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从军 《考试周刊》2009,(51):237-238
当今社会企业间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出发,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进行理论阐述,寻求人才、事业与舞台之间三者发展的均衡点,最终实现人才与企业双方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为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开发和挖掘后备人才的潜质,提高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从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人手,积极研究探索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不断改进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方法,形成“储备一批、培养一批、使用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开创了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随改革的深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日显重要.从重型汽车企业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中高级人才引进、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和人才激励与保留的难点.找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把握好人力资源管理中重点.发挥好促进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二者的内涵与关系来看,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关键在于人才的开发和使用,而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需要注重智能型人才、健康人格培养、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选拔和培养人才、求实求新求特人才观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以便使学生可以适应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目前高校中的校企合作就是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校企合作是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的探求和尝试。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对高校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要想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管理制度对于学校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使高校教育可以稳定健康地发展.本文针对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培养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措施南方摘编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管理,科学和管理对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各发达国家都很重视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了培养工厂企业适应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他们曾采取了一系列有...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培养业务能力突出、专业技能扎实的新世纪人才,是我国高校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大学校团中的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的领头羊,他们能够协助辅导员、班主任有效地管理班级,同时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经过深入分析现今学生干部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模式,从思想定位.发展引导.建立学生干部品牌三个方面,提出一种有效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服装企业人才紧缺与服装教育的因应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晓燕 《教育导刊》2005,(10):50-52
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设计、营销、广告等,都存在人才队伍紧缺的问题。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服装企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服装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要解决服装人才紧缺的问题,必须在人才的培养、供应和使用机制上进行变革。本文主要从服装教育的因应之道这个角度进行探讨。一、我国服装企业的人才紧缺问题(一)人才结构失衡企业高层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紧缺。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大多属民营企业,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大多从夫妻店起步,靠着多年艰苦拚搏所换来的经验管理着自己的企业。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有经验是…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是从事施工总承包的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是企业的主要形式。目前公司主要从事的项目管理主要分为:工业工程、市政工程、民用建筑,由于公司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介入较晚,尚未形成较有力的项目管理形式,在这种形势下,参与项目管理的人才,缺少系统性的培训与培养,导致这类项目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才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在项目管理中,我们罗列出项目经理、项目总经济师、项目总工程师三个关键岗位开展后备人才建设,作为开发项目管理人才的重要切入点,并对培训模式加以研究和实践,找出一条适合我公司向全面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民营企业必须正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企业才能获得长期发展的动力。本文从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式的改革、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企业老板自身素质、积极做好对人才的选拔、使用和合理配置、根据企业实际循序渐进采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内部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开发等七个方面对提高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发展动力.人才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要发现,使用和培养创新性的人才,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使人才在足球俱乐部管理中发挥其特殊性作用.中国足球俱乐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要发现、使用和培养创新性的足球专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等.  相似文献   

12.
建立理事会制 增强职教活力辽宁刘占英近几年来我国县级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培养地方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县级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13.
吴俊  万卫华 《文教资料》2009,(14):139-140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关乎高校长远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高等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高校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机制、使用、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具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严格的人才选拔、培训、培养、激励机制,培养出大批优秀管理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全球瞩目的成就.相较而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培养模式并不成熟,人员选拔、培训、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导致了人才使用效率低下、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发展战略脱节等问题.我国企业应充分借鉴通用公司的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探索建立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健全完善人才激励选拔机制;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建设特色化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捆带企业发展中涉及到的人才问题如人才的需求、引进、培养、使用、考核和流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指出捆带企业应搞好人才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以信息和网络为特征的时代里,生产力要素、竞争、企业理念与运作将发生重大变化。管理的变革必然导致教育的改革。在数字化时代,现代企业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管理方式变革的要求,从抓数字化管理人才、知识管理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教育入手,加快培养知识经济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是第一资源,而人才则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才既是剩余价值的真正创造者,也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所以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适应市场,就必须善于发现和合理使用人才。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人才的引人、管理及其使用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人才的“流动”、“留用”与“培养”,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8.
泉州农业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目前还面临规模偏小,经济和科技带动能力不够;基地建设比较落后,与农户联系松散;缺乏必需的资金支撑;缺乏相应技术和管理人才;个别地方政府对龙头企业贯彻农业政策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包括壮大企业,提升其经济和科技带动能力;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发挥政府对农业企业的协调组织作用等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 多年来的职工教育实践表明:只有采取培训、考核、使用、效益相结合的一体化管理,才能达到职工教育的根本目的——最大限度地开发职工智力和能力,最大限度使用人才,发展生产。一、一体化管理的确立首先,客观上的需要,决定了对职工教育必须进行一体化管理。其一,由职工培训、考核、使用的目的一致性所决定。职工的培训、考核、使用的目的,都是围绕企业的根本目的——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积累资金,为企业发展生产,为职工改善生活。这种目的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必须进行一体化管理。一方面培养出适合社会和本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另一方面调动、使用这些人才在产、供、销各环节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企业运营的观念,人力资本已经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的资源,而作为培养管理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适合当地企业需要的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企业缺乏管理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人才一毕业又面临失业,这种矛盾如何第一根本性解决,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只能从专业建设上与市场和企业需求接轨,否则高职教育职能走向末路.重庆是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近年来飞速发展,而以工业为主要发展基础的重庆,管理人才的缺乏是不言而喻的.作为重庆市的高职院校,如何在重庆市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保持同步,将培养的管理专业学生推向企业和市场,在专业建设上就要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学生招得进来又得的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