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0,(7):48-51
多媒体发布平台——大屏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不再是印刷媒体独领风骚。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条件下,新媒体异军突起,而且势不可当,引领时代的潮流。为适应媒体新格局,新华社提出“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向现代多媒体信息业态拓展”和“由面向媒体为主向面向终端受众拓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4,(11):19-19
<正>6月11日,"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正式上线。跳跃于用户掌上的新闻和资讯,将迎来全新的体验。这也是新华社在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新主流、新体验":"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是新华社手机端全球信息总汇唯一品牌,新华社3000多名记者,足迹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刻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为用户播报全世界的信息。"新华系、等你来订":新华视  相似文献   

3.
要闻     
《中国传媒科技》2013,(13):12-15
新华社新闻信息集成产品"新华发布"正式上线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李延霞)新华社新闻信息集成产品"新华发布"7日正式上线,为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的读者提供不一样的新闻体验。"新华发布"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自主开发,是新华社实施战略转型、开展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的一项最新成果。"新华发布"搭载在新华社新推出的新华通移动商务平台上,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工具的同时,可享受专业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发展手机媒体实际是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6年,业务已经覆盖短信、手机报、无线互联网,手机音视频等主要手机媒体形式。”新华网总裁助理李俊介绍说,“对于手机媒体而言,新华社应是最大的手机新闻信息的提供商,新华社将自己的新闻信息提供给运营商、服务商、媒体。新华社目前发展不错的手机媒体是新华社手机报,各大运营商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新华社重庆11月29日电(记者陶冶)11月29日,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重庆召开国家新闻信息标准推介会暨西南地区媒体峰会,来自西南地区三省一区一市的多家媒体单位代表出席会议。这次会议以"标准促进媒体创新"为主题,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和新兴媒体等议题展开交流和研讨。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新华社副社长路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人贾迈勒,这位让新华社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领先全球10秒的新闻线人,不久前来京接受了新华社颁发的最高奖--社长总编辑奖.新华社运用"线人"模式让中国媒体首次实现了世界领先.现在,不仅是新华社驻外分社开始在当地培养新闻线人,国内其他媒体也在四处网罗线人,打造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新闻线人,已成为媒体新闻源竞争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11日,在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正式启动仪式上,李从军社长指出,构建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是新华社适应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那么,什么是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又怎样构建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呢?就此,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新华社北京5月11日,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前夕,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正式启动运行,为新华社开展多媒体融合报道提供有力保障。11日上午,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总编辑何平在总社新闻大厦为多媒体中心揭幕。李从军指出,构建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是新华社适应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 新华网是由中国最大、最权威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机构——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信息发布平台,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文新闻网站。 新华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早在1997年11月7日,就开通了新华社网站(www.xinhua.org),将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与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积极参与国内外网络媒体竞争,开始了新华社新闻发布和信息服务方式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3,(12):24-25
本刊讯“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这个反复酝酿一年多的研究课题,在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大力支持下,在新闻界同仁和关心这一课题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下,日前获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这是一个令新闻界人士振奋的消息,新闻界从事技术工作和新闻资料工作的人员多年来渴望有一个统一的新闻信息方面的标准,今天有望可以圆梦了。“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究课题是由“中国新闻技联”倡导,新华社牵头主持,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广电总局、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等多家中央媒体以及“中国新闻技联”联合申报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题研究项…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5,(18):68-72
新闻专业素质被认为评价传媒体公信力的三大标准之一。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和传播技术的日臻完美使"业余人士"成为新闻传播的参与者,新闻专业素质的价值正遭遇挑战。然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媒体竞争加剧,要获得公众信任,提升传媒公信力,首要任务在于做好媒体产品,为公众提供值得信任的新闻信息,这正是新闻专业素质的价值所在。因此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价值取向、重申传媒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吸纳纳公民新闻为我所用,以张扬和提升新闻专业素质仍是媒体公信力建设的要义。  相似文献   

12.
韩宇 《新闻实践》2005,(10):57-58
通讯社需不需要花大力气搞好地方新闻(或称地方性新闻)报道,地方新闻在通讯社的报道中是否应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似乎不应成为一个疑问。近年来,在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中,增强报道的服务意识和用户意识已成为大家的一个共识,新华社的新闻信息产品不仅很好地服务于中  相似文献   

13.
要闻     
《中国传媒科技》2011,(4):8+10-13
<正>新华社"新华手机报"在肯尼亚开通新华网内罗毕4月19日电(记者王雅楠谭晶晶)新华社"新华手机报"(英文版)1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通,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家新闻手机报。正在肯尼亚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肯尼亚副总统穆西约卡共同出席手机报开通仪式并触摸启动按钮。这一手机报由新华社、华为公司与肯尼亚当地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萨法利联合推出。新华社作为内容提供商,通过华为公司的技术平台,直接面向萨法利1700万手机终端用户,为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相继推出了独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并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成为用户接收新闻信息的全新平台,提升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移动新闻客户端已成为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但一些移动新闻客户端在丰富网上新闻信息内容、满足人们多样化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存在"把关"功能弱化、报道尺度过大、违规登载新闻等问题,给舆论传播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舆情引导难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2月1日,新华社开设的服务新闻专线开始试运行并向全国媒体供稿。这是新华社为适应用户需要调整发稿线路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其宗旨是充分调动全社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在确保综合线路发稿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服务性新闻稿件,加强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全方位扩大新华社新闻的影响力。也是新华社党组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顺应当前媒体市场发展趋势,按照通讯社规律办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剑2011年11月,新华社就满80周岁.作为同行,我们看到新华社在近年已由单纯的通讯社,转变为涉及文字、图片、视频、网络、报刊、杂志、手机短信、手机报、文字专线及数据处理在内的大型全媒体产业集团,并在新媒体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应该说,新华社的战略转型是成功并迅速的.新华社对于战略件转型有自己的长期构想,其中有些令人印象深到:到2015年,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推动新华社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而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同时构建四个系统,包括现代采编、研究系统,数字化加工、运用、传播系统,更加完善的新闻言息产品营销系统,和多元化对外交流合作系统.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目标其实已经部分实现.作为国家级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住传播国家形象上十分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4-14
新华社重庆11月29日电(记者陶冶)11月29日,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重庆召开国家新闻信息标准推介会暨西南地区媒体峰会,来自西南地区三省一区一市的多家媒体单位代表出席会议。这次会议以“标准促进媒体创新”为主题,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和新兴媒体等议题展开交流和研讨。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新华社副社长路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8.
刘鹏飞 《今传媒》2013,(5):111-113
本文从新华社前总编南振中先生"两个舆论场"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两个舆论场"态势极其严重危害,讨论了造成"两个舆论场"缺少交集、共振的根本原因,研究了我国媒体生态、媒介关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阐释了新闻专业领域理论前沿问题,剖析了政府、宣传主管部门错误的新闻观念和影响,总结了主流媒体违背新闻规律的典型表现形式,概括了当下主流媒体新闻模式的新变化、新气象,指出了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应秉持的新闻理念,在理清各媒介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打通"两个舆论场"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8日,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和新华社四川分社新闻信息中心承办的"媒体融合发展愿景与路径:问道区域媒体"沙龙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就四川省的媒体机构"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愿景和路径开展了深入探讨。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杨真,新华社四川分社党组成员、社长助理成建等领导同志出席本次沙龙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27—28日,第九和第十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在杭州联合举办。此次研讨会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新闻舆论监督和媒体法制"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总语境,以新闻舆论监督为主轴,从舆论监督与社会和谐发展、媒体公共性、公民权利等十七种互动关系为面向,从个案解析到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