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文 《出版广角》2012,(5):59-61
新媒体语境下新兴翻译形式的崛起从理论和市场两个方面给传统翻译出版业带来了冲击,但两者的关系并不应该是对抗,而应是合作基础上的共赢。传统翻译出版业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最佳的路径应该是与现有新媒体翻译机构实现融合,利用新媒体翻译机构的平台达到自身的新媒体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玄奘的翻译贡献卓绝千古、名垂竹帛。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他的翻译事业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及佛教文化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词典释义是解释词的语言义;翻译用语要选择好词的言语义。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等效翻译中的重要问题。当前的译本和译文中有些明显的误区,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一共翻译二十多部英美文学作品,她的翻译适应了当时大陆之外的生态翻译环境。她利用生态学视角对翻译文本、双语翻译等角色进行全新的定位,进一步拓宽了传统翻译的视野,有效推动了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官办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教学活动独特,师资配备较高,教学课程设置既传统又现代,京师同文馆的翻译教学经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我国近代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众包翻译悄然兴起的背后是人们对跨文化交流需求的快速增长.网络传播技术为其提供了技术性支撑,而“业余者”的参与使其成为现实.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翻译创新,众包翻译突破了传统的翻译出版运作模式;其发展将可能影响专业翻译者的生存环境;众包翻译平台的构建应成为传统翻译出版企业进军数字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马博 《兰台世界》2017,(18):112-114
杨宪益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是我国翻译史上为数不多致力于典籍英译的翻译家之一,他一生译著等身,无愧为当代译界之泰斗。概述杨宪益的翻译贡献,并从翻译目的、翻译标准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阐述其翻译观有利于提高我国译者素质,促进典籍外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博 《兰台世界》2017,(15):120-122
梁实秋先生耕耘译坛六十载,一生坚持将西方一流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是我国第一位独立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家。对梁实秋的翻译贡献进行介绍,以及从翻译标准、翻译选择、翻译态度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对其翻译观进行梳理有利于促进我国翻译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推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文化战略,翻译出版工作是该战略得以实现的最基本途径之一。翻译出版的工作中,翻译和编辑是两个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重要参与者,其中编辑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聚焦于翻译出版工作,首先对其中编辑的角色进行了讨论,认为编辑是具有质疑者和赞助者的双重性质的角色;其次对具有双重角色的编辑所持有的翻译编辑观从其实然态和应然态两个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何心 《兰台世界》2015,(8):81-82
针对外文档案专门翻译人才的匮乏对我国外文档案的翻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束缚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细数档案翻译人才缺乏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档案翻译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公文 《编辑之友》2011,(4):30-32
一翻译出版业的窘境与网络翻译的兴起1.翻译出版业的窘境2010年10月,鲁迅文学奖上文学翻译类作品首次出现空缺折射出中国翻译出版行业的窘境。其实,这种窘境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显现,当时就有学者撰文直指翻译出版业粗制滥造、重译误译等问题。具体来看,当代中国翻译出版业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受众萎缩。随着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与快餐化,加上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价格较高的翻译作品的受众越来越少。第二个是翻译出版准入门槛较低,缺乏  相似文献   

12.
周煦良是我国著名的英国文学翻译家,他出生清末官僚之家,却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意识,希望拥有和平的创作环境来助推自己的文学翻译事业。周煦良的翻译重点在于英国诗歌翻译,他对诗歌翻译理论也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3.
有着"文艺复兴"式的翻译大师赞誉的王佐良,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国致力于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和探索,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他对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贡献有力推动了中国译坛的繁荣进步。  相似文献   

14.
高文芳 《兰台世界》2012,(22):62-63
蔡元培不但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在长期的知识探索和传播过程中,他既形成了博大精深、高瞻远瞩的翻译思想,又致力于亲身躬行、独具匠心的翻译实践,为我国文学翻译事业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与成就。一、蔡元培的翻译思想甲午战败之后,面对落后腐败的清廷封建统治,中国又掀起了新一轮学习西方的热潮,有识之士纷纷学习和掌握西方语言与文化,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相似文献   

15.
卞之琳先生是新中国举足轻重的文学翻译家。本文梳理了卞之琳的文学翻译成就,以及他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文学翻译思想,阐释了其为新中国英国诗歌汉译和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京师大学堂多元化的翻译教育模式奠定了中国翻译教育的基础,对以后中国的翻译教育及翻译事业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作为近代中国大学的雏形,京师大学堂为以后的翻译教育改革提供了制度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华蘅芳作为晚清著名的数学家、翻译家,对晚清数学和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侧重于其翻译活动的研究,以突出其翻译之贡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书目数据中存在生僻字词、英语单词及网络词汇等疑难字词的现状,进行OPAC划词翻译功能的应用现状、需求分析、设计思路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利用JavaScript、CSS、ASP和数据库相关技术对疑难字词进行选择、编辑、存储、翻译及更新,实现划词翻译功能,以增强OPAC的可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9.
王若扬 《传媒》2024,(4):78-80
韩国网络漫画已成为韩流扩张的新动力。通过官方与受众的翻译与传播,韩国网络漫画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在韩国网络漫画翻译与传播实践中,韩国网络漫画企业采用专业翻译、授权受众翻译和多样化订阅策略,中文受众群体则组织汉化组与个人翻译。为了实现韩国网络漫画在华翻译与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韩国网络漫画企业还须强化中韩企业之间的合作、翻译并传播优质网络漫画、完善行业制度规范并加强翻译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为近代中国科技进步事业翻译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其翻译主管徐寿,学识渊博,为翻译馆的科技文献翻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翻译领域的造诣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也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