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座落在福州台江光明港之畔的福州东方古玩城(原花鸟市场),正如一艘蓄势待发的航空母舰,为了传播东方文化与中华文明,这将昂首挺胸、劈波斩浪,驶向浩翰的五洲四海……日前,记者走访了福州东方古玩城董事长林燕城,就收藏文化方面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感受颇深,归纳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新闻     
西安日报社请法学 专家给记者充电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为提高编辑记者的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水平,西安日报社近日邀请法学专家和法官为编辑记者们作了一次法律专题讲座。 近年来,西安日报和西安晚报在进行舆论监督中,由于编辑记者法律观念淡薄,引发了许多新闻官司,仅 2000年就发生了 11起,给报社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为此,报社决定请法学专家给记者“充电”。 报网联盟 据《中国记者》报道:近日,昆明的《生活新报》、福州的《东南快报》和位于厦门的万事网达成合作协议,三方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基础,组建一个“报网联盟…  相似文献   

3.
1981年底,梁衡身为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的记者在福建采访,他坐公共汽车从福州到厦门时,路边闪过一条标语:“栽树要有打虎劲,护林要有绣花心”。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可这条标语着实让梁衡思索了一番,他想,当记者何尝不是这样呢?“采访勇如初生犊,写作巧似绣花妇”,这个座右铭就这样在梁衡的脑海中形成了。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驻外记者李何原名洪履和,福建省福州人(1918—1962)。1950年3月,新华社在莫斯科建立了第一个驻外记者站,李何和夫人瞿独伊(瞿秋白之女)一起被派往莫斯科担任特派记者。第一个名字被用作街道名称的中国记者许宝健《经济日报》记者。1992年5月,他采写的《从孟楼到孟楼》的长篇通讯在《经济日报》头版发表后,引起了豫鄂两省的强烈反响,两省省委书记分别到实地考察并作批示。1992年5月28日,河南孟楼规划的15条街道全面贯通,为感谢记者,便把新建连接两个孟楼的街道命名为“宝健路”。第一个对台广…  相似文献   

5.
微关注     
《上海档案工作》2014,(4):16-16
<正>@聆听着心动a:【全国唯一保存皇榜将亮相福州】记者在福建省档案馆看到了被称为"皇榜"的大金榜,也就是古时读书人梦寐以求金榜题名的金榜,长近20米。这是全国唯一保存的皇榜,将作为即将开展的《中国档案珍品展》中最大型的展品亮相福州。特别让人惊喜的是,上面有16位金榜题名的进士,其中10位来自福州。  相似文献   

6.
《新闻实践》2009,(1):44-44
大陆首批地方媒体记者一行4人于2008年12月18日从福州直飞台北赴台湾驻点采访,记录和传递两岸民众的和平福音。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由新闻被侵权引起,亦即由法人、公民的侵权引起的新闻纠纷。 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从事正常的新闻活动时,或因发表合法的报道后,遭受法人或公民的非法围攻冲击、阻止、干扰、无理纠缠,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伤害,导致新闻作品无法形成、发表,影响新闻工作的正常进行,构成新闻侵权。如1999年,中国足协赫然取消《无锡日报》记者的采访权事件;福州一记者遭枪击事件;山东海阳县政府以红头文件诬陷山东有线台一记者事件等等。 法人、公民侵权新闻工作的行为主要因主观状态的认识引起。(1)法人、公民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福州是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别名“榕城”“三山”、“闽都”,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称。这里氤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人才辈出,先后走出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民族英雄林则徽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学者郑振铎、作家冰心等著名人物……目前有关福州历史文化的书籍已问世多种,如张作兴主编的“可爱的福州丛书”(鹭江出版社1998年5月版,分《福州史话》、《福州今日》、《福州人杰》、《福州景观》、《福州风情》、《福州诗咏》、《福州老照片》等7种),林公武、  相似文献   

9.
1933年11月22日,福州成立人民革命政府,高举“抗日反蒋”的旗帜。这当然是一件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上海《新闻报》派顾执中和我于11月底赶到福州去采访。时间非常紧迫,一时买不到从上海去福州的船票,我们就搭乘中国航空公司的水上飞机出发,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坐飞机旅行,颇有新奇感觉。史量才先生曾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与十九路军将领建立了友谊,这次为了避嫌,《申报》反而不派记者赴福州。有必要先把时代背景说清楚。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参加“剿共”内战,全体官兵对此极为不满。蒋介石本意要借刀杀人,  相似文献   

10.
去年十一有二十九日,福州晚报记者顾伟因写批评报道住宅遭枪击。此事被中国记协评为一九九七年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之一,中央各新闻单位也纷纷予以重点报道。顾伟同志撰文,披露其中内幕。1997年11月29日晚.福州晚报社宿舍内两声枪响震惊了新闻界,全国众多媒体展开了一场如何保护记者合法权益的讨论。我也因采访报道“老虎视”问题而家遭枪击,一夜之间成了全国知名的“打虎”人。我天生是个胆小的人说起“打虎”.许多人自然联想到《水游》中的勇士武松。面对武松,我自叹不如.因为我天生是个胆小的人。小时候被同学欺负了.手臂上划出…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1月29日,在福州市发生了一起歹徒枪击记者住宅事件,《福州晚报》记者顾伟因揭露“老虎机”害人,遭到“黑枪警告”。如巨石击水,此事立即在榕城乃至全国新闻界引起巨大的震动和反响。从事发到12月6日,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全国四十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此事。社会各界也纷纷声援,支持新闻记者伸张正义。  相似文献   

12.
<正>经由海峡两岸有关方面同意,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卫视成为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的地方媒体。2008年12月18日,东南卫视记者叶青林、黄晟乘坐从福州直飞台北的首航班  相似文献   

13.
公力 《航空档案》2010,(6):71-80
1960年 2月空军福州指挥所在福州成立,夏伯勋任主任,张雍耿任政治委员。当时福州军区空军机关驻晋江.同年6月13日.福州军区空军机关与福州指挥所驻地对调.福州指挥所改称晋江指挥所。  相似文献   

14.
一、《东南日报》最早报道在台日军的投降典礼。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10月7日中午.中国先遣部队宪兵四团一连从福建福州的马尾港前往台湾。《东南日报》南平版记者蔡极也同船前往.并参加接受在台日军投降的典礼。他是抗战胜利后大陆第一位赴台湾采访的记者。在海上飘浮了15个小时后,蔡极及其一行终于于第H天下午3时到达了台湾的淡水。几千名台湾同胞已在码头迎候。10月25日,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纪念堂)举行,中方台湾行政长官陈仪主持其事,日方台湾本代总督安藤海军上将俯首投降。安藤下车后.低头垂着手,被长官…  相似文献   

15.
热点新闻如何抓?这是记者经常思考的问题。多年抓热点新闻报道,给我体会最深的是:深入才能发现热点,贴近才能引导热点。在深入中发现热点热点新闻的寻找、发现,离不开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身临现场。福州解放大桥坍塌报道线索的获得,及其连续5年的热点追踪系列报道,就是得益于深入实际调查的一个成功的例子。1994年7月,有692年桥龄的福州解放大桥在风平浪静中坍塌了。1995年重新修建后又坍塌,几百万工程款打了水漂,福州主城区与南台岛的主要通道无法恢复,数万人上班只好绕道走。人们对解放大桥坍塌一事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是工程老化,有的…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趋激烈的信息源竞争,为追求差异表达,避免同质化,地方媒体都把深耕本土新闻作为重要竞争招数,但一些媒体在本土新闻的价值取向上出现了模糊认识,甚至出现明显的偏差、失误。两个成功的本土新闻传播案例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在本土新闻的传播上,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实,什么样的传播角度和方式,既要考虑到地方的发展和稳定大局又要兼顾到国内和国际两个环境。先来剖析近两年《福州晚报》两个成功的本土新闻传播案例:案例一:对福州菜价贵在何处的追问2010年11月初,福州蔬菜价格猛涨,一根萝卜或一棵大白菜都卖到七八元钱。那么,福州菜价到底贵在哪个环节呢?为回答市民疑问,同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记者一路摸底,调查追问,得出了结论:除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福建省档案馆与福建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梦的海滩——福建滩涂摄影展》在福州展出。展览开幕当天吸引了包括省直机关干部、大中专院校学生、摄影艺术家、文化爱好者、媒体记者在内的300多名观众。福建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会长郑德雄在开幕式上代表130位摄影艺术家向福建  相似文献   

18.
金麦子 《东南传播》2011,(12):159-160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2011年初,福州市政府较为突然地宣布要对它实行收费,一时舆论哗然。《福州日报》充分运用了新闻报道的规律,紧紧依靠党报的独特优势,及时、连续、密集地反映政声民意、释疑解惑,使大部分市民逐渐从不理解到理解、从反对到支持。《福州日报》这次卓有成效的新闻实践,在当代...  相似文献   

19.
8月4日夜,久盼才至的台风和、骤雨终于给高烧了一个多月的福州带来了一点凉意。这是往年多雨的福州入夏以来下的第二场急雨,很多人都清楚地记得上一场仅持续3小时的大雨是在7月26日。尽管来去匆匆,但久旱甘露的感觉还是让人感到心情愉快许多。可是好日子停留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台风过后的福州正在经历更加炎热的烘烤。  相似文献   

20.
张宁义 《军事记者》2009,(10):68-68
我走向“爬格子”的路,完全是“铁哥”牵的线。 “铁哥”,我的亲大哥.名叫张铁国.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是《福州日报》记者、党报热线组组长。从军8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前线》报、《福建日报》、《军事记者》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500多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