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特别是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即使是收视率较高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不例外。对此,本文就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价值、节目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以及电视民生新闻的短视频化传播进行分析研究,探寻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强化互联网意识,发挥短视频制作优势,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程章芳 《东南传播》2011,(11):164-165
眼下已是全媒体时代,电视行业格局发生巨变,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媒体竞争更趋白热化。本文在该背景下,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媒体语境下的转型策略进行探讨,文章粗浅,恐有诸多不足,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学界、业界对于新形势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再关注,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带动了多个领域的发展,使社会慢慢进入到了数字化时代,这也给传统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和挑战。全媒体融合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中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在实现优势互补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将这些媒体进行整合,构建起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型媒体,其拥有宣传互利和资源通融的特点,在这样的全新发展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创新。本文对民生新闻的发展现况做了简单的分析,之后结合全媒体的特点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进行了研究,旨在全面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近些年取得长足发展,也因同质化等问题有了众多诟议,本文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民生新闻走栏目集群化、向公共新闻转型及在全媒体时代进行多渠道传播等论点,借此来打破电视民生新闻停滞不前的现状,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转型。  相似文献   

5.
陈喆 《青年记者》2012,(18):113-114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给传媒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报纸、电视、广播、出版以及广告等行业呈现出全媒体的发展态势,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与能力也要求更高.在现实背景下,积极探索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实践需求 全媒体时代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满足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化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要满足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对人才的需求,能够在各种媒体融合、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成为具有创新发展意识的核心人才.  相似文献   

6.
电视民生新闻的热潮直到数年后的今天仍未消去,从反拔的角度看,民生新闻是对传统电视传播格局和传统电视播报本位的双重反拨。反拔胜利的根本因素是民生新闻内在的民本、民生的本质理念。但是成就民生新闻的这种理念自身理论的不足,又会成为民生新闻在质的层次上提升的障碍。只有回归新闻传播的本位,只有树立人本的观念,才能给民生新闻找到突围的出口。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新媒介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电视民生新闻逐渐显现出娱乐化、同质化、琐碎化、低俗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新媒介生态环境和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社会生态特征,探讨了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文化传播路径,为推进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社会中,由于互联网的应用和多种电子计算机设备的普及,微信、微博等各种APP应用软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使用,从而宣告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其中,电视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电视种类繁多的节目中,民生新闻作为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的焦点,有着无法替代的位置。本文通过全媒体时代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坚守与创新这三方面的内容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生一直是国家、社会、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电视新闻栏目主要报道的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了当前形势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需求,深入探析了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之路,并对电视民生新闻文化多元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促进栏目品牌的升级与转型,为我国在新媒介视角下探寻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发展之路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是有一定的价值,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民生新闻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生问题,从而来反映民生的精神文化特质,因此有必要加强民生新闻的建设,开拓新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发展之路。电视民生新闻体现了大众的生活情况,详细地反映出大众的生活发展走向。当然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加以改正,制定出一些新的政策,使得民生新闻文化的发展更加顺利、长久。  相似文献   

11.
刘琛 《新闻界》2007,(3):72-73,84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引入了公共新闻理念,有观点认为这是民生新闻的自我提升。本文试从传播学视角对电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传者、讯息、受众、传播效果、反馈机制五个方面的传播要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吴世友 《新闻窗》2012,(3):75-76
电视民生新闻及其特点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现象迅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民众生活中的问题,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现状,深受民众的喜爱。电视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目前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全媒体背景之下,促进了我国电视行业的变革。当前的电视台新闻节目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了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技术和设备,进行新闻的传播,促进公共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提高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便捷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全媒体和电视台新闻传播之间的融合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全媒体和电视台新闻传播之间融合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全媒体对于电视台新闻传播所造成的冲击和挑战。之后又论述了当前的电视台新闻传播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全媒体和电视台新闻传播融合的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广播新闻坚持精耕内容、服务民生,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并逐步形成了广播新闻的全媒体传播业态。其内容生产方式全面创新,表达文风贴近民生,传播渠道多元丰富,跨媒体合作及线上线下联动,成就了广播新闻发展的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所开展的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需要重视积极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生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传播渠道的拓展与人才队伍的构建两个层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激发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罗自文 《当代传播》2011,(3):118-120
在当今数字化影像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处在一个类似"七年之痒"的低谷期.社区影像的传播是发展传播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电视民生新闻最终走向公共新闻、构建公共领域的必经之路.树立话语观念,转变价值取向,发展传播手段,培养影像民主素养,是电视民生新闻走向社区影像的几个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的热潮一度席卷各大媒体,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发展明显地表现出电视媒介的"平民化"传播取向,但因诸多原因这种热潮正逐步降温,电视民生新闻更是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尴尬.本文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目前显在的和潜在的危机,以及电视民生新闻在"平民化"的名义下滑入了种种传播误区.  相似文献   

18.
马凤雷 《新闻通讯》2012,(12):37-38
电视民生新闻历经10年发展,走过灿烂和辉煌。进入全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媒体一种节目样态,电视民生新闻需要借力打力、兼容并蓄,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进行自身调整和节目变革,唯此方能走出困局。  相似文献   

19.
张彦 《报刊之友》2014,(9):139-140
电视民生新闻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的发展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扩大报道内容;丰富报道方式,优化报道结构;明确媒体职能,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力;强化策划能力,建设栏目品牌。通过以上途径,电视民生新闻才能在全媒体时代“再创辉煌”或是“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潇 《声屏世界》2021,(4):34-35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陷入发展困境,而《1818黄金眼》这档节目顺势而为,脱颖而出.文章以这档节目为例,从融媒传播、发展品牌、孵化IP等方面探析全媒体传播视域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自救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