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鹰图
  梁崎(1909~1996年)
  纸本设色135cm×49cm
  梁崎,天津画家。此图用笔矫健,墨色灵动;苍鹰神态威武,日光炯炯,蓄势待发。整个画面设色用墨清新淡雅,秀润天成。
  脊背羽毛,以赭黄加墨勾写。要有笔触感,勾写意。
  以中锋寥寥几笔勾出嘴眼翎爪,以赭黄写脊毛,然后半干点浓墨,以使色墨自然渗化。  相似文献   

2.
(三)注意事项
  在运用疾笔和涩笔方面,除了过急和过缓之外,还会经常出现与此有关的以下笔病。
  1.故意颤抖
  有人为求涩意,行笔时故意颤动笔管,写出来的笔画疙疙瘩瘩,像一串串糖葫芦堆集在一起。譬如:写“竹”字,将其笔画哆嗦成竹节模样;写“虎”字,则抖擞出疙里疙瘩的长尾巴……对这些怪现象,还有人称作金石气!书法上的金石气,是铸在或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文字,经千年风化剥饰出来的残缺美。这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的。如追求的话,可选择稍微粗糙一点的宣纸,将墨调得稠一些,笔管掌握一定的斜度,行笔速度略快,反复尝试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枯笔焦墨山水画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是山水画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明末清初是枯笔焦墨山水大发展的时代,戴本孝枯笔焦墨山水枯淡、腴润、苍浑,意境空疏高旷,荒寒寂寥,超然脱俗,开创了枯笔焦墨山水的新天地,对今天的山水画创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麻雀的画法     
正图一用大号白云笔蘸赭石色,然后笔尖蘸少许墨,点出头盖。图二画出鸟背,注意两个笔触的透视关系,一大一小,方可产生空间感和体积感。图三用另一支笔蘸墨画出翅膀,注意两个翅膀在闭合状态时的叠压关系。图四笔尖蘸少许浓墨,画喙、眼、耳羽和下颌。注意尾巴不要与身体连接太紧,以显灵动。图五淡墨渴笔勾出鸟腹,浓墨画爪,用笔要爽利,强调书写意味。图六淡墨画出树枝;用花青加白粉调出冷灰色,笔尖蘸墨,画出另一只麻雀的腹部。  相似文献   

5.
2.用墨 用墨是写意花鸟画的最基础语言之一,与用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写意花鸟画的特征.自古有五墨六彩之说,即墨为"干、焦、浓、淡、湿",六彩则是在此基础上加了"白".干墨与湿墨是相对应的,但是干墨的包容量最大,焦墨、浓墨和淡墨都可以是干墨.湿墨只包括浓墨和淡墨两种墨色.焦墨是最浓的墨色,墨色浓重而近于干燥,具有提神、醒气的作用.焦墨加水就成为浓墨.浓墨与淡墨在墨色上是相对的,有干湿区别,墨色变化最为丰富,是墨色的主导成分."白"是指空白,中国画自古即把空白的利用作为色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笔法。康有为在《广艺舟方楫》中说“:学书有序,必先能执笔。古往今来,书家执笔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有拨镫、握管、撮管、单钩、凤眼等多种执笔法。常用的有两种,三指执笔法和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就是在写字时只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执笔。著名书法家曹宝麟先生就是三指执笔法,曹先生是以写行书闻名于世。五指执笔法,相传为唐代陆希声提出的即“”、“押”、“钩”、“格”、“抵”。张怀《六体书论》云:“执笔亦有法,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涂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其何故也?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挫,生气在焉。”苏东坡《论书》中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朱履贞《书学捷要》云:“学书第一执笔,执笔欲高,低则拘挛。执笔高则臂悬,悬则骨力兼到,字势无限。虽小字,亦不令臂肘着案,方成书法也。”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古之所谓指实掌虚者,谓五指皆贴管为实。”其小指实贴无名指,空中用力,令到指端,非坚握之说也。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用笔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卫恒新著的《四体书势》。王羲之《书论》云:“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元代的赵孟《兰亭十三跋》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用笔之法,包括中、侧、藏、露、提、按、转折、平移、翻绞等多种方法。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变换一下墨趣,丰富充实了笔画的线条。古人讲究用墨,贵用浓墨,乌黑发亮,目的是为了增加书法作品的神采。在书法作品中,一般称之为“浓、淡、枯、渴、涨”,即浓墨、淡墨、枯笔、渴笔、涨墨,利用墨色的转换,使作品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这方面,王铎、傅山大胆突破,涨墨、渴笔交替使用,任意挥洒。还有林散之先生,也是用墨高手,他把绘画的用色用墨巧妙的运用到书法中。他常说:“笔笔涩,笔笔留”。“墨要熟,熟中生”“,用笔须毛,毛则气古神清”。萧退庵先生也有精彩的论述:“有笔无墨不能成书,笔墨俱到乃中段功夫。如达最上层,不妨有笔而无墨”。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一种传统文化、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它是在持之以恒的苦练、多练中达到的。书法的学习,绝不是几日之工、几年之工,而是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练习、临写、琢磨、比较、理解。长时间地练习、临写,不仅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而且在思考问题上会广开思路。平时练习时,需要每天定时写字,最好是在一定时间内写。写字时笔、墨、砚台要有一定的规矩,纸要放正,身体要正。这样才能养心、静神,注意力才能集中。但写字的时间也不能有时长,有时短,最好有一个计划,以写多少字为准。规定时间,可养成习惯。笔、墨、砚台、纸张放正,放在一定位置,既顺手…  相似文献   

8.
我们学校的操场上有个大大的“爱”字。这个“爱”字有多大,说来恐怕你也许不相信,几乎装满了学校840平方米的操场。听说,这个“爱”字已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个“爱”字,是一个72岁的老爷爷卿秋为我们写的。写这样一个“爱”字,该用多大的一只笔呢?原来,他用的只不过是一个旧茶壶。茶壶里装上石灰水,就成了“墨”;而操场就成了“纸”。  相似文献   

9.
陆建楼先生书刘禹锡诗行草斗方作品,章法合理,字形大小有别,行草相间,笔法流畅,笔断而意连,秋、盘等字结体俊美。尤其在用墨方面,较多使用枯笔,使作品力感增强,是一篇成功的行草书法。  相似文献   

10.
咪咪学笔顺     
赵力 《良师》2003,(23)
在写字课上,老师强调说写好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都有一定顺序。书写汉字笔画时的顺序叫笔顺。写字时要按笔顺去书写。咪咪觉得把字写对了就行,干吗非按笔顺去写呢?带着这个疑问,咪咪找到了赵老师。  相似文献   

11.
《秋荷》
  齐白石(1863-1957年)纸本设色150cm×62cm
  齐白石的画,以大拙大巧而著称。《秋荷》这幅画,很具有这种特色。荷叶用赭墨,花用胭脂,而莲蓬、嫩叶都用浓墨为之。这也是该画的眼点。  相似文献   

12.
1、以浓墨点出蜘蛛的头及躯干,重墨点睛、牙。2、浓墨勾勒出蜘蛛的八只脚。画脚时要注意虚实分布,忌呆板。3、以重墨勾出蜘蛛躯干上的结构以丰富虚实,重墨提醒蜘蛛足肢的关节处。  相似文献   

13.
正须发画人物的须发,如画得不好,就好像是一团水泡的黑棉花,勉强粘在头上。画须发,唐宋人最为擅长。方法是用浓墨细笔,依着面型方位,疏疏落落略撇十几笔,然后再用淡墨渲染二三遍,显得柔和而润泽,有根根见肉的意思,自然清秀可爱。工笔仕女的头发,也和画人物相同,但是不可用油烟所制的墨渲染,要用松烟墨渲染。先用极淡的墨渲染,逐次加  相似文献   

14.
一撇一捺就写成了个“人”字,但这一撇一捺写起来很有讲究:通常在米字格或田字格中,一撇插笔要执中求正,行笔要稳,一捺与撇的搭配要匀称,这样写出的“人”字才端正。历史上很多人没有把这个“人”字写端正,如秦桧、汪精卫都把它写歪了,留下千古骂名。  相似文献   

15.
广场学书     
每个晴朗的早晨,平邑县莲花山广场上都有很多老人用自制的海绵笔蘸了水在方砖上写大字。没有事儿的时候,我也到那儿观摩学习。一天,看到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毛笔字帖,右手拿着大笔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写着正楷,我见地上放着一支笔,便拿起来学着老先生的样子,在方砖上写了一个字。"你这个字这样写不对。"老先生看见了就停下手中的笔说,"我们练习毛笔字都是使用米字格或田字格,你看看,这四块方砖正好组成一个田字格,要想写好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书法中的"发力点",是指在运笔过程中,手臂用力的最重之处和锋变的最大之处。毛笔在纸上运行必会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字的点画。同样的一支毛笔,由不同的人来写相同的一个字,结果是一人一面。其原因就在于每个人运笔发力的方法不同。书写时,手臂的发力会让笔毫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形,故蔡邕《九势》里有"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说法。笔毫在不使用时是锥状的,一旦濡墨落笔,锋毫即变,一写一变。运笔时,笔毫始终处在变化之中,故而  相似文献   

17.
1.大白云蘸墨从老鼠的额头开始,接着画鼻粱及眉弓、眼眶面颊,添画双耳,浓墨点画鼻头,勾出上颌,点须根。同样蘸墨画肩、前肢及肢爪,用笔要概括爽健。(见图一)2.饱蘸墨从背臀、大腿至腹一笔概括画出。(见图二)3.添画后肢爪,用中锋凝神缓缓勾出鼠尾  相似文献   

18.
一、动笔前,调身心 屏显:轻入座,纸毡平;合用砚,要细心;水先加,墨调匀;沿内侧,笔掭定;搁好笔,气息宁.(生目视字屏,自主达成) 做写字操:活动指、腕、臂. 写前检查:笔、墨、纸、砚、帖、毡的使用方法及摆放位置. [点评]习练毛笔字,动笔前,准备工作要充分.文具用品摆放规范有序,针对课桌空间状况,指导学生共用砚台、笔架,先滴水,再调墨,控制用量,既减少碰撞、挤占的麻烦,又培养精细节俭的品质.教师行间检查,具体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写字操,写前热身,宁静心绪,让身心进入习练状态.  相似文献   

19.
①百合花头为六瓣,里三外三,以喇叭筒形居多。用勾线笔,中锋淡墨勾勒出花头,行笔要灵动,花的姿势要有变化,注意阴阳向背,忌呆板。要表现出花朵疏密变化及遮挡关系。②百合花的叶子菱形轮生,叶脉平行,同样以勾线笔浓墨中锋行笔勾写,注意笔法。整枝花要注意枝干的  相似文献   

20.
上课了,老师用粉红色的粉笔在黑板中间写了一个很大的“抢”字。紧接着又写了一个小小的“笔”字。让我们来猜抢什么笔?同学们有的说抢铅笔,有的说抢粉笔,还有的说要抢钢笔。这时老师说:“要抢铅笔。”我非常开心,真想让这个游戏马上就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