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教育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和学术流动进一步增多,跨境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国际跨境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跨境教育及质量保障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就应对挑战的思路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为今后跨境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要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要求.基础教育应对教育国际化要"深入国际理解教育,建立价值信念";"加强基础教育的周际合作与交流,提供真实经验"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培养育人精英".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为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广西处于"桥头堡"位置,具有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显著优势。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广西高职院校需要立足实际,借鉴经济领域OLI范式理论,对广西高职教育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和竞争策略进行全方位分析,进而提出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化发展战略是开放大学应对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开放大学要立足未来发展需要。探索适合国情与校情的国际合作教育发展战略,通过借鉴先进的国际远程教育理念,探索国际合作教育新模式;构建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平台,拓展国际合作教育新机遇;推进地方开放大学国际化进程,提升国家开放教育国际竞争合力等途径,逐步实现远程开放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发展战略是开放大学应对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开放大学要立足未来发展需要,探索适合国情与校情的国际合作教育发展战略,通过借鉴先进的国际远程教育理念,探索国际合作教育新模式;构建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平台,拓展国际合作教育新机遇;推进地方开放大学国际化进程,提升国家开放教育国际竞争合力等途径,逐步实现远程开放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国际教育贸易市场不断走向开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文章试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其未来的国际化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国际化也越来越引人注目,跨境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新加坡的跨境教育作为世界跨境教育行列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提升本国人力资源储备、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发展战略是开放大学应对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国内开放大学尚未形成完备的发展模式,而英国开放大学国际化水平较高,其办学理念、学生结构、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国际化特色鲜明,并取得了较大成功,可为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学习发达国家大学教育成功的经验,将是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长期的主要内容.站在全球化的立场上,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有待我们去实现的理念;站在大学发展的立场,大学教育国际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实现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途径、形式以及把大学教育国际化看作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为适应全球化、一体化所采取的一种策略或战略行为来对大学国际化作出不同的理解.我国大学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边缘化"特征还将长期存在.历史上我国大学选取的是一种依附式发展路径,现实中我国大学国际化策略也面临着单向度和单一性问题.吸取历史上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正视现实中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困境,走本土化的国际化道路应是我们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10.
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秉林  南晓鹏 《教育研究》2021,42(5):108-1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后疫情时代党和政府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形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教育治理方式、教育国际化等都面临新的挑战.在新发展格局下,普及化阶段的高等学校如何适应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应对常态与应急状态下教育治理模式的转变,如何创新教育国际化模式以应对"逆全球化"的挑战,成为后疫情时代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必须反思的紧要问题,也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中国,我国大陆地区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成为内地教育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成都市正在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成都市青羊区作为西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一马当先。青羊教育在推进区域教育国际化方面积极应对,进行了很多努力与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具体体现为推进策略的三个方面。一、观念突破,主动适应教育开放形势千变万变,观念先变。教育理念、思维方式是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国际化在全球范围的推行,打开国门参与国际教育竞争与合作已成为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准的重要路径。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随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民族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高等教育机构应对的策略。在回应国际化挑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系统必须用全球化思维来统观发展方向,更加负责地参与国际化进程,充分考虑到教育质量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密歇根州立大学是美国大学国际化的典范,其国际化驱动因素包括顺应全球化浪潮、应对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趋势、实现自身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大学国际化发展理念的内涵是响应国家与社会需求,在传承创新中"服务全世界",基于审慎研究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实施"全面国际化"战略。我国大学国际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关注全球化,突出国际化战略的优先地位,保持战略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基本趋势。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与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化也逐渐成为了基础教育发展实践中的显著特点。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由传统向现代、保守封闭向开放包容的转变,包括教育观念、内容的国际化,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等方面[1]。以社会学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 Theory)观之,这些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过程的转变行动,是在一定的教育体制框架内进行的,以一定的教育体制为载体,并与之相互型塑[2]。因此,当我们讨论教育国际化及其发展前景问题时,有必要对教育体制框架所提供的结构及其与教育国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呈现出本土国际化和国外国际化(跨境教育)两种趋势。在解构简·奈特高等教育国际化跨境教育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将该框架应用于美国的跨境教育问题分析之中。美国在跨境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值得跨境教育的输出国与输入国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条件,高等教育的自身利益需要通过国际化来加强,人类正面临的一些共同难题需要加强高等教育国际间合作。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日趋广泛和深入,其竞争和合作的趋向也日益突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也进行了新的调整。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定位及提高竞争力的应对策略是:教育法制建设;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名牌、特色高校发展战略;扩大国际间合作。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品牌扩张的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品牌国际化战略构建是高职院校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主动应对全球高职教育竞争的砝码。本文结合高职教育实际,阐述了高职院校品牌国际化内涵,探索性地提出了高职学院品牌国际化战略体系,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国际交流合作形式、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及生源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环境和氛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法学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高等教育特别是法学教育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在法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每个高等教育机构都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遵循“借鉴与传播并重”、“文化开放与抵御文化侵略并重”和“规模与效益并重”的原则,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国际化路径,逐步从简单路径到复杂路径、全面参与教育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