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普通衣食,忙忙碌碌,兢兢业业;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开拓创新,年轻有为,激情澎湃.他是一个大学老师,三尺讲台,挥洒汗水;他又是一个建筑钢结构抗震研究专家,百丈高楼,心系安全.在他的世界里,他用钢铁撑起了一片蓝天.他就是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吴兆旗. 说起自己的研究方向,吴兆旗兴致勃勃,侃侃而谈.他主要从事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结构健康检测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还讲授钢结构设计原理、建筑钢结构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高等钢结构设计原理、高等组合结构原理等研究生与本科课程.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个当红的歌星.那大,他的汽车坏了,他把车开到一家维修站,一个年轻的女修理工接待了他.女工不仅修车技术非常熟练,而且容貌俊美、举止火方,他觉得自己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3.
比尔·盖茨是当之无愧的电脑奇人,他创造了人类创业史上的神话.他的成功在于他有似乎永远都在思考的聪明脑袋,他有自主独立、充满竞争意识的个性.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他有能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4.
祁文斌 《知识窗》2007,(10):12-12
"从小到大,许多方面我都是非常失败的,简直一塌糊涂."他说. "小"是指他念书的时候.他小学时多门功课常常不及格,而到了中学,物理成绩甚至为零分.他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就连体育也不好.虽然他参加了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但在赛季唯一一次重要比赛中,他输得干净利落.即使是在随后为失败者举行的"安慰赛"中,他的表现也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5.
泰戈尔的中国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4年4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受到了梁启超等中国文化界名流的热烈欢迎,并先后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演讲近20场.泰戈尔对中国满怀着深情,他的名字中译音的头一个字是泰山的“泰“.为此,他感到十分骄傲,觉得自己和中国人紧密地联在一起.他说:“朋友们,我不知道为什么,到中国便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到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极亲爱的兄弟.“访华期间,有中国朋友送他一枚印章,刻着他的印度名字“泰戈尔“三字,他十分喜欢,视如珍宝.他突发妙想:能不能再请人起个中国名字呢?他把这个愿望告诉了梁启超.……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目前淡水生物间他感作用的相关报导,给出了他感作用来源生物、他感物质和他感作用结果.并对淡水生物所产生的他感物质的种类及其作用模式,包括抑制酶活性、抑制光合作用等以及影响淡水生物间他感作用的因子,包括营养盐、非营养因子和微生物作了叙述和分析.阐述了淡水生物间他感作用的应用前景和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本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国王,他有无尽的财富,但总是不满足、不快乐,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去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他总是觉得还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盛顿邮报》实习记者詹姆斯实习期快到头了,可一直没有抓到什么"活鱼".总编贝内特对他很不满意,并多次提醒他,实习期结束后,就让他另谋高就. 詹姆斯心里很郁闷,妻子玛丽为了排遣他心中的苦闷,便带他到动物园看马戏团动物表演,想让他开开心. 詹姆斯看到那些动物惟妙维肖地表演,脸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拿出相机,不停地按动着快门.他发现,最可爱的动物表演就是那些斑马了.那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斑马,经过马戏团驯兽师的训练,已经没有了那种狂放不羁的野性,交得十分乖顺、听话,随着驯兽师的口令声,这些斑马步调一致地齐步走、跳坑、钻圈、躺下……  相似文献   

9.
费恩曼,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参加了原子弹研制计划,曾获得诺贝尔奖.他的一生研究成就斐然,以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名留青史.同时他有着独特的个性,他是一个会撬保险柜、会敲邦戈鼓、开过个人画展的"科学顽童".  相似文献   

10.
高考落榜后,他辗转在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打工,由于没一技之长,几年过去,身无分文.   许多人嘲笑他,他没有灰心,而是来到合肥一家厨师学校学厨师.与学白案相比,学红案有更多的机会拿高薪,可他等了多次也没机会报上红案的名.不得已,他只得选择了白案.……  相似文献   

11.
岭南 《知识窗》2002,(1):10-11
2000年11月7日,美国首位华裔州长、民主党人骆家辉在选举中以近六成的得票率击败共和党对手--电台主持人卡尔森,再次顺利连任,当选华盛顿州第22任州长.虽然这场胜利乃意料中的事,但骆家辉仍显得极为兴奋.四年前,他曾向选民保证:四年任期满后,将争取连任,全力为华州服务.今天,在全华盛顿州选民的支持下,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在西雅图威士汀大酒店,骆家辉向支持他的民众表示,他内心非常高兴、激动,他强调,这一胜利属于每一个人.他受到华州选民超越党派的支持,代表了大家对他的信任,并表示未来将继续在教育、健康、福利、环保及加强经济等方面全力以赴,使华盛顿州成为安全、适合居住、适合学习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2.
地下轰鸣火山要复活 是谁杀死匪徒?是艾尔通吗?不,他还处在昏迷状态,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呢. 当晚,大家特别激动,在艾尔通房间里等了一夜.第二天,艾尔通清醒过来了,大家都变得非常亲切和喜悦.艾尔通告诉大家:他到农场的第二天晚上,匪徒袭击畜栏,把他绑到富兰克林山麓的一个山洞里,有个匪徒认出他是当年的彭觉斯,便逼他重新入伙.他宁死不从.11日那天,伙伴突然来到农场,逃回去的匪徒炫耀说打死个小伙子.他知道那是赫伯特,心里特别悲痛.事后,匪徒害怕报复,没敢再离开山洞.因死了同伙,匪徒将怒气疯狂地发泄在他身上,致使他身体虚脱,视觉、听觉严重减退,这几天的情况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英国26岁的青年詹姆斯,因在计程车排班处闹事被捕,送进了西约克郡警察局的一所监狱.但在审讯时,他却穿了一套警察制服出庭.原来,詹姆斯有一种怪癣,对衣物胃口特佳.他在狱中吃光身上的所有农物,包括衬衫、长裤、内裤、袜子甚至鞋.他出庭时穿的警察制服,是辩护律师临时给他找到的.  相似文献   

14.
换位     
大刘在这个城市打工,经常坐公交车,而他的"挤车术"堪称一流,车上车下,不管有多少人,他都能挤上去.而且一旦他坐上了,那个座位就是他的了,什么老人、小孩、残疾人,一概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5.
将近凌晨一点,26岁的小苏终于修改好了他的信用卡信息,包括账单地址和工作单位.这件本来要打电话到人工服务台、几分钟就完成的事,他却足足拖了两个月.前一天是周日,他刚刚参加了医药代表的职业资格考试.事实上,他直到周五才开始温习.上学的时候他就习惯考前突击,幸运的是,成绩一直还过得去.于是习惯就此沿袭下来.  相似文献   

16.
他始终以最诚挚正直的心面对千疮百孔的国家,他始终为平民而战,以最尖锐的笔锋刺向仇和敌,以沉痛的心对待根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他清醒同时也很苦闷,他看透世事又无法逃脱,他绝望却又无法停止反抗.他顽强的精神和他留下的作品是我们赢弱的民族的宝贵财富,这种财富有益于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未来,这个人就是作为科学者.文学者屹立在20世纪中国文坛的勇士--鲁迅.  相似文献   

17.
爱没有距离     
崔浩 《知识窗》2002,(1):34
他和她相识于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在一次战役中,他受伤撤下.她是护士,为他包扎伤口.昏迷中,他抓住了她的手臂,大叫一声,将她摔倒.睁开眼,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她也笑笑,原谅了他无意中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18.
盲人与猎人     
在非洲有一个名叫吉伯罗的盲人,他住在一个圆形的茅屋里,每天在他的园子里劳作,照看一排排的太阳花、南瓜和玉米.他劳作的时候唱着甜蜜的歌,有很多鸟飞到园子附近的树上听他唱歌.看套住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郑军 《知识窗》2002,(2):24-25
1941年6月22日的夜晚,对于希特勒来说是一个兴奋、紧张和恐惧交织的不眠之夜.他一边困兽般地在作战地图前走来走去,一边神经质地注视着嘀哒作响的挂钟.他知道,再过几个小时,他的百万大军将在大批飞机和坦克、火炮的支援下,兵分三路入侵苏联.虽然自开战以来他的运气一直不错,但他凭直觉感到,这次入侵可能是一场代价巨大的世纪豪赌.……  相似文献   

20.
王爱军 《知识窗》2014,(23):37-37
西奥多·德莱塞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母亲靠替别人洗衣服养活了13个孩子,他时常挨饿受冻,有时候,他因为没有鞋穿而不能去学校.他在学校里拒绝阅读指定的功课,憎恨算术,并轻视语法.依照他的意见,应取消学校所有的语法课程与英国文学、所有短篇小说创作课程和一切新闻学校.他说:“作家绝不是这样造就的.”即使这样,他竟然还想当一名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