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要坚持以"读"为主线.教师紧扣重点的点评要恰到好处,学生以读为本的感悟贵在落实,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3.
“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叶圣陶先生也曾对“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出精确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当前推进的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精神引导学生“会读书”,通过“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驾驭能力。一、注意“读”法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内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等方面下功夫。1.掌握读懂课文的四个基本点。一是…  相似文献   

4.
在指导朗读中落实“以读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即“以读为本”)必须通过学生的读书实践来实现。“以读为本”绝非是让学生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地去读,它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参与其中。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对此,教师要针对课文特点,灵活指导读书的方式,使“以读为本”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范读。范,即榜样,模范。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最直接的导读方式。如《五彩池》的第一自然段,先是极力渲染天上瑶池的“神奇”,紧接着写自己真的看到了“像瑶池…  相似文献   

5.
一、要突出一个"读"字 "读"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任何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不断学会阅读本领.如:预读,扫清阅读障碍;初读,感知大意;细读,理解感悟:精读,品词赏句,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出这样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自由的、独特的阅读中感悟文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文就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的"读"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读",是指读概念、读法则、读题目等,同时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读的方法也有多种.低年级以教师领读、范读为主;中年级则可以让学生集体读,指名个别读:而高年级就可以自由读、默读为主.教师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加以点拨、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读"不仅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还应体现在课外的每个环节中.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读"的训练,以"读"为契机,做到"以读导学,以读促思".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每年要读几本名著.作为教师必须积极探讨课外阅读的途径、方法和措施,认真开展课外阅读实际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让学生从狭窄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开拓视野,开发智力,认识世界,体味人生,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塑造美好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并树立"终生读书,终生学习"的观念.下面就谈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微时代"强化传统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即以读为本)必须通过学生的读书实践来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以读为本"是  相似文献   

11.
"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一个创新举措,教师要精准把握"快乐读书吧"的编排定位,巧妙而扎实地促进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在教学时,教师要以"快乐读书吧"为出发点,指引学生追寻阅读方向;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要以"快乐读书吧"为基准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阅读完整本书后,要以"快乐读书吧"为结合点,搭建学...  相似文献   

12.
学语文要多阅读,善阅读。要让学生有读书时间;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读书既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趣、好玩,而不是用考试逼迫学生,用"有用""利诱"学生。教师的推荐阅读最好和所学课文结合起来,显得不刻意,效果会更好。善阅读,应该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阅读的选择,需要眼光,所以教师推荐的书一定要是高品质的,做到语言规范、境界高。怎么读不仅指阅读方法,还包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特别编写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目的是让"读书为要"的理念深入人心,确保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落到实处,从而为学生的大量阅读和高质量阅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小学阅读指导大多针对"篇章",教师很少涉及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一本"好书"无论内容的广度还是思想的深度,都要比一篇"好文章"更加宽广和深邃。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小学生读整本书的方法指导和习惯培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智慧、浸润心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量达400万字,其中小学阶段要达100万字.我们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立足课内,植根课外,引领学生想读书,会读书.乐读书,真读书.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分析 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多数学生作"呼应状",不是带着问题读,也不是有目的地读,而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老师的读书之令.  相似文献   

16.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便会感到读书不苦,其乐无穷.书香不仅要弥漫在孩子们的心里,更要弥漫在整个校园,让书香在校园里慢慢地充盈开来……让这样的理念指引我们将"悦"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7.
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是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校园读书,社会才会读书。读政治之书以养大气,读业务之书以养才气,读人文之书以养灵气。在读书中要养成"天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今国民阅读现状,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以"读书"为话题的课前演讲活动,举行读书交流会,评选"读书之星",组织读书演讲比赛,举办"读书"主题手抄报展览,师生共读一本好书等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修订版课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重视课外阅读,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如何实现课外阅读指导,是需要广大教师用行动来回答的。让学生爱上读书,就要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就要给学生一段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提升阅读品位,教师的有效引导不可缺失。本刊约请学者、专家、课外阅读先行者,从多个角度探索课外阅读,旨在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