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有各自特殊的规律。但它们都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任务和活动方面有一致和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面。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既有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又有现实可能性。 一、教学中德育的必然性 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早为教育家们所认识。我国古代教育是以培养君子和士为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关系时,历来是以德为主。无论是孔子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也是德育过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育性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美国教育家诺汀思说:"道德教育不仅是指任何一种旨在培养一种有道德的人的特殊教育形式,它也可以指任何一种在目的、政策和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道德的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譬如教师为了保证教育性,经常不协调地从学科之外添加德育材料,这些德育材料有的与教学没有关系,有的关系不顺而且很生硬。这样不仅妨碍既定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端正学校的正确方向,发挥学校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做好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下述几个规律。一、通过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既相互联系,又有质的区别,二者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相互排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处理好这两者间的关系,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  相似文献   

4.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互统一,统一的条件是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相互渗透、教学科研一体化,统一的基础是科研与应用性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要求高校要清晰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5.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规律使教学中渗透德育成为客观必然性,传统的学校德育体制和格局的诸多弊端及其克服凸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客观必要性,教师的教育尝试和学科特点使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是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市场经济大潮的负面影响不可能改变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在当前经济体制转换时期,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抵制其负面影响,创造性地贯彻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学的教育性,最终要由教师来实现。教师只有明确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正确认识与掌握教学的客观规律,才能在教学中认真地贯彻教育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论成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教师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人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很大的优势和重要性:时间有保证,体现了成人教学教育性规律,成人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较易取得好的德育渗透效果。为了增强德育渗透效果,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政治、品德、知识、情感和教育艺术等多方面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学文摘     
端正教学思想,按教学规律进行改革,重视教学思想科学化,是当前教学改革全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各地教改都注意抓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改造,注意学习现代教育科学,摒弃陈腐的、落后的、片面的、僵化的教学思想。人们在教改中普遍重视了如下的一些教学规律:①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在各科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注意教书育人。②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一个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教育性兴趣的培养与形成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杜威对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兴趣的内涵、教育性兴趣的判定标准及分类做了独到的思考和阐述,这些理论对现今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从整体上把握兴趣,避免割裂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过程中兴趣的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兴趣是目的和过程的统一,应恰当设计职业技术课程与教学活动以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性兴趣指向价值的增长,引导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使之得到澄明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做到科学。科学就是要使德育渗透适合教材内容的特点,适合教学规律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适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就要因科施教。适合教学规律,就要坚持学校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正面引导,积极启发,长期培养。适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就要因材施教,坚持“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这就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相似文献   

11.
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心里健康教育不但需要专业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渗透进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在所有教学中占较大比重,且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教育性强,因此,语文教学成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结合语文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教学美体现于教育者与受教育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教学创造性活动,是教学升华和追求的方向。教学美具有和谐与奇异统一、形象性与悦恰性有机结合、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相互渗透、个性自由与社会要求全面体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内在活动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当代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充分地反映了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密切结合,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也显示了作为基础理论学科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履行教学职责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教学语言应具有知识性和教育性能否真正给学生传授知识,始终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标准。语文学科中口头预习和复习这样的“软任务”是极易被学生忽视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的明确的教师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教育性。要…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非教育性现象,是不能不看到的客观事实。根据我们对教学教育性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考察和分析,我们把中小学教学中的非教育性现象初步界定为: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的违反教学教育性的规律,割裂教书与育人内在联系,教学中缺乏思想性或思想性不强的现象。 一 当前中小学教学中的非教育性现象 对于中小学教学中的非教育性现象,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1.从教学活动的组织来看,尚未形成教学活动优化的德育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教育和教学应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有人把思想教育比做糖,教学比做水,糖应溶于水,给学生一杯糖水喝,这种比喻是恰如其分的。教学永远有教育性,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具有教育性,脱离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脱离生物学知识,技能、能力教学的教育则是空洞的,枯躁的说教,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因此,要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就要注意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例如,“新陈代谢”是生物学知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又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极好内容。教学中,不能把“新陈代谢”讲成政治课,也不能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指导和渗透,要引导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多元性、渗透性教育,语文教师应该把时代的活水——当今大干世界的有关信息引进课堂,使它们自然地渗透于教学流程之中,并与课堂信息接合、贯通。这种融入了时代活水的课堂教学信息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思考性和教育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中的“阅读材料”,其题材广泛,融知识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既与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阅读材料”属弹性内容,教学中往往忽略。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科教学目标,即每节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依据教育学原理,具体又可分为三项:(1)实质性目标:即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2)教育性目标:是指每一学科的教学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发展性目标:是指通过本学科的教学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三项目标,是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简而言之,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认知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学会认知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1.教育性。教育性就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进行思想教育,善于用富有教育性的语言把思想教育渗透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授业和传道”是同时进行的。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品德,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富于教育性。 2、启发性。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要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多种分析器官协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境界,主动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