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实心球投掷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达到提高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中实心球投掷的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刁海彬  易雄物 《内江科技》2010,31(6):160-161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查阅了大量有关投掷实心球的发展史、技术特点及分析方面的资料,分别从原地正向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预备动作、最后用力、维持平衡三个动作系统进行探讨,重新认识原地正向双手头上投实心球技术,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纸球是自制教具,很简单、又很普遍,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它,还可以代替沙包、垒球、实心球,在教学中,做任何与沙包、垒球、实心球有关的投掷练习,很适合体育器材的一材多用练习。  相似文献   

4.
刘波 《科学大众》2015,(3):163+158
投掷实心球是一项技巧性和力量性较高的体育项目,该项目在历年的初中升学考试中占居着重要的位置。每年的体育考试中都有许多初中学生在该项目上痛失分数。为了探求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尽其所能少走弯路,从动作技术和动作原理,初中学生的身体条件特点,教学现状,教学过程中的身体基础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训练,动作技术的教学等方面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便于广大中学教师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5.
黎文准 《科教文汇》2010,(9):147-147,156
掷标枪是田赛投掷项目之一,是用单手握在标枪把手处,通过助跑,投掷步,最后用力,在起掷弧内,把枪从肩上或投掷臂的上方掷出而完成整个动作过程的运动。要投出最好成绩,根据枪飞行的空气动力学特征:S=v20sin2a/g,可得射程距离S取决于初速度和出手角度。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法、综合和分析法等对掷标枪如何获得最大的出手初速度进行论述,旨为各同行在投掷标枪教学与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原地正面双手前抛实心球作为中考项目,已经成为当今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体育投掷项目,运动量的要求不大,但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要求较高。本文对原地正面双手前抛实心球技术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指导课堂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治芬 《内江科技》2012,(7):167+76
对12名男子标枪运动员的出手情况、投掷技术、加速路线等进行分析,将我国部分男、女标枪运动员与部分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技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为以后的训练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致辞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坦言:"科普是科协的职责之一,是我们的主业,但我们该出手时没有出手。"随后各相关媒体纷纷引用上述言论,谈及科学家参与科普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以"科普"和"出手"为横纵坐标,我们可以看到四个象限,分别是:该出手时出手,该出手时没出手,不该出手时出了手,不该出手也没有出手。所谓"术业有专攻",让擅长的人和机构做擅长的事。正因为  相似文献   

9.
投篮的命中率是评价一位运动员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而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不仅仅有球感、出手角度、出手高度、出手速度,还有出手点的选择。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标枪是投掷项目中的最轻器械,标枪出手的速度的大小,成为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又取决于投搓力量的大小和动作速度。在爆发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导因素,少年女子标枪运动员的训练需以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仅依靠技术的完善是不够的。正确认识力量的内涵和分类,对力量训练手段的选择和科学的进行力量训练以及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实心球教学是令很多教师头疼难教的项目。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教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探讨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实心球教学中的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体育教学的改革尝试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李西成 《科教文汇》2007,(1X):127-127
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以下十种: 一、直述式即开门见山,平铺直叙。这种方式多在上课宣布课的内容,布置任务,提出要求,规范纪律和简单的动作讲解时运用。这些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如在讲解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时可直接讲述:身体正对投掷方向,双手持球于头后下方;向前抛球时,蹬地上步、抬头挺胸、两手用力上抛、手腕上翻、手指拨球。这种语言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加深记忆。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以下十种: 一、直述式即开门见山,平铺直叙.这种方式多在上课宣布课的内容,布置任务,提出要求,规范纪律和简单的动作讲解时运用.这些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如在讲解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时可直接讲述:身体正对投掷方向,双手持球于头后下方;向前抛球时,蹬地上步、抬头挺胸、两手用力上抛、手腕上翻、手指拨球.这种语言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加深记忆.  相似文献   

14.
投篮的命中率是一位运动员优秀与否的标准之一,而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不仅仅有出手角度、球感、出手速度,还有出手点的选择。规范的投篮动作对于运动员而言会使命中率更高。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并得出结论:当投射高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投射高度为2.2m的投中概率比较大,投射角度为40°~50°。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睿珂 《内江科技》2012,(10):169+139
本文通过对投掷类项目核心技术的研究,首先深入探究、总结和归纳投掷类项目核心技术训练的一般规律与主要特征。其次探索研究投掷类项目核心技术发展的有效训练方法与手段,以期找出将一般力量与核心技术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为投掷类项目专项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学生动手探究成为实验课的主要学习方法。要想让学生的探究有质量,有实效,就得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不要急于让学生动手,万事俱备了,"该出手时再出手",探究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才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投篮问题的研究,往往在无人防守的理想状态下,对投篮的技术动作、篮球的运动轨迹、投篮角度等方面进行讨论。而实际比赛中,后卫往往是对方的重点防守对象,很难有空位出手的机会,防守球员一般会用手臂挡住对方视线,使投篮者起跳后无法看到篮筐,这就需要我们对无人防守的理想状态下的模型进行改进,为后卫重新设计一个最佳出手点和出手角度。本文首先研究投篮运动的普遍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考虑有人防守的情况下,对模型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命中率。  相似文献   

18.
刘昌亚  陆彩凤 《内江科技》2011,32(6):144-145
本文通过对田径投掷类项目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投掷类项目核心技术的基本内涵,明晰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投掷类项目训练的整体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辛锋  李金纲 《内江科技》2010,31(2):54-54
我国女子投掷项目,曾经是我国田径运动在国际大赛中争夺金牌的优势项目,然而近些年我国投掷运动水平有所下降。这激起了我国教练员在训练方面的积极探索,不断研究,采用新的练习手段、方法,因此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河北田径队的投掷运动员巩俐娇、李梅菊、宋爱民才能取得前八名的好成绩,从而使沉寂了很多年的投掷项目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这对我国乃至整个亚洲的投掷运动员及教练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同时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念:科学训练、人文管理,我国的投掷项目一定可以重新站在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20.
力量对于投掷运动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条件,它决定了投掷运动员的水平高低。因此,在投掷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发展力量素质是具有重要地位的。本文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谈谈训练中如何发展投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