓展生存空伺 ,许多旧的观念已在广播电视报工作者头脑中造成思维定势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编辑的行为 ,阻碍着他们以全新的市场观念指…  相似文献   

10.
一、广播电视报言论的作用及现状广播电视报是我国报业中后来居上,发行量最大、受众最多的新型报纸。它已从发韧之初的仅仅是预告、介绍广播电视节目的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报是报业市场化进程中最早运用市场之手对报纸进行调控的报纸,从全国广播电视报业中很早就讨论的“遥控器效应”到近段时间的“多版化”“报本化”尝试,广播电视报作为一种家庭型报纸正试图摆脱过去的某种定式,已经有论文在研究城市报纸现象,但纵观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现象的基础上。其实,从“城市”的角度把眼光深入下去,我们会发现,报纸运作在而对市场的时候,关键在于对受众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受众的宏观研究方面。一、城市报纸与区域优势近几年,中国的报业市场出现了一种令人深思的变化:农村报纸的迅速萎缩和城市…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报一向具有专业性强,传播周期长等特点,但是随着报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广播电视报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日益明显:报道领域相对狭窄,发刊间隔时间长,不利因素较多。加之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都市报和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兴起,替代了许多广电报介绍预告节目的功能,分流了广播电视报的信息资源、读资源和广告资源,广电报尤其是地市级广电报的地位甚至生存都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和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期发量逾千万份的广播电视报是中国报业一支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时代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播电视报如何保持其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这是一个为同仁所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为,倡导精品意识,全面整体提高办报质量,是广播电视报发展、壮大的必然之途。精品战略、精品意识,是近年来宣传战线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何谓精品意识?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这样表述的:“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统一、具有强烈…  相似文献   

14.
为节目表讨个“说法”魏建斌,陈伟广播电视节目表(以下简称节目表),是广播电视报得以起家的基石,是广播电视报得以发展的生命线、看家宝;在商品大潮、报纸大战中,节目表,依然是广播电视报赖以生存、立于不败的“定海神针”、“通灵之宝”,它在广播电视报中的轴心...  相似文献   

15.
朱益寰 《视听界》2001,(3):58-58
对体育说“Yes”还是“No”,对此,广播电视报业系统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江苏广播电视报是行业内较早涉足体育领域并得到较好社会效果的省级广播电视报之一,作为该报体育版的责任编辑,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和摸索,我认为,广播电视报也能对体育说“Yes”。  相似文献   

16.
刘亚群 《传媒》2004,(5):30-31
自上世纪80年代始,广播电视报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一个报种,走过了一段在中国报业史上辉煌的历史.9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多,都市类报纸的冲击,广播电视类的报纸开始大面积大幅度的下滑,目前除个别省市外,大部分省市的广播电视报普遍处于低谷,在报业市场中边缘化明显.为此,各家广播电视报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版,试图寻求一条再现往日辉煌的道路,但今天看,不管改革是一种主动的追求抑或是市场之手推动的,广播电视报都没能寻找到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一些报业专家预言,广播电视报是一种阶段性的报纸,从高峰走向低谷而后消亡是一条不可抗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所谓“卖点”,是产品在出售自己时提供给购买者的理由。事实上,报业参与竞争、吸引受众的过程就是一个展示自身“卖点”的过程。同样道理,如果你要读者从越来越厚的新闻纸中,选择阅读你的专刊,你也要提供给他一个理由,这也就是专刊的“卖点”。  相似文献   

18.
尹舒鸿 《青年记者》2007,(12):95-96
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报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应运而生,曾经有过辉煌。但近年来,面对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广电报的经营状况十分窘迫。如何在迎接报业市场化的浪潮中,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探索和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是城市广播电视报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的日子里,广播电视报因其独具的优势和其它媒体无法替代之功用,发展迅速,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竞争的展开,广播电视报已经或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新旧世纪更替在即,新世纪蕴藉着报业发展的新机遇,但也已经并将不断出现前所未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能否审时度势,认真思索,大胆实践,以超前意识和积极姿态。以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之举措,沉着面对机遇和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决定广播电视报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近两年,丹东广播电视报从自身生存及发展之大计考虑,紧紧围绕影响…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大潮和激烈的报业竞争已把广播电视报挟持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报业资源被大量哄抢,报纸发行量严重滑坡便是佐证。然而,广播电视报并非无招架之力。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而要真正使广播电视报走出低谷,重振雄风,必须对广播电视报的属性作出正确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相应对策。广播电视报的属性界定一、专业报特色广播电视报属于专业报之列。其理由有二:一是所有广播电视报均由广播电视部门创办和主管;二是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衍生物,系广播电视的延伸和补充,其刊登的内容主要限于广播影视方面。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