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教材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131—132页例1、例2。二、教材简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分数加减法的重点 ,也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由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先通分 ,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所以例1充分借助直观 ,把表示12 和 13 两个图拼在一起无法表示出结果 ,从而使学生理解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只有先通分 ,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把抽象数学具体化、形象化 ,降低了思维难度。例2抽象直观 ,把异分母分数…  相似文献   

2.
<正>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直观的计数单位隐去了,只留下相对抽象的的计数单位,而且计数单位的数量也是无限的。基于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加、减法运算的算理本质——只有相同计数单位才可以直接进行加、减运算。而分数单位相同就是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出发点,只要教师合理的寻求到算理和算法的平衡点,计算课堂就会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P66-67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相似文献   

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P66-67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知识与技能: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第10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例2的教学目的是:学生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同时教给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总结经验的思维方法。引探——教学过程如下。 一、引探准备。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两道习题。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新授课。引入新课之前,李老师照例让学生复习了分数单位的概念和通分的方法。接着,他又请一位同学口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怎么把它们相加或相减呢?”随着老师的问话,新课开始了,黑板上出现了今天的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数学分数加减法的重点,怎样引导学生掌握其计算法则,李老师早已成竹在胸。不过,今天这节课上,他想着重把“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落实双基,反馈信息,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摸清思路,通盘考虑。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设身取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的思路从哪里开始,向何处发展,在哪里可能受阻,应设计哪些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指明思维方向。例如,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师生首先明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以前学过的整数、小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都是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因而在先计算168+20、1.37…  相似文献   

8.
<正>异分母分数具有不同的计数单位,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时应注重前后联系、整体构建、数形结合。具体教学中可设计以下环节。一、复习铺垫,回顾基础性算理出示题目: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已经获得的有关知识、技能、方法对学习新的知识肘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以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想真正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在设计新课前准备性训练题时,就要从知识、思维、方法等角度去全盘考虑,注意旧新知识的衔接、思维的导向、方法的过渡。本文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谈谈准备性训练题的设计。 1.新旧知识的衔接。所谓知识的衔接,就是要弄清新知识的生长点,复习那些与新知识有直接关系的旧知识。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新知识时,就要组织学生复习“分数单位”、“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些必需的旧知识。因为从教材本身来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要使学生首先认识它们由于单位不同,必须要通分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这是新课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复习“分数单位”和“通分”知识;另外,通分后是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0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让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88至89页例1、例2二、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3.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5.渗透事物普遍联系和矛盾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三、实现教学目标的建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计算法则,难点是理解算理。由于有“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而教学时,可以紧紧抓住“异  相似文献   

1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计算思路却是一致的,即必须是相同的计算单位才能相加、减。而这正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以转化为主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将成为本节教学的基本思路。 1、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知识,为知识的延伸做好准备。 2、巧妙设疑,引入课题。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异分母分数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迁移类推,学习新知 1、讲解例1 (1)出示例1,启发提问:①1/2和1/3的分数单位相同吗?②不同分  相似文献   

13.
一、明确教材的基本思路 1.明确教材地位,弄清编排特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加减法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基础上教学的。从整个单元看,由于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它是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具有个性化的思维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启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下面是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一、抽象材料形象化,提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时空建构主义者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形,强调具体情景中形成的具体经验背景对建构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情景中容易开展个性化的自主探索活动,保证主体地位的实施。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课中,通常方法是先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突出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可直接相加减,从而启发学生想到…  相似文献   

15.
一、重“合作”,轻“个性”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往往由先进生唱“独角戏”,多数学生处于“跟着行”的状态,部分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常得不到认可,具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肯定。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提问“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得出“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利用通分的方法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来加减。”课后我探讨了一位学生的想法,他的意见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个思路不仅具有个性,而且具有一般性,更容易接受,容易理解。合…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时,需要引导学生将异分母分数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即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有的老师认为:“一定要以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有的老师指出:“只要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这个过程就叫作通分。公分母不一定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因此,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来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渗透矛盾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建议 (一) 复习旧知,设疑引入新课。 1.分别说出下列分数的单位和各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20.
如何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要求、难点及关键教学要求是使学生懂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的推导。教学关键是通分。二、重现旧知,唤起联想,引入新知教学时先出示预备题:六一儿童节,五年二班学生表演节目,其中唱歌的占全班人数的1/4,跳舞的占全班人数的1/4,参加这两项表演的共占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