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街短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4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和嘈杂,衬着棕色桌面上糨糊的嘎巴儿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信写得…  相似文献   

2.
长街短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 ,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 ,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 ?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 ,是想告诉我 ,她曾遭遇过一次不幸 :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 ,死时还不到 4岁。没了孩子的维系 ,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 ,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 ,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 ,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 ,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 ,无人留意她的存在 ,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的嘈杂 ,衬着棕色桌面上糨糊的嘎巴和红蓝黑水的…  相似文献   

3.
会走路的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的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4岁.  相似文献   

4.
会走路的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的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4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  相似文献   

5.
张靖 《班主任》2001,(3):41-43
春雨润物细无声 上完了操,学生们陆续离去.一张纸片,丢弃在黑色沥青铺垫的大操场中间,显得特别扎眼.我走过去,弯腰捡了起来.这是一张用十分考究的纸叠成的"小条".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纸条,上面是这样写的:"小蓓,你的三封信,我都收到了.我不愿意伤你的心,你知道我已经有了女朋友,她就是李×,我一生只爱她一个.你说,我要不跟你交朋友,你会想到死.我很害怕,要不然,我们处处试试?千万别让李×知道,她会骂死我的……"初看此信,觉得可笑.既然"一生只爱她一个",又要与小蓓"处处试试",岂不是"儿戏"?看到信中的"死"字,教育者的责任意识,使我透视出"三角乱爱"戏中戏的问题.我默默地将"小条"放进了口袋里.  相似文献   

6.
问道     
朋友回了一趟老家,是自己驾车走的,途中穿过好几个省.在经过一些旅游城市时,她停下来从容地玩了几天,然后准确地把车停在自己家门口的那块空地上.几个月后她又驾车尝试从另一个方向走,因为有两个古镇吸引了她.住在古镇的民宿里,在老戏台前坐定,听那咿咿呀呀不知唱着什么的地方戏,几天后安然回到这个她喜欢的城市.我觉得很惊奇,这些年...  相似文献   

7.
正01妈妈已经走了3年多了。我曾经觉得,如果有一天我做了母亲,应该不会像妈妈那样。她一直都是一个害羞、胆怯的人,几乎很少出门,有点儿奇怪。在我出生之后,她几乎就不再出门,大概只有在姥姥还在世的时候,她一年会出门两次,带我去姥姥家。其实姥姥和我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我们每次去姥姥家也只是吃顿午饭,睡了午觉就回来了。  相似文献   

8.
明天的海洋     
小爱说,你累吗?我说,不累。她说,那我们再走走吧。于是,在黑夜里,我们继续朝着一个方向缓缓地走去……有人说,考试就是颠来覆去地死。在这秋风瑟瑟的傍晚我又死了一次,当宣告自由的铃声响起,我们欢呼雀跃,但这喧哗的声音中真切地夹带着些许无奈。小爱拽起正收拾书包的我倔强地往外跑,我们来到操场。周围很静,只有风的声音,然后我听到小爱歇斯底里的嚎叫,四周的看台回荡着她的声音,在安静的黑夜里  相似文献   

9.
Sarah 《初中生》2018,(6):38-40
一次,在从芝加哥飞往纽约的航班上,我坐在一个年轻女孩旁边.我坐下时,她对我友好地笑了一下,但她年轻的面孔流露出深切的悲痛迟疑中,她向我道出了原委——她此行是要去参加弟弟的葬礼.弟弟只有17岁,死在朝鲜战场.她的另两位兄弟是她仅有的亲人,都在服役,而她的大哥也已战死在欧洲.我很想安慰她……我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对她说:“我很难过,”我想,“为了世界有太平和希望,我能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如何处理师生矛盾冲突,是每个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冲突一旦发生,教师就要灵活运用教育智慧,冷静地加以处理. 我曾有一个学生小陈,她因父母离异而成绩每况愈下.渐渐的,她对学习也失去兴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人真正关心她,所以非常自卑.她对父母和老师的关心漠然处之,父母对她也失望之极,甚至动手打了她,而她也越来越不想回家.在一次星期五放学后,我看到她在校园里打乒乓球,就走上前询问她为什么这么晚还没有回家.她漠然的眼神已经传达出她内心对我的反感,这真有些激怒了我,我大声对她说:"快点背书包回家,要不然你家里人会担心的."  相似文献   

11.
放弃     
王府井正在举办一个景德镇的陶瓷展.怀着看热闹的心情,我走了进去.走进去就看见了她——一套精美的青花餐具.我看了她的价签,3980元,对于我的收入而言,她当然太贵,但对于让人一见倾心的她的精美而言,我觉得值.  相似文献   

12.
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她走路一瘸一拐的,但眼睛亮晶晶的,充满自信和欢乐。在她心中,她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一样。但在我心里,她是特殊的。于是,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总是竭尽所能关注她,照顾她,帮助她。我认为,这样会使她快乐,直到有一次……那天户外体育活动后上楼回教室,我像往常一样,向她伸出手想牵着她的手一起上楼。可这一次,她推开我的手,独自扶着墙壁走了上去。我想她是生气了,而且一定在生我的气。但我哪里做得不够呢?空班时,我翻来覆去地回忆上午带班时的每一个细节,从来园活动到户外活动,她一直很开心,为什么户外活动以后…  相似文献   

13.
一次,在组织全班做大扫除时,我让一个女同学去提一桶水。今人吃惊的是,她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提不动。”后来,她提了。短短30t的路,竟然歇了两次。看她气喘吁吁,一步三摇的样子,我初则觉得可笑,继而感到担忧。一个高中生,16岁,提一桶充其量30斤重的水,走短短30  相似文献   

14.
晓婷的苦恼 晓婷,高中三年级学生,在一个月色浓浓的晚上,她来到心理咨询室向我倾诉了她的苦恼. 我好像是得了一种病.自从去年我奶奶去世以后,我做了几次噩梦.这一段时间以来,我每天都像失了魂似的,老是觉得自己只有尸体,灵魂好像被狗吞了.  相似文献   

15.
(2)放学了,我一个人慢慢地往回走,一边和从我身边骑车过去的同学打着招呼,一边小心地甩掉那些试图和我一起走的人。我只想一个人走,默默地想些什么。我看到了不远处的一家三口,五六岁的小姑娘走在中间,她的爸爸牵着她的左手,她的妈妈牵着她的右手。走着走着,他们停了下来,小姑娘的爸爸轻轻亲了亲她,小姑娘也轻轻亲了亲她的爸爸。我忽然觉得很感动,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情景,那时,我和爸爸妈妈也是这么亲密,他们也曾这样拉着我的手走在幸福大道上。是啊,现在想想,那时自己是多么幸福!没有忧虑,没有痛苦,与父母没有任何争执。也许,与爱…  相似文献   

16.
我叫顾铭,都说我名字里有一股叛逆劲儿,我翻箱倒柜也没能找出可以称为叛逆的东西来。惟一让我觉得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我每天两次经过一条很长很静的巷子,前面总有个留着短发的女孩。她总走在我前面约一百米,出了巷子她向右转,我向左转去学校。背着书包笔直地走,从来不回头,但我知道她也知道她的后面跟着一个背着挎包的男生。有一天,她经过一堵雪白的墙壁时忽然停下来在墙上写了什么,便又急急地走开了。等她向左转之后,我大步赶到那堵墙前面。很秀丽的字迹:我和我妈大吵了一架,我很难过。这算什么呀,在墙上乱涂乱画?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怎能允…  相似文献   

17.
瓦伦达是美国伟大的绳索平衡家。瓦伦达家族则组建了一个世界知名的空中飞人马戏班,他们经常在钢索上做叠罗汉的表演。他生前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所以他一直走得很好,除了最后一次。50年代,瓦伦达在一次表演走钢索的节目时,从钢索上坠下而死。事后他太太回忆说,她知道这一次他一定会出差错,因为他不断地说:“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有了患得患失之心,便导致了悲剧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赠书季     
《大中专文苑》2014,(2):79-79
·赠书季——让溪水奔流,年华再如玉。 最初接触席慕蓉,是初中的时候,一个朋友从他姐姐那里偷拿了一本《七里香》,我花了一个下午抄了下来,然后背完了全本。那些或忧伤或甜美或隽永的句子,陪我走了很多年。这一次赠书,特地选了一套典藏版席慕蓉文集(这一套全部送给一个人,其中诗集卷是她四本诗集的合集)。总觉得年少时读她,会多很多美好。  相似文献   

19.
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  相似文献   

20.
长街短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