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连玉 《现代教学》2007,(7):112-113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课例研究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进行“做什么”、“怎么做”的实践研究,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第一线教师研究教学、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庆明 《湖北教育》2005,(12):57-57
前不久,笔者作为区级教师赛课的评委,听了十余节课改展示课。回昧其中一节挺成功的数学课后,心头却总有一个细节的印象挥之不去:整整一节课里,讲课教师的一根食指频频指向教室的各个角落:“你说!”“请你说!”学生应“指”而起。虽然老师满脸笑容,但那似“指挥棒”的食指如刺在喉,使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3.
在一节语文课改观摩课上,一位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十册的一篇课文《孔子游春》,当讲到“孔子论水”这一段落时。  相似文献   

4.
于平河 《宁夏教育》2006,(11):52-52
一节好的语文课,总会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如果听不到读书声,总感觉这样的课缺乏生机。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重讲轻读,学生读得太少.致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一节公开课上,我就遇到了类似的现象。这位教师上的是《开国大典》,上课时,教师没有检查预习情况,也没有让学生通读课文,就开讲了。这位教师讲得热情洋溢,挥洒自如,中间偶尔穿插着师生的问答。这节课仅剩十分钟时,教师让学主写课文梗概,结果有的学生颠倒了课文的叙述顺序,有的丢掉了重要庆容,筒的主次不分,甚至有的无从下手。谍后,我了解情况,原来教师在课前恨本就没有布置学生读课文。可见,学生没有读好课文,教师的讲成了“空中楼阁”,学生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5.
镜头一:“家常课” 教师微笑着提问,学生一兴奋就争着发言,吵成一团。因担心“经典的练习”没落实,教师板起面孔,课堂又“凉”了下去。节节课如此“潮起潮落”,凉——热——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战线的一个迫切任务。从2001年以来,我们着手进行电视专业课结构的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并确定了课堂“读、讲、练、改、结”五环节单元结构的教学改革方案。一、“读、讲、练、改、结”五环节的实施原则“五环节”是一种将教师“教”与学生“学”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1. “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通过编写“学习目的、重点、难点以及阅读提纲和思考题”,指导学生逐段逐句地阅读课…  相似文献   

7.
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应具备“新”“趣”“活”“实”的特点。“新”即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新;“趣”是指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活”是指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实”是指要充实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因工作关系听了不少《数学》必修1“对数的概念”(苏教版)一节,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对数的概念及简单对数运算求值.就内容而言对学生来说接受并不困难,对教师来说教学也并不难教,所以听课总的感觉是教师教学很简单.从概念产生到例题讲解,再到相关公式呈现一一介绍,有讲有练,教师教学流程自然流畅,学生学习过程轻松自如,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听课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味道”不够,学生学到的仅是显性的、静态的文本知识,会化的只是指对数形式,会用的只是模仿公式,会做的只是题目,除了这些,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再发展,创新意识还可以再增强,数学素养还可以再提升,数学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再丰富,数学的育人的功能还可以发挥.本文谈谈对此节教学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多个较高水平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从活动的设计、组织到教师的临场发挥再到幼儿的积极反馈都体现出教师的匠心独具。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导演”痕迹太重,留给孩子自由探索、互相交流的时间、空间太少。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活动前预定的目标,对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非标准答案总置之不理,而对“诱导”出来的“标准”答案却大加赞赏,极力推崇。她们或许认为惟有如此才觉得既实现了教育目标,又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但事实又怎样呢 ?笔者从某小班的一节美术活动《插篱笆》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陈昌发 《小学语文》2007,(12):43-46
《朱子读书法》对阅读过程有一段经典的描述: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无疑,中则节节有疑。多了这一番,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朱熹将读书过程揭示得十分清楚,教师研读文本大概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也要从“有疑”到“无疑”,再到“节节有疑”,以至“融会贯通”。笔者以为,教师研读文本大致需要经过三个轮次的阅读才能“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1.
节日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园致力于开发“四健”节日,即健身节、健美节、健心节、健脑节,分别指向幼儿的体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从“家长、孩子、教师共同经历,体验成长快乐”的角度出发,生发了“贺岁节”“收获节”“分享节”等活动。为什么要开展贺岁节昵?1.查阅相关“节日”文献资料,幼儿园开展关于“年”的节日活动以“元宵节”居多,开展“元旦”节日活动较少。2.每次过年,孩子们都放寒假在家,没有集体过年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很幸运,我参加了省重点扶贫县教师培养跟岗学习. 5月6日,走进福州市金山小学蒋小琴老师《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课堂.这是一节家常课,黑板上醒目地写着端正有力的“浇”字,电子白板上呈现着“浇”字的字典词条.蒋老师从“浇”的字源入手,边讲述边出示古代汉字:“浇”是形声字,从(氵)水,尧声.本义是浇灌,灌溉.  相似文献   

13.
王济成 《山东教育》2005,(10):33-33
一、感受 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内容人手,解决好“为什么写”“写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有话要说,有话可说。这一环节教师主要从三方面设计: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尝试突破一直以来“勾股定理”教学无法摆脱结论“束缚”的难点,专门设置了一节章前导学课.这节章前导学课以选择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策略为主线,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主动发现“拼图”与“方格纸”是探索与验证勾股定理的有效工具,最终让学生在对比与归纳中得出相关结论,经历勾股定理“再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七环三步教学法”是以教师设计问题为中心,以“七环三步”作为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第二环节:展示目标,明确任务.第三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四环节:交流反馈,小结概括;第五环节:拓展应用,延伸训练;第六环节:系统总结,知识升华;第七环节:作业布置,课下巩固.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解决问题又分三步进行:(1)自主学习,解决问题;(2)合作学习,解决问题;(3)教师点拨,解决问题.运用“问题引领”课堂,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公开课”是学校或教学研究部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俗称。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实践活动,“公开课”除了要达到普通课要达到的教学任务外,还肩负着以下六种功能: 1.研究课堂问题; 2.总结教师课堂的教学经验; 3.实证某种课堂教学理论或经验; 4.示范某些教师的教学特色; 5.诊断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主要是针对青年教师或是新教师 ); 6.考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上这六种功能在具体的某一节“公开课”上体现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对于“公开课”的组织者来说,他们应是并重的。然而,从笔者在中学近四年的听课、授课…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的独白”,而应当是“智慧的对话”.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做到“教师语言艺术”和“教学巧妙设计”的“两美”合一,就是一堂好课.笔者听了唐光东老师的一节“掷一掷”综合实践课感触颇多,深深地认识到,“教师语言艺术”在促进学生数学思考以及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教学巧妙设计”对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以及数学知识系统性的概括起着主导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绪言课的教学方法介绍河北平滦县二中(068250)田入欣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入门阶段,而绪言课又是“开篇课”。教师和学生双方对第一节课都比较重视。学生是以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索的心理听这节课的,而教师也满腔热情充满信心教这节课,力图“打响这一炮”。但...  相似文献   

19.
一节成功的的体育课,应该做到“三笑”——教师笑,学生笑,观者笑。缺少任何一笑,或教师战战兢兢,惟恐失误,严肃谨慎;或教师自我感觉良好,学生被动接受,毫无生气;或课堂内大呼小叫,师生不亦乐乎,可旁观者觉得索然寡味,这节课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课,充其量只能评价为“没有知识性错误的合格的”课。  相似文献   

20.
在我校六年级的一节《换把椅子坐一坐》的心理活动课上,出现了这样一段插曲: 在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一环节中,大多数学生说得很好,突然班内的一位男孩高高举起了手说:“老师,让我来说,今天你不叫我回答的话,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