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愈加迫切的摆在我们面前,广大教师注重课堂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究,却没有下工夫研究课堂背后的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课前预习”。事实上“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是其它学习方法不可比拟的。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会预习更是自主学习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对是否应该让学生课前预习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主张学生预习的人,主要担心预习可能削弱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影响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和把控教学环节。主张学生预习的人,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自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凸显“教是为了不教”的素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54):56-57
高职数学课程难度较大,只依靠课堂时间很难完全掌握,课前预习与课后辅导则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课前预习,老师通过指导学生的自主预习,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与探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文章基于此,对职校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做好课前预习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课前预习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的重要阵地。同时,预习也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前预习,有的学生理解了知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却一知半解;还有的可能一无所知,这是正常的现象。教师了解了学生预习情况后,在教学中会做到心中有数,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王影 《成才之路》2024,(10):121-12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概述课前预习的定义和原则,强调课前预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明确预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课前预习等方面对初中生物课前预习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课前预习存老师和学生的脑海里一直是语文课的专利.存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总觉得数学没什么好预习的。即使有的教师要学生预习,也总是这样说:“明天要上新课了,请大家好好预习一下。”预习什么呢?怎样预习呢?没有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口头上答应,其实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恼。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知识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7.
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学习中预习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生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而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开展课前预习,这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以及自学能力等等.但是预习也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为学生的预习通常是浏览一遍教材内容,被教材的叙述牵着鼻子走,直接记住知识本身的内容,而极少会主动去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作为学生.接触教材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讲课.把学生对课文的起点看做是零.根本就看不出有课前预习: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安排检查预习的环节.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这样做都不能发挥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以下是我个人在课前预习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陆根华 《现代教学》2009,(11):53-53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强。不少学生根本没有预习课本及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习惯,这导致了他们在数学问题的表述上不确切、不简练,理解上不全面、不透彻。因此,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从实践中,我认识到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前先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提倡“两先两后”的学习习惯,即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做作业。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会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预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听课时就会目的明确,也就能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去获取知识,预习有助于加快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预习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它不仅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更能帮助学生“会学”知识。可以说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新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应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明确预习要求、编写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等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确…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愈加迫切的摆在我们面前,广大教师注重课堂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究,却没有下工夫研究课堂背后的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课前预习"。事实上"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是其它学习方法不可比拟的。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会预习更是自主学习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王广思 《教师》2012,(33):88-88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新课内容进行简单了解与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在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基础上,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从培养预习的习惯、指导预习的方法、做好预习学案、检查预习效果等方面,探究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曼芬 《考试周刊》2010,(15):54-55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新课标为指导.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读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应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课前预习,学会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学会自主问答:课堂学习,开辟自主空间。  相似文献   

15.
刘洪周 《小学生》2013,(10):24-24
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预习做得好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并在课堂上留有其展示的舞台,这是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交给学生明确预习目的要求预习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文体的课文应从不同方面提出预习要求。在预  相似文献   

16.
周咏玲 《广西教育》2014,(25):105-105
正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颇多争议:预习会使学生难以摆脱课本的影响,很难实现创新学习,也容易使教学变得捉襟见肘;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其学会学习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观人的学习旅程,个人认为预习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法宝之一,更是精彩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课前预习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预习有方,必定会助推学习的有效推进。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感知新知,也能促使学生反思不足,更能激发学生攻坚克难的热情。一、谋划预习编排,激发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7.
课前预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对于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很有必要,要让留守学生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合理计划预习,树立预习目标,使预习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上好一篇课文,关键要做好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工作,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就能做到听课主动,对课堂学习就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惯”、“品格”、“情感”是衡量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三大要素。“习惯”首当其冲,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构建课前预习的平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又是培养训练学生学习习惯的第一任务。笔者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对构建课前预习的平台,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要重视预习的哪些方面呢?我认为,要重视预习兴趣的激发、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作业的设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并对其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激发学生兴趣,对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尤其重要。我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怎样做人。一、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