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出版业融资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运行过程中看,都是一个有待认识与解决的问题.我国新闻出版业正面临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艰巨任务,说其艰巨,一方面是因为新闻出版单位的原有组织结构及历史包袱对企业转制构成的阻碍作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已经证明,规模越大、国有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改制转轨的难度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出版业在经营规模和收入构成等方面,均与欧美发达新闻出版业存在不小的差距,而融资渠道不畅是造成现实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比分析中外新闻出版企业融资模式,我们在融资主体结构、业务规模与结构、市场基础与环境等方面,与欧美新闻出版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决定了国内新闻出版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上市融资、企业债券、优化债务结构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出版业的整体蜕变中,并购整合势在必行。因涉及企业的控制权及风险等关键问题,应审慎选择融资途径。本文从我国目前国情出发,结合新闻出版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并购融资方面的理论及实际操作进行了梳理,追踪政府监管部门在并购融资方面的监管政策变化及资本市场在并购融资工具方面的创新,探究新闻出版企业并购融资方面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将完善新闻出版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继续推动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增大经营性新闻出版企业IPO上市的比重.新闻出版业的IPO融资方式将掀起首次高潮.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3,(15):6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我们要从中国梦的坐标系来框定新闻出版业的担当与作用,就是要建立起社会主义新闻出版强国。要圆新闻出版的强国梦,就必须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产业。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研究如何促使企业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等问题,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里包含着对当前出版集团和出版单位面临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新闻出版业的支持持续加力,利好财政政策不断推出,给新闻出版业注入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制约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破解“信贷难”“融资难”“投资难”等老难题,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系统梳理我国政策扶持和市场环境变化出现的新型融资模式,分析我国新闻出版业融资问题,希冀对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传媒资讯     
《记者摇篮》2012,(10):59-60
我国新闻出版业将启动第二步改革在2012年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提出:要迅速启动第二步改革。在完成转企改制的基础上,按照"三改一加强"的要求,继续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要求,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快转换内部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8.
邓威 《传媒》2004,(10):13-15
目前我国的新闻出版业正在经历着重大的转制变革.大部分的新闻出版单位未来将陆续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这是个解放传媒生产力的大举措,涉及到方方面面许多问题,在出版单位转制中,要充分注意以知识经济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是由新闻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陈伟 《现代出版》2007,(1):35-37
我国出版业的改革正驶入改制的快车道,改制的方向是让出版单位成为独立法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如何进行企业化运作,进行科学的公司治理,是出版单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出版单位必须清楚地认识并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其内部治理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逐步建立起与企业化运作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资本结构是否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新闻出版单位的资本成本、市场价值、治理效率乃至国家文化安全.新闻出版业优化资本结构应坚持资本主体多元化、资本积累社会化、资本形成市场化,并在遵循导向安全、存量调整与增量注入相结合、弹性及提高资本收益率等四大原则前提下,注意优化方法的选择,进行多元化融资,提高内源融资水平,调整股权结构以及股权与债权的比率,并同时与资产结构优化、治理结构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邵娟 《新闻前哨》2012,(6):95-97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发布《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要求,新闻出版业于2010年底完成了经营性出版单位的改企转制工作,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这标志着我国新闻出版业"双为方针"、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中央和地方国有出版企业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出版单位进行联合重组。如此看来,在政策层面,出版业的跨地域重组已没有问题,而且作为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一种模式探索,正受到新闻出版总署越来越多的支持与关注。对此,近两年各出版单位对跨地域重组也是兴趣盎然,开始了更多更深入地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我国新闻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涉入深水区,"分类改革"的思路已经明确,这将进一步释放体制生产力,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当然,要成功实施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还必须解决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7至2012年我国新闻出版行业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企业的融资偏好,以及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闻出版上市企业资本结构不够合理,部分表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部分过分依赖银行借款融资。股权融资偏好背离了权衡理论与融资优序理论对债务融资优先的肯定,而银行借款渠道又受到宏观货币政策调整的限制。因此,新闻出版上市企业应适当引入债券融资,构建均衡合理的资本结构,缓解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行为的巨大冲击,以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霍炜 《新闻采编》2012,(1):30-31
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我国新闻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涉入深水区,作为首批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我们也面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事在人为,业在人创,每一项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其根本发力处都是人,更准确地说是人才。而新闻出版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性。因此,做好新闻出版业人才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对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新闻出版业融资新大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决定,除保留全国和各省人民出版单位一家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外,其余出版单位一律将由事业单位改为经营性的企业单位,2006年和2007年这一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和深化阶段。作为企业,出版单位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上市融资取得一定进展。截止2007年9月已有7家出版、发行、报业单位上市,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岁末,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先生接受南方周末访问时把上市融资称为“新闻出版业安全的融资通道”(覃爱玲,2008)。新闻传媒行政主管部门高层官员的这一观点并不鲜见,早在2003年便有研究者认为,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媒介产业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何涛,2003),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两情相悦”似乎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喻国明,2001)。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新闻     
本刊讯1月13日至14日,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新闻出版改革,进一步增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会议透露,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改革大体分两类进行:一类是推动经营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目前要转制为企业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要包括:除人民、民族语言、盲文等社会公益性较强的出版社以外的出版单位;科学技术、竞技体育、音乐美术、生活休闲等报刊社;仍是事业建制的新华书店。对这一类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重点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条件的要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20.
新闻出版业既有一般行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特殊性,目前,大多数出版单位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和电影、新闻出版企业财务制度,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出版单位既有别于一般工业企业,又不同于一般商品流通企业,其产品具有精神产品和实效性较强的特征。从历史沿革和基本业务来看,其会计核算在稿费、编录经费、社外加工费、样品赠阅费、宣传推广费、呆滞损失准备,发出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