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晏琼 《中国档案》2003,(10):12-14
2000年开始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课题研究,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发端,同时也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开展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课题主要成果之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入选标准细则》,从主题内容、时间、地区、民族与人物、形式与风格、系统性、稀有性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判定档案文献价值的相对标准。之所以称之为相对标准是因为任何一件或一组档案文献价值的确定,没有绝对的评价尺度。其重要程度、影响大小,均取决于与其他档案文献的比较。下面结合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试从七个方面介绍《“中国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2.
继2002年3月公布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后,国家档案局又组织了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工作.2003年10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会上从第二批申报的近百件(组)档案文献中精选出3 5件(组)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经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组评选,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和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多元性的象征,是具有国家级别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遗产。受自然环境变迁与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正面临着老化、遗失、难以识读等诸多问题,保护工作目前进展仍很缓慢。本文在界定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对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总结保护过程中现存问题,最后从国家层面和珍贵少数民族文献遗产收藏机构层面,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需求进行总结:国家层面的需求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保护管理组织;收藏机构层面的需求包括入选《名录》后的保护、收藏机构协作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旨在推动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档案馆珍藏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档案最近引起人们的注意。事情缘于今年3月在京召开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首次会议。在会上第一批48件(组)档案文献从全国各地申报的100件(组)档案文献中脱颖而出,通过了由国内档案、图书、古籍和历史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国家咨询委员会的审定,荣登《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可喜的是史料价值高、形成年代久远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档案也名列其中。于两年前启动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抢救、保护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同时也是为了配合由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5.
2月22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按照"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标准,评定通过了全国30件组档案文献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阳泉市档案馆馆藏"山西商办全省保晋矿务有限总公司档案"入选.  相似文献   

6.
1满文木牌的概况2010年3月,国家档案局公布了第三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30件组档案文献,清初满文木牌成功入选。满文木牌是指以木牌为载体书写的清代满文文书档案。满文木牌为中国古代简牍文书之遗续,清入  相似文献   

7.
《湖北档案》2007,(6):F0003-F0003
2003年10月,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申报的《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正式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家档案局公布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第三批入选项目。锦屏文书是本批入选的30件(组)档案文献之一,成为继水书之后贵州省的又一入选项目。  相似文献   

9.
2002年3月8日,国家档案局组织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按照“中同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标准对首批申报的档案文献进行了认真的审定,评定通过48件(组)档案文献第一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浙江省档案馆选送的“汤寿潜与保路运动档案”名列其中。当我们走进浙江省档案馆浏览这份厚重的卷宗时,100多年前汤寿潜领导浙江人民为捍卫苏杭甬路权的历史场面如在眼前。  相似文献   

10.
国家档案局近日公布第三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30件(组)档案文献,其中,南京市档案馆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申报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相关专题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施为背景,对辽宁省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辽宁省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方面的优势及有效措施,并提出可行的进一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春丽 《湖北档案》2010,(11):16-18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近年来,我国档案文献工作者正积极努力地将一些重要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国家级或世界级记忆名录,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通过修复恢复原貌、实施数字化保护方案、改善原件储存条件等各种方式,不少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记忆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基本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档案文献质地、创造最佳保存环境及进行养护性修复三方面论述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天津档案》2007,(6):0-30
有专家将来源于田野乡间,有利于正史、文集等传世典籍的文献,称作民间文献。目前民间文献已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之内,国家档案局也适时地开展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工作。对于这些珍贵档案如何进行抢救与保护,又如何挖掘与研究,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栏目撷取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区档案部门对民间文献的征集情况,供大家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齐抓共管上下互动为积极开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工作,提升档案工作形象,扩大档案工作影响,四川省档案局馆抽调有关处室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全省的申报工作。工作组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对各地馆藏中有特色的重点档案进行了逐一筛选,并亲赴档案文献保存地,实地调查考证研究,精心选材。经过大量细致周到的调查、收集、比较、分析,同时邀请历史学、档案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座谈鉴定评估,最后形成5份申报材料,即:《清代四川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四川自贡盐业契约档案文献》、《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16.
文献遗产反映国家、民族的群体记忆和身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影响深远,然而学界并未从本体构建视角审视文献遗产的利用和传播。为此,文章在文献遗产、数字记忆、本体构建和自然语言处理等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参照和复用CIDOC CRM、DC、《中国档案分类法》等领域本体、分类法和词表的文献遗产本体模型构建过程,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验证文献遗产本体构建流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文献遗产的组织展示、知识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献遗产往往被视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档案文献遗产是文献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认同在档案文献遗产上的表现是多次价值化的过程,既体现在遗产界定阶段也体现在后“申遗”阶段。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在面向受众传播时面临文化认同困境。为增强受众文化认同,引入叙事学,在论证“叙事增强档案文献遗产受众文化认同”命题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价值化的主要方向,进一步从阐释与展示两个维度构建档案文献遗产的叙事策略。阐释维度,主要在故事与话语层面探讨上下文应用的当代叙事构建;展示维度,主要从用户与媒介方面探讨可视化驱动的数字叙事构建。  相似文献   

18.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通过一定机制实现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永续存在,是现代经济理论与档案文化理论有机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2 0 0 3年 1 0月 1 0日组织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 ,全国共有 3 5件 (组 )档案文献入选。河北省档案馆保存的《长芦盐务档案》文献通过评定 ,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加上首批入选的档案文献 ,我省共有 3件 (组 )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我国为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而开展的 ,目的是为了加强社会对档案文献的保护意识 ,有计划、有步骤地抢救、保护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并提供调查、登记中国具有世…  相似文献   

20.
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正式启动“中国档案历史文献遗产工程”。这项旨在抢救、保护中国档案历史文献遗产,为申报“世界记忆工程”提供客观依据的活动开展以来,“中国档案遗产”国家咨询委员会已经评出83项“中国档案历史文献遗产”,收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辽宁省先后有五个项目即省档案馆收藏的《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