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定位应该是:政府发挥统筹协调功能,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减少重复投资集中资金,投入建设一至几所实训基地,广泛联合和吸引企业在实训基地建立企业设备、企业文化的信息展示窗口,在基地合作设立研发中心,建立双方联合科研与培训平台,拓宽实训设备的来源渠道。实训基地在区域范围内同时向中职教育、劳动力培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成就共享型实训基地是政府发挥统筹协调功能,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集中资金投入建设的实训I基地。共享型实训基地面向职业教育、劳动力培训、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使之成为技能  相似文献   

3.
谈高校校外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外共享型实训基地是政府、学校和企业协作共建,面向高等教育、劳动力培训、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整合高校和企业的资源,集中资金投入建设的实训基地.目前,这种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若干发展"瓶颈".为此,必须从保障机制、政府统筹、师资结构、运行机制诸方面推进高校校外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现转移难的问题,高职院校以开发培训包,建设实训基地,培训师资为主要形式,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转移率.  相似文献   

5.
张泽  戴桂荣 《职教论坛》2007,(5X):34-37
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特点是:政府、学校、企业协作共建、资源共享,“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实行准市场化运作”的共享型管理机制。目前大多数由政府扶持企业共建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已初步建成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但存在着适用性不强、软硬件不相配套、开放力度不够、实训师资短缺、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警惕“吉芬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中国培训》2002,(5):31-31
“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初期目标是针对劳动力市场对低层次工种岗位的需求,通过必要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促进失业下岗人员实现临时性就业;中期目标是购买中高层次培训,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多层次工种岗位的需求;长期目标是整合社会培训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培训的社会成  相似文献   

7.
近日,福建省南安市促进就业办公室会同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向11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放就业培训券.农民可凭券到该市任何一家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或企业培训中心.免费参加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村后备劳动力转移与培训对解决用工荒具有现实意义。正确认识用工荒背景下农村后备劳动力转移与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后备劳动力转移,并增加对进城务工农民工的保障措施,以及加强政府支持、鼓励和引导,重视培训实施过程,强化企业责任等,都是改善农村后备劳动力转移与培训,解决用工荒的可行举措。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针对农民工的公共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存在培训师资匮乏、培训教材不够通俗易懂、培训内容单一等问题。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整合培训师资,共享培训资源;完善教材,丰富教学资源;丰富培训内容,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技能型人才短缺已成为社会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规模与企业提供培训的量呈正相关,同时经验表明内部劳动力市场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大企业数量少,非正规市场的小企业多;适合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企业有限等劳动力市场结构特点,决定了目前我国的企业不可能成为提供培训的惟一主体,政府在技工培训方面应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市场驱动型培训模式和供给驱动型的培训模式都不适合我国的国情,现阶段应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技工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应着力三大系统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重点是培训,关键在转移,政策是保障,三者有机联系,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六大特征,提出应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供给二大机制,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型向有序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兼业型向专业型、流动型向稳定型的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12.
广西近日作出决定,“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本级财政将投入4亿元组织实施“振兴职业教育九大工程”:通过百万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千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工程、五百万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千万成人技术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百所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百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百县(区)职教中心专项建设工程、万名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相似文献   

13.
陆秋 《文教资料》2013,(21):104-105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基于高职院校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要根据其主体特殊的知识文化背景及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能力目标等要求,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即满足企业岗位需要的生产和经营技能,适应城市和企业管理的生活技能,促进转移人员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发展技能等,使他们尽早了解、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生活和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研究》2007,(4):63-63
昭平县依托职业教育中心在师资、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实施“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2006年.昭平县1600多名农村劳动力和300多名下岗职工接受了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了转移就业;此外,通过职业教育中心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60多人次、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10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15.
《职教论坛》2006,(2S):37-37
记者日前在广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后5年,广西将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九大工程”,加快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一五”期间广西职业教育的九大工程为:百万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千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工程、5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千万成人技术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百所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百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百县(区)职教中心专项建设工程、万名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2004,(8):1-1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以新增劳动力培训为重点,部分地区试行“订单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扩大了转移和输出的规模,提高了输出层次,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规模扩张与劳动力市场发生结构性变革的同时,通过建立开放竞争的教育市场,与建立资格框架制度、注册培训机构鉴定制度以及引入培训包"三极"质量保证相结合,使得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提供的服务与行业企业更加密切相关,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劳动力市场适切性的借鉴意义在于: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资格标准和质量评价与保障机制;培育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要有1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到2020年,预计有7000万农村劳动者进入城镇就业,这迫切需要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以加快他们的转移就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质资源,抓住这一契机,参与这一培训工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所处区域和培训特色,从创新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包、承办技能大赛、加强政-校-企合作四方面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培训举措,取得了显著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果,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此类培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提出的社会、政策和行业背景着手,结合丽水学院的园林园艺实训基地的情况,分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资源,优化共享型实训基地条件;构建共建、共管、共享的运行机制;与企业建立共赢的双向互动联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导致技工培训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规模与企业提供培训的量呈正相关的关系,同时经验表明内部劳动力市场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是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大企业数量少,绝大多数是处于非正规市场的小企业;我国适合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企业也很有限,这就决定了企业不可能成为提供培训的唯一主体,政府在技工培训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市场驱动型培训模式和供给驱动型培训模式都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现阶段应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技工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