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伟泉 《东南传播》2011,(8):147-149
最近,多起高校冠名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从校园文化的角度解析此类事件的深层次原因:高校冠名事件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高校冠名事件反映了精英文化遭遇消费主义的冲击;高校冠名事件折射出人们对大学文化内涵消解的忧思。本文还对高校冠名事件提出建议:校园建设应树立“环境育人”的理念;坚持大学精神的价值判断;高校...  相似文献   

2.
牌楼乃国粹,国人当熟知。首都北京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绝对是牌楼最多的城市。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曾建各式知名牌坊300多座。现仍有百余座古牌楼傲然屹立在各地,几乎每座古牌楼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牌楼也叫作“牌坊”。它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罗乐 《大观周刊》2012,(6):38-38
纵观国内外,高校冠名现象与争议并存久矣。日前,清华“真维斯楼”事件又将“高校冠名”这一话题推至风口浪尖。对此,一方面,有人认为“冠名”之举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与大学自身的气质极不相符;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高校冠名"之举无可非议,不仅可为高校发展教育事业提供资助,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祁麟 《新闻战线》2020,(2):60-61
几乎每座城市都会有一条路以“解放”命名,一句“我家住在解放路”,瞬间触发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鸣。《我家住在解放路》通过讲述70座城市解放路的时代光影故事,以“小视角”折射“大时代”,成为广播媒体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热潮中的“现象级”节目。作为项目发起台之一的苏州广播,也在参与这一项目过程中,积极探索着全媒体时代的融合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的困境与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凡中国的高等院校,自其创建之日起,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办一份或多份冠以校名的学报,以发挥其窗口和对外学术交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大学学报的作用和影响力正在日益萎缩和下降,以至于各高校在业绩评定时对本校学报的定级上也普遍要低专业性期刊一筹。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综合性问题,冠名问题,导向问题,等等。这就为高校学报及时报道教学科研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和扶持科研学术人才等带来了很大的弱点,也成为高校学报影响力日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下就高校学报的冠名问题、综合性…  相似文献   

6.
大连现代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冠名为"现代"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大连市人民政府为提高和改善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旅游文化的品味和档次,树立城市形象不惜投入巨资而兴建的一座大型文化设施。该馆的建立,一方面表明大连市的文化设施建设又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也使得大连又出现了一座崭新的带有标志性的文化公益设施,成为大连文化、旅游事业中的一大有特色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为与日本共同通讯社联合举办《中国摄影展》,分别于去年7月和今年6月两次访日。这使我有机会对日本新闻界有所耳闻目睹,虽说都是些直觉印象,对我们也不乏借鉴意义。一、共同社写真局共同通讯社在东京有两座较为豪华的办公楼。一座在都港区赤坂街,一座在都港区虎门街。在日本期间,几乎每天都要进出于这两座大楼之间。两座楼中都有写真局的办公室,我看到这里几乎全是数十人一间的大办公室,写真局长滨田宽先生与职工虽同处一室,所不同者,他的办公桌面对职员。这种格局,大概更利于现代化管理,更适应现代人际关系吧。日本人工作生活节奏快,人一忙闲话就少了。尽管每人桌上堆满了文件、书籍和稿件,每桌都安置电话,显得人多物杂,但整个屋子里十分安静,人人都坐在自己  相似文献   

8.
一座图书馆与一座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图书馆是与深圳这座城市一起长大的。 曾几何时,深圳是一座几乎不为国人所知的小渔村,一座被国人称为“文化沙漠”的地方。而今天,小渔村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地方,深圳图书馆也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9.
一、高校博物馆是高校事业的组成部分为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均不遗余力地建立各有特色的博物馆。在发达国家,高校博物馆成为一个数量巨大、品类丰富的庞大的院校博物馆体系。早在三十年代,美国即已有七百余座大学博物馆。有的大学一校即有十座以上博物馆(如哈佛大学有17座,密执安大学有13座)。美国一些州用法律规定:凡申请创办大学的公私机关团体,必须具体论证是否有条件同时办几座大学博物馆,这是政府审查  相似文献   

10.
品味激情     
生命有一种奇特的轨迹,偏左或者偏右,发生或者不发生,充满了意外. 生命中的意外与必然 9年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将来会做记者,我对这个行当没有一点认识,那时我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系大四的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我的每一天几乎都在计算机程序中度过,大学里我甚至没有上过语文课.  相似文献   

11.
在15个月的等待和努力宣告失败后,姚明又一次陷入了对自己身体的失望和对运动前景的微弱希望之中。这一次,他选择了放下伤病已经让姚明在赛场上几乎消失了整整两年。直到他宣布退役。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看到姚明在慈善晚宴上大谈善款管理问题,或者在俱乐部冠名发布会上致感谢词,至多站在赛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两极     
说到舆论监督,总会涉及到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两个方面,媒体和记者多属监督者一方,被监督者则几乎涉及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而这其中又多呈现出问题的两极.  相似文献   

13.
在某一片草原上。有这样一种被称为“洞批”的习俗,当某一户牧民所饲养的牛接近100头时。主人会在一座山头准备好几根圆木,然后将牛群赶进山下的深箐,顺山势将圆木滚向牛群,牛们奔跑躲避。但最终牛群中老弱病残的牛势必会被圆木击中而亡……每一群  相似文献   

14.
记者节感怀     
杨中兴 《军事记者》2002,(11):59-59
(11月8日)是记者节,我们向新闻记者们问好!向新闻记者们致敬!记者的职业是艰苦的、广阔的、光荣的、崇高的。记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追踪每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每一件鲜活的新闻来源,奔走在每一座城市、每一座乡村、每一座学校、每一座军营、每一座社区、每一构成新闻的人和事件中,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在你们目力所及,心力所及的地方,为广大读者采写着每一篇消息、通讯、特写和新闻评论、新闻综述。通过新闻作品的感召、凝聚、影响、传播、非凡的魅力和穿透力,使广大读者感动、激动,或欢悦、或流泪、或呐喊、或悲愤。通过你…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您好,中国记者节!杨中兴 今天是记者节,我们向新闻记者们问好!向新闻记者们致敬! 记者的职业是艰苦的、广阔的、光荣的、崇高的。记者肩负著神圣的使命,追踪每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每一件鲜活的历闻来源,奔走在每一座城市、每一座乡村、每一座学校、每一座军营、每一座社区、每一构成新闻的人和事件中,与时惧进,与时代同行,在你们目力所及,心力所及的地方,为广大读者采写采编着每一篇消息、通讯、特写和新闻评沦、新闻综述。通过新闻作品的感召、凝聚、影响、传播、非凡的魅力和穿透力,使广大读者感动、激动,或欢悦、或流泪、…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不管我们了。”——每听社福利社会化这样的新闻,就不止一人如此慨叹。人们飞快地联想到福利分房的废止,公费医疗的消逝……并敏感地意识到:又要有什么离我而去? 中国人正被一步步引导着告别与“单位”甚至“国家”的亲密接触。新的改革措施往往冠名为“社会化”,养老金发放社会化、社会福利社会化……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侯文若教  相似文献   

17.
太行真面目     
知道天下有个太行山是很早的事了。生长在淮北平原上的我,直到外出上大学之前,几乎没见过山是什么模样,稍稍知道一点儿的大山也只有泰山和太行山等有限几座。 太行山没有泰山那样显赫的声名和尊贵,悠悠岁月等闲流逝。它虽地处中原,却是除了几次农民起义军啸聚于此之外,千百年来,一直沉寂在历史的一隅。直到现代,人们才看到它那威武雄壮的一面。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一曲“我们在太行山上”的歌声振奋了整个民族。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改革的现状、导向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80年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状况及分析80年代,我国博物馆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博物馆的数量由1980年的365座,增加到1990年的1013座,增长了1.78倍,平均每年有59座新馆诞生,按人口计算,已由每205万人一座发展到每80万人一座.其中,综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门前有两座雕像,其中的一座的台座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过去的遗产是带来未来收获的种子."一位学者对此解释到:"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一样,国家有国家的历史,企业有企业的历史,大学有大学历史,团体有团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正几乎可以这么说,唯一一座令小孩子自觉自愿、而且还吵着要去的庙,那就是老城隍庙了。从未想过老城隍庙也是一个庙,这也怪不得小孩子们的世俗。比起其他庙宇的宗教召唤和仪式,老城隍庙似乎很早已经淡化了城隍神及其道观色彩。它也有初一、十五的活动,但是更世俗的是它的每一天,尤其是周末假日。某年灯会,在人流最拥挤的时候,已经要采取限流措施,以防意外……谁都不会怀疑这是在说老城隍庙,就像谁都不会怀疑这是上海老城隍庙。曾经有如此被公认的说法,"没有到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