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关系到学院特色的形成和内涵建设的提升。行业办学类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特点、服务行业规划、对接区域行业的实际服务对象开展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笔者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研究过程中,按照办学过程积累的经验和体现高职发展的方向,进行有效的专业群设置,特色鲜明地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理念,为其他同类高职院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赴南方高职院校考察 ,我们认为 ,先进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应当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专业设置与调整及课程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应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加强并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有特色学生的培养来实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胡建钧 《成人教育》2014,34(9):78-81
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是高校落实办学自主权的重要表现。文章借助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对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专业数量、专业分布、专业规模、专业布局四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其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理念、资源条件以及与社会需求、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契合程度,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更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本文选取了上海市26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专业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调整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体现学校办学内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志,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以苏沪浙皖四省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分析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呈现的特点,剖析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坚定高职办学定位,打造彰显特色的专业品牌;紧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专业;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全面科学规划专业群;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提升专业设置科学化水平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吴玲 《成人教育》2014,(11):82-84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淮安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紧密联系,办学方向紧贴地方实际,专业设置针对性较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各自为政、整合优势欠缺;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度不高、跟进滞后等问题。因此,应加强政行企校的交流、院校资源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都越来越高,传统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文章以高职会计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的背景、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发展现状加以研究,并且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要求;设置合理的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善师生关系,以期改进各大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专业是社会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合理设置与调整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的高职教育应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和“三大战略”的实施设置与调整专业,同时加强管理,保障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顺利实施,突现辽宁高职的办学特色,以满足老工业基地振兴对高技能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区域产业结构引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能够实现地方经济与高职院校教育的高度融合发展。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为导向能够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引导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更加强化专业的应用性,并以更加明确的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构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建设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专业是一个学校与社会连接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专业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来长抓不懈,才能在市场经济建设大潮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结合我院在专业设置和专业的合并、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实践,提出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教学改革为龙头,做好专业建设的调研、调整、监控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