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FDI的大量流入,外资技术的溢出效应对中国行业获得技术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然而,FDI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从FDI溢出效应和经济增长理论出发,通过对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的研究,比较分析了各区域在利用外资溢出效应对各自经济发展贡献的异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90-2008年的省域空间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制造业集聚、R&D投入与知识溢出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R&D投入存在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的产业集聚方式的知识溢出效应不同,专业化集聚比较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是不利于区域创新,而多样化的产业集聚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更有利于区域创新.R&D资本投入和区域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的影响较大,而R&D人员投入-产出绩效低下.社会距离与技术距离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开放的社会更有利于知识溢出与消化、吸收及创新,而技术差距阻碍了区域创新.最后,本文给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西藏除外),结合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各地区的自主创新、省际之间的技术溢出以及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构造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因素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西部地区的空间效应最为明显.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因素看,中国经济增长仍主要靠对劳动力以及资本的投入拉动;一个地区对R&D的投入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通过技术溢出显著影响与其地理位置邻近的地区的经济增长,且该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将越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22,(1)
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OFDI)获取的国际研发资本作为一项投入要素,测算各省OFDI逆向溢出效率,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刻画OFDI逆向溢出效率的分布动态及演进趋势,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揭示OFDI逆向溢出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来源,利用方差分解探析OFDI逆向溢出效率地区差异的成因。结果发现:OFDI逆向溢出效率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省份OFDI逆向溢出效率明显提高;各地区OFDI逆向溢出效率的分布曲线右移,且呈现出绝对差异扩大的演进趋势。区域间总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技术进步的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成因。因此,各地区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OFDI逆向溢出的吸收能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高效协同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反映公共资本与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实证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9个省1988-2007年相关面板数据对公共资本、省际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中,"硬"公共投资比"软"公共投资具有更大的技术进步效应;无论是"硬"公共投资,还是"软"公共投资,各项构成的技术进步效应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硬"公共资本和"软"公共资本对技术进步的跨区溢出呈现不同态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CH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区域技术进步的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计量回归方法,就FDI与进口贸易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区域技术进步起着主导作用,FDI对我国各地区技术进步都具有促进作用,进口贸易只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和东北地区技术进步则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口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 /FONT /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根据新贸易理论,进口产品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相结合。基于我国1980-2006年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资本品、中间品进口均对技术进步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证实我国进口存在技术溢出,而人力资本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则直接决定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效果;比较而言,中间进口品的溢出作用大于资本进口品;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贸易结构改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未形成。根据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CH模型的基础上,对变量进行扩展,构建了国外专利申请溢出的传导模型,并采用全国29个省市1990--2007的数据,运用计量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国外专利申请溢出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外专利申请在中国各区域都产生了技术溢出,这种溢出促进了地区技术进步,但由于国外专利申请溢出在各区域之间的传导存在差异,则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这种技术溢出对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影响最大,其次是东北地区,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技术进步是转变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因素,提高我国技术进步首先要分析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通过对我国29个省份技术水平计算以及四大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整体看来我国各省技术水平呈增长趋势;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外资投入和产业结构对各区域技术进步影响关系具有差异性,表现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具有负相关作用,FDI已经对我国东、东北和中部地区技术水平呈现出阻碍作用,产业结构对西部地区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对东北地区技术进步具有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1999—2014年29省区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出发,研究技术进步在地区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企业R&D资本投入、政府R&D补贴投入与财政分权等因素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对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从静态角度来看,各省技术进步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高技术企业的R&D资本投入不仅促进了当地的技术进步,还对邻近地区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政府R&D补贴仅能提高本地技术进步增长率,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从动态角度来看,前一期较高的技术进步率会对当期技术进步率起到负向影响,从而抑制当期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企业R&D投入对地理邻近地区的反馈效应要先于经济邻近地区,经济距离邻近的企业R&D溢出效应是逐步释放的;政府R&D补贴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不仅存在地域性,还表现出“短期效果强于长期效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黄明凤  姚栋梅 《科研管理》2022,43(4):149-157
    创新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研究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改进引力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和研发要素流动量,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不同研发要素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效率整体在不断提升,但区域差距较大,创新效率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R&D人员流入会直接促进本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其流出会减弱区域创新效率,R&D人员流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于提高周边地区创新效率效果显著;R&D资本流入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创新效率,其流出会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综合削弱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2.
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贸易理论,进口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首先构造了资本品、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及技术进步指标,接着对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品、中间品进口均对技术进步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我国进口存在技术溢出,且中间进口品的作用较强.但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贸易结构改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未形成.根据以上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吸收、外资技术扩散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进外资并不意味着东道国一定能够掌握内含在外资中的国外先进技术,成功掌握外资先进技术有一个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文章在区别外资技术扩散效应与溢出效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衡量外资技术扩散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检验了以FDI为载体的技术扩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阶段,尽管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并没有能够通过引进大量外资获得内含在外资中的先进技术,外资技术扩散对地区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培育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社会资本通过增进主体合作、促进知识溢出、营造创新环境塑造区域创新能力。选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结合经济距离矩阵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效应,并同时存在维度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其中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具有更加显著的促进效用。空间效应分析发现,邻近地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同样有利于本地创新能力的提高。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社会资本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更加强劲的创新效应,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呈现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要重视本地社会资本的积累,积极构建通达的社会网络结构,充分发掘社会资本在提高创新能力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以我国利用FDI影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DI)带来的国际技术扩散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外生变量之一。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变化,综述了前人文献,结合技术的溢出机制,分别从促进技术进步、改变产业结构、促进出口竞争力等方面分析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我国自身固有的伴生的限制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构建基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201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方向可以看出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测算出的各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影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出若干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贸易差距视角,纳入国外技术这一冲击区域贸易差距的影响因子,利用我国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探求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区域贸易差距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区域贸易差距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具有倒U型关系,并计算其拐点值为2.909;当把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与区域贸易差距联系起来考察区域贸易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时,这种边际效应不仅与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大小有关,而且与区域贸易差距和国外技术溢出冲击相互作用有关。其根本条件是看区域贸易差距在临界值范围内,二者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并计算其临界值为1.845。随后我们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8.
技术转移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比较了我国区域技术转移的差异,并通过模型定量测算了技术转移、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提出利用技术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作为经济增长模式度量指标,对1995—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现状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区域市场整合的视角检验了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995—2012年经济增长中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比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但要素投入、生态环境破坏型粗放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旋律,东部、中部及西部三大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趋势有所交叉与重叠,各地区之间的差距整体上呈现收敛态势;区域市场整合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与对外经济开放形成"替代效应",促进各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趋于收敛。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起到正向影响,而资本强度、能源强度则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且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20.
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物质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路径的一个典型化事实.但目前经济增长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或是沿着新古典增长的路线、或是沿着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的文献不多,本文将尝试把资本驱动与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于增长模型中来,考虑资本驱动与技术进步的内在联系,并从这个角度尝试解释中国经济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