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京,十月。正是艳阳高照、秋风送爽的黄金季节;我国“电熔爆”技术发明者、高级工程师叶良才先生携带着他的获奖专利技术.兴致勃勃地从乌鲁木齐飞抵北京,来参加由中国发明协会主办的“92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我趁此机会.于会前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2.
南京理工大学的王卫东.是暖道空调专业的毕业生。工作以来,他拥有上百项发明.其中17项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有“发明大王”的美称。然而.在他的发明成果推广和转让过程中,却屡屡受挫、常常被骗,种种遭遇.使他陷入新旧体制转轨的困惑中。  相似文献   

3.
1993年12月25至26日.在举目上下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委员和地方发明协会代表聚集京城,召开了中国发明协去1993年年会.这是一次紧张而热烈的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安玉涛副会长兼干事长所作的《中国发明协会1993年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4.
他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丁燕涛,安雷,秉翰1993年10月,在河北省石家庄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一位身材单瘦的中年人,戴一付黑边眼镜,着一套普通的蓝色西装.嗓音清亮地向中国发明协会会长武衡和评委们讲述他发明的专利产品迅达牌系列燃气炉具和声控制...  相似文献   

5.
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一、1400—1600年——中国落后于西方古代许多重要的发明都起源于中国,这是人所共知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极力推崇这些重大发明的不是别人,正是欧洲近代科学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虽然他并不知道它们是源自中国的:“纵观今日社会,许多发明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这些都是近代的发明,但是来源不详。这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一切事物。印刷术使文学改观,火药使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改观。可以说,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支宗教派别,没有任何伟人曾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笑谈机遇     
日本有位发明家,一次做了一个非常荒诞的梦,梦见床上铺满了金钱,自己躺在钱上睡觉,发了大屠.醒来才知是南柯一梦.这位发明家没有就此了结,没有认为这是梦想而不去想它。他抓住这一梦想想下去.于是发明了一种金钱牌床单,上面即满金钱,迎合了人们爱钱图利的心理.床单抛出后,销路很好.后来果真发了大财,成为富翁。  相似文献   

7.
《世界发明》2006,(5):29-29
极具野心的白赖仁为了实现控制人类的梦想,派出手下追杀菊池博士.并抢走了他身上的“赤盒”——一个藏有菊池发明的可以抵抗任何病毒药苗的小盒子!菊池死后,白赖仁才发现世上只有一个叫高比的潦倒音乐家才拥有打开“赤宣”的能力.遂再派杀手生擒高比.  相似文献   

8.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一生中有2000件发明问世。仅从1869年到1901年,他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328项之多。在他的发明生涯中,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新的发明诞生,所以,人们送给他"发明大王"的桂冠,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他以超人的勤奋和机敏,发明了留声机、白炽灯等,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深受国民的爱戴。1924年5月,美国选民选他为"全美最伟大的人",美国政府还专门授予他一枚特级国会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这样一位全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大王,也犯过错误吗?是的,他不只犯过错误,还曾固执地坚持错误呢。这里,把他的一次聪明的做法和一次愚蠢的举动一齐介绍给读者,请聪明的读者从对比中吸取教益。  相似文献   

9.
“我要活着并看到一所工人住的水泥房子能够在一周内建好的那一天,如果我成功了,就能让大家脱离城市贫民窟。”托马斯·爱迪生在1906年把他的计划公布于世。但用混凝土制造房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发明的奇才有能力把他所想象的任何形状制成混凝土模型。就是这些话,这些最好的动机,使爱迪生踏入艰难的历程。实践证明这比他发明白炽灯还难。  相似文献   

10.
爱迪生(1847~1951)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一生中有2000件发明问世。仅从1869年到1901年,他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528项之多。在他的发明生涯中,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新的发明诞生,所以,人们送给他“发明大王”的桂冠,的确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革新》1994,(2):34-34
“第八十五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定于1994年4月30日至5月12日在巴黎举行.我中国发明协会将组团前往参展.  相似文献   

12.
安宗翰 《世界发明》2003,26(7):43-45
只读过几年书的冯季强,是怎样搞出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又是怎样获益于自己发明的保健床垫呢?不妨听听他是如何组建他的“特种部队”,来帮助他完成发明的。或许你从中会得到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13.
《知识窗》2013,(7):59-59
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曾经有许多饶有兴味的传说。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是这样的。 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难以计数的财富。但是.他逐渐对生活产生厌倦.渴望一种新鲜的刺激。有一天.来了一位叫垂相达依尔的老人.他带着自己发明的国际象棋来朝见国王.国王见了这新奇的玩意非常喜欢.就与老人对弈起来,、谁知.他们一连下了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14.
孙滨 《发明与革新》2011,(10):28-28
武汉市汉南区有一位叫江贤国的普通街道干部.给备受拥堵的城市带来了一丝曙光:他发明的系统可以将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0倍,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5.
武衡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五年来,很多人都怀念着他。当一些老同事、老朋友、老领导有机会见面谈论一些往事时,往往都会提到武衡同志。言谈话语之中,敬重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1986年至1990年我曾一度作为武衡同志的秘书,他作为我的尊师和长辈,作为我国科技战线上老领导、老同志,我非常尊敬他,爱戴他。武衡同志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1982年6月,我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调到国家科委从事科技发明评奖工作。那时武衡同志已被国务院任命为国家科委顾问,但仍是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主任,主持每年的发明评奖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革新》1994,(2):34-35
安徽省发明协会认真处理来信来访,要求办公室人员做到有信必复,有问必答,强调为发明人释疑解难.在’92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前。全国发明协会发现有一个直接送京申请参展项目。可光降银色塑料薄膜”未经安徽省协会推荐。要他们考虑是否推荐.经审查项目资料,认为该项目很好,当即签字同意参展.  相似文献   

17.
倾家荡产也甘心王士华,黄少敏他很贫穷:为了搞发明创造,他几乎倾家荡产,且不说变卖家当购买机器和实验器材,他那依偎多年的妻子也因不堪忍受困窘而弃家离去……他很“富有”:他几经艰辛创造的两项发明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其中之一荣获1992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07,(12):30-30
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力普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相关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他表示,我们国人的申请大量是改进发明,首创发明极少。  相似文献   

19.
提起郭振华.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一个退伍军人竟然投身科技节能产业。变废为宝让农村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同时他传艺授技.带领无数创业者走上致富新路。 提起他发明的太阳灶和气化炉.不但消费者认准了振华牌。而且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他凭品质击败同行独占鳘头,凭信誉赢得市场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拿过无数的国内外大奖,至今仍然在为事业进行奔波、奋斗;他是一位科研工作者,研制出了能够超前检测癌症的高科技测定仪;他又是一位管理者,带领着自己的企业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记者有幸见到他,是源于今年10月29日中国发明协会的颁奖大会.他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发明创业奖".他,就是史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