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地区通过历史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巨大.从新闻学研究角度说,人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因此,人的性格不可避免地对整个传播过程产生影响.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形成了迥异的文化性格,对中西新闻传播价值取向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深入研究其差别有助于新闻传播实践更好地进行,尤其是进入全球化及网络化传播时代后,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2.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地人.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质造就不同的人文气质.普遍群体如此,作为一地文化输出的代表性角色——播音员主持人群体更是如此.本文首先概述了这一现象,提出了播音员主持人气质的形成深受地域文化特质的熏陶.而后分析了为什么要有意识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质的播音主持气质的原因.再接着具体以温州电视台为例,...  相似文献   

3.
南京先锋书店是南京一个文化地标,声名远播,是许多文化人来南京的必游之地.其创意何在呢,根据记者的实地采访,发现先锋书店的转型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升级.先锋书店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利用书店的原有资源,拓宽经营品类,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文化产品及服务,从而增加书店的赢利点,增强了书店的抗风险能力.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先锋书店从2008年5月开始进军文化创意产业,迄今已经开发了"独立先锋"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共5000多种.  相似文献   

4.
周巍 《青年记者》2017,(27):82-83
文化是民众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精髓和灵魂.2017年年初,一档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推出后如一股清流让人眼前一亮,其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实践创新,正是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 传播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文化自信是人的一种深度的发展,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体现精神世界的升华.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也理所应当地是文化自信的传承者.《朗读者》一改以往一些文化节目曲高和寡、晦涩难懂的风格,在传播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节目主体构成上充分考虑嘉宾的多元化,更广泛、多角度地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节目挑选的朗读者来自各个行业,用他们鲜活的故事、经历展现文化自信.他们可能是银幕上的明星,也可能是奋斗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这就有别于其他一些嘉宾是清一色大腕明星的文化访谈节目.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中,包含了许多中国古老的出版文化元素:汉字,笔、墨、纸,简册,活字印刷,卷轴等.一部中国出版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当代中国出版人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明、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作为文化产品把关人的编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引领人们正确看待现代化和传统文化,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化视角切入,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探讨了编辑文化自觉的内涵:自觉深化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自觉地以理性、客观、辩证的态度看待外来文化,自觉地以精英文化提升大众文化品位,自觉完善编辑文化.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加强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编辑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三个方面阐明了强化编辑文化自觉意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香烟是文化,至少抽娴的人这么想.解闷、解乏、排躁、镇定,都是香烟的好处.纽约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前后,许多烟民通过媒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盛赞香煳之妙不可言.他们苦口婆心地向全社会解释,酒吧和餐厅的用处不仪仅是让人填饱肚子,它们还承载了重要的社交功能.而香烟,  相似文献   

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伦理、道德、文化、理念,培养兼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代代新人,是高校图书馆人理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摆在高校图书馆人面前的现实课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人民广播播音事业诞生之日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七十年辉煌的历程中.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代代播音主持人恪守职责,不辱使命,用声音传播真理、记录历史、讴歌时代、传承文化,忠实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热情地为广大人民服务.人民广播播音七十年的历史,印证了"培养什么人"的重要,也积累了"怎样培养人"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藏族纪录片是华语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轨迹映照出传统藏族社会政经、宗教、文化、生计等多方面的变迁脉络,以及藏人心理的嬗变.转型期的藏地民族志影像以镜头语言来诠释地方文化,揭示其内涵和结构关系的过程,并承载了与以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成为连接不同族群的文化纽带和一种可分享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和应用需要时尚文化元素作为契合点,当代传统文化的出版表现出了文本解读和转换的人本性、传播距离的对接性和传播形式的感性化的时尚特点,这些特点使传统文化在时尚元素的妆扮下,更加为现代人所注意、理解、接受和应用.但传统文化出版的时尚性不等于现代性,还需认真严肃地规范和对待.  相似文献   

12.
荷兰人在地球上所处的地位置绝不乐观.著名的葡萄牙作家Ramalno Ortigao曾经这样描述:"十六世纪以前的荷兰,一半是水,一半是陆地,中间是一堆烂泥.北海冲来的洪水规律性地肆虐着,不幸的人们无休止地水奋斗."正是荷兰人所处的这种不利的生存环境教会他们很早就意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也培养了荷兰人崇尚集体合作,崇尚团队精神,崇尚民主平等思想,以及坚持在细节上也达成一致的办事作风.这种由来已久的民族性、深刻细致地渗透在荷兰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日常琐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社科学术期刊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身处社会转型和变迁之中:世界格局在不断地迅速地发生着变化,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间的联系和制衡也愈加紧密,商业社会的生产与消费规律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所有这些都促使当今社会呈现出了一种价值多维与文化多元的纷繁景观.  相似文献   

14.
灵山秀水的古越之地是鲁迅创作的精神原乡,幼年浸润在故乡绍兴厚重的越文化气息里的鲁迅,难以摆脱与古越文化的血脉因缘.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氤氲着越文化古老的诗意气息和故乡记忆的柔软与温情,而且彰显出世代越人集体无意识中刚柔相济、雅犷并举的民性特征.古越文化既赋予了鲁迅嫉恶如仇、独立不羁、金刚怒目的尚武之气,也濡染了他温雅、博大、纯粹的心灵.与这种“刚中带柔”的文化个性相应,鲁迅的创作语言不仅具有越地乡俗的风情之美,还体现出琴心剑胆的张力之美和犷中求雅的谐趣之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文化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决定和政策,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及《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重视.我们如何落实这一决定呢?我以为,首先我们要弄清文化的含义及其出版与文化的关系.我的理解:①"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即以科学之理、技术之理、人文之理、人类之理、民族之理、国家之理,感化人、教育人、塑造人、帮助人,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文明素养、科学态度和精神追求,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谐的社会秩序、团结的民族关系和坚强的国家力量.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人的生存之基、发展之力、强壮之魂.③文化以其波及范围之广泛、延续时间之久远、影响人类之深刻而彰显其魅力.出版与文化的关系是:出版是文化的核心,是其他文化的基础,发挥着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出版存在的价值是以好书化人,以好书育人,以好书塑造人,以好书帮助人.  相似文献   

16.
范维 《兰台世界》2012,(30):51-52
北朝时期各个民族加速流动与融合,佛家与道家思想开始深刻且广泛地影响中国人的思维,由此,晋南北朝时期的体育运动与宗教文化更加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本文就将对晋南北朝时期体育与宗教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符号及其在媒介中的呈现 (一)民族文化符号的界定.就目前学者对民族文化符号的研究来看,不少学者对民族、文化、符号三个概念采取了先分后合的界定方式.卡西尔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符号体系.丹尼尔·贝尔则把人定义为“图画人”,认为人类运用象征符号创造出文化世界,象征符号是人的根本特性,是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贯彻落实,社会生产、生活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文化正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思维等方式,实现了其自身的发展以及进步.在传媒网络文化影响人类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需要我国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建设,从而确保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广东省地方戏曲文献资源的分布特征及有效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虹 《图书馆论坛》2008,28(2):92-96
广东地方戏曲是岭南精神文化的独特代表.广东地方戏曲文献是广东地方戏曲的历史见证物,广泛地分布在海内外粤人聚居地区.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查找困难.系统整合广东地方各剧种文献对继承、弘扬、研究广东地方戏曲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证逻辑A.提出文化的概念:文化即交流.B.文化分析:人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活动(正式的、非正式的和专门的).C.文化中的信息分析:信息有三种成分(集合、元素和模式).D.以上两个分析的应用:分析时间和空间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E.总结:只有了解文化,才能更好地利用文化.作者的论证从文化这个大概念出发,逐渐细化,利用三个层次和信息的三种成分,逐渐转向微观分析,但霍尔没有局限于提出研究文化的框架,他将这个框架应用到实际,描述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文化中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