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等学校的课程大纲包含教学内容要素(课程描述、学习成果、先修课程、教学进度、作业和考核安排等)的描述,是师生之间关于课程教学的一份"契约",能让学生获取这门课的基本信息,是教学过程执行度的检查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估依据。本文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面向学生的课程大纲的设计理念和具体做法,以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大大地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在教学实施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教育水平俨然也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而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国教育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美国的高等教育行业质量如此之高,与他们以课程实施大纲为基础,建立严谨而有效的教学基本规范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本文借鉴美国教学模式,探讨了课程实施大纲在我国高校教学规范化建设的施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混合学习模式在普通高校的应用优势和趋势,混合学习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将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通过分析高校师范专业必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学习设计需求,构建了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设计了该课程的混合学习实施流程图,并从混合学习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阐述该课程是如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实践。课程混合学习实施结果显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网络课程学习导航、网络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及时的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网络学习参与度、师生对网络学习的认可度等因素对混合学习的有效实施有重要影响。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学习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网络教师培训;重视混合学习环境设计;强化混合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提供在线学习辅导与支持;明确学校激励措施与网络教学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接受与实践,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也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探索与尝试。利用史迹遗存开展教学活动,既符合历史新课程的学科特点和学生情意,也符合课程资源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实际。我们知道,先人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后人赖以认识自己并明智地走向未来的基本参照,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形式,目前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能够促进课堂有效教学,但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  相似文献   

9.
课程实施大纲是指教师在教某门课程之前,以纲要的形式对该门课程的性质、功能、学习目标、知识点、教学进程、教学方式及评价或考试要求等的设想和预告。课程实施大纲的编写既是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助推器,还是完善教学管理的新途径。而课程实施大纲的编写则须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为课程实施大纲的编写奠基;摸清学习的起点与需求,为课程实施大纲的编写导航;洞察知识的逻辑和类型,为课程实施大纲的编写排兵;构想教学的要素和变式,为课程实施大纲的编写布阵;亮明评价的要求和分值,为课程实施大纲的编写完形。  相似文献   

10.
王福生 《新疆教育》2012,(13):215-215,206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2.
王巍 《河南教育》2009,(8):30-30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整合作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认知评价理论,通过分析大学生课堂体验的课程思政“关键育人事件”发现,课程思政有效教学能够满足大学生对自主学习、教学能力和师生关联的心理需求,具有促进育人本质“回归”、教师素养“守正”和师生关系“重塑”的现实意义。高校课程思政课堂是一个多种微观权力、多方行为主体和利益关系相互作用的教学场域,高校可通过优秀文化融入、权力协同共治和师生互动共进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场域,助推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振 《高教论坛》2011,(12):72-73,76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学习,文章主要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进一步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期望能够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对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现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体育基本理论教学关系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水平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身心健康,更关系到国民综合体质的提高。近年来,大学体育理论教学开始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体育基本教学课时偏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落后、教师对体育理论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等。因此,加强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的探究,对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与理论水平尤为重要。体育理论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这也对每一位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今,新课标已经广泛地实施。它较之旧大纲更注重了选文的人文性。在实施的过程中,提倡学生的自己主观能动性学习的同时,也强调师生的互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要将新教材与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并付诸实践,关键一点是如何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使之发挥作用,这样一来,充分开发我们语文老师自身的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增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师生间教学相长。因此,探讨研究生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