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刘忠波  李贞玉 《出版科学》2016,24(6):98-101
韩国出版业的显著特点是本土出版产品单一,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图书补充国内市场,因此中国图书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中国图书所占韩国引进图书比例不高,有一定增长空间,缺乏市场判断是影响韩国出版业引进中国图书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专业翻译和中文编辑的紧缺也制约中国图书在韩国的发展。中国图书所贯彻的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去”战略,要政策推行和市场自觉结合,把握韩国读者需求,才能建立产业国际化模式,进而释放中国图书的内在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外国读者想了解中国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然而,中国出版业要想"走出去"依然面临着种种挑战,如何创新"走出去"出版模式,拓展传输渠道,提高书籍质量,在时代背景下加大出版"走出去"工作,提高中国文化国际知名度,加强中国国家话语权,这是目前出版业亟需解决的议题。  相似文献   

3.
缘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已席卷全球,世界经济正一步步走入"寒冬".作为国民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出版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宏观经济的波动起伏,出版业必有切身感受.已置身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中国出版业自然无法规避大洋彼岸袭来的阵阵寒意,但同时也应看到金融危机对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双刃剑"效应,它在使出版业走向低迷的同时也给出版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金融危机肆虐蔓延的背景下,关注全球的图书出版业,探寻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寒冬"突围之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韩国出版业现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魏玉山,赵丛一、目前出版业的基本状况1.出版社的统计与分析据韩国文化体育部的统计,到1995年底共有出版社11571家,比1994年多了1246家,其增长率为12.1%。从1987年实行出版社登记制以来,在这8年内新登...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分割了传统出版业的市场份额,带走了大量的读者群体,对传统出版业的未来发展构成了更大威胁。在这种局面下,媒介融合成为传统出版业继续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介融合有多种方法、多种模式,本文以三辰出版社的"网站+博客+论坛+网店"模式为例,来探讨传统出版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市场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6.
谢清风 《编辑之友》2011,(10):123-125
国际化是英国出版产业最大的特点之一,学界和业界对此有所涉猎,但大都停留于介绍层面。笔者认为,系统阐述英国出版的国际化模式,对正在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中国出版业具有借鉴意义。图书贸易模式图书贸易模式指通过商品贸易的方式将英国出版商生产的成品图书推  相似文献   

7.
中外数字出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出版业和信息服务业而言,紧跟世界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围绕网络出版,对现有的出版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未来出版模式,乃是加快出版业发展、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记者 王化兵)12月2日-6日,第二届中国出版高端论坛暨全国人民出版社社长年会、人民出版社市场联盟工作会在杭州召开. 本届论坛是在以所有经营性出版单位、报刊单位转企改制为标志的全国新闻出版业的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攻坚时刻,整个新闻出版业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召开,论坛的主题是"构建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0年以来,韩国出版业持续"动荡不安",在这一大背景后面,却是一连串的新变化-- 一、网上书店减价售书冲击再销售制度,出版行业期待新的体制诞生 韩国的再销售制度(图书定价制度)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由于网上书店减价幅度达到30%-50%的过度减价销售,再销售制度在事实上已经崩溃,大街小巷的书店纷纷关、停、并、转,出版业一时风声鹤唳.不过,有识之士认为,这是韩国出版业向新时代迈进必然出现的阵痛.  相似文献   

10.
韩晗 《出版广角》2012,(4):57-59
借鉴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对于研究当今中国出版业的问题大有裨益。反观国外出版,德国出版业因为与中国出版业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本文则是"以中国为立足点,以德国为着眼点"为研究视角,从德国出版界可提供中国大陆出版界的经验、中德两国在全球化出版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危机这三个方面,来略述中德出版比较之于中国出版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技术加速更新迭代,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前进的今天,中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突破产业困局,寻找全媒体出版之中国模式;如何重寻公益理想与社会担当之魂,以支撑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成为中国出版业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对出版业的影响;并认为中国出版业要抓住"入世"这一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国的出版业正走向多元时代,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同台竞技.与此同时,文化体制改革已经从试点向全国全面推开,可以预想的是,出版业的体制改革将向更广、更深的方向推进并有所突破.在这一大背景下,拥有全国二分之一图书出版社、三分之一报刊出版单位,45%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和26%网络出版单位的首都新闻出版业,正处于关键阶段,即将迎来新的挑战--首都出版业要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中国出版业发展的远期视角,分析影响出版业发展关键要素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出版业的功能地位、创新模式、内部结构以及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建议中国出版业坚持文化自信,拥抱科技创新,遵循产业规律,深化改革开放,在文化强国战略中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中国出版业即将步入后改制时代。改制前,政府身兼"办出版"与"管出版"双重角色;改制后,政府的主要角色将是"管出版"。角色转变之后,政府对出版业的监管理念也应当有所转变。本文认为后改制时代出版业监管的理念应当是在分类监管的前提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促进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昕 《现代出版》2013,(3):10-13
中国出版业的"滞胀"现象与产业化背景下出版企业一味追求"做大做强"有关,非常不利于出版业的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必须以"做好做优"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探索,积累了经验,在探索中成长,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当然,就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现状看,可以肯定地说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8.
刘叶华 《出版广角》2018,(10):33-35
从版权贸易、本土化出版、国际渠道拓展和数字图书资源库建设四个方面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到部分中国出版企业在向"一带一路"国家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图书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行业运作规则和运作模式可尝试在出版业内推广.  相似文献   

19.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1,(6):5-6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据中国新闻出版报: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产业增长速度达到19.2%,到"十二五"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中国大学出版业与民营出版业概述 从产生的时间来看,中国现代大学出版远远落后于世界大学出版业.1877年"在华传教士大会"上设置的"益智书会"为中国大学出版之滥觞,5年后,位于山东登州(今烟台市)的教会学校"登州文会馆"开始自印教材,正式开创了中国现代大学出版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