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设施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作用。教室座位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常被误用和滥用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得一个好座位,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或凭借权力给老师“打招呼”;社会舆论呼吁教育公平,要求把座位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像坐公共汽车那样,“自选座位、先到先坐”;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上进,把座位当作一种奖惩物,按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评分来安排座位。据2004年5月20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佛山某中学有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把全班的座位都细细划了片,靠近黑板的前两排是“头等区”,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设施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教室座位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常被误用和滥用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得一个好座位,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或凭权力给老师"打招呼"、送礼.社会舆论呼吁教育公平,要求把座位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像坐公共汽车那样,"自选座位、先到先坐".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上进,把座位当作一种奖惩措施,按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评分来安排座位.  相似文献   

3.
背景事件之一:捣蛋鬼坐上“红椅子”据《广州日报》报道:为了对付调皮淘气、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广州一些学校的老师在教室前面的左边或右边单独设置一个或几个特殊的座位让这些学生坐,这样的座位被称作“红椅子”一位小女生说:“坐‘红椅子’,那多不光彩。我要争取以后不受这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4.
如今“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父母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祖父母或亲友,家长只负责孩子的吃、穿、用,很少抽时间坐下来与孩子交谈。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有的家长外出打工。直接寄钱给学生租房住,不给班主任留电话号码,他们的孩子几天不到教室老师也无法与其联系,造成管理失控。这些学生对待老师的教育,要么产生逆反心理.要么出现对立情绪;或敬而远之,或当面顶撞。  相似文献   

5.
本来学生的座位应该是随便坐的,只要不影响学习,学生坐在哪里都是应该的。但当学生人数达到或超过教室容量时,学生座位的前、后便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学生分数十分重要的现在,教师、家长、学生便把座位的前后与学习成绩的高低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把这种紧密联系无限制地扩大。无形之中学生座位的前后便十分敏感地代表着学生成绩的高低,甚至更象征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威信和自尊。某些家长不惜动用金钱或关系到学校活动、找班主任谈心,目的只是能给孩子在班中谋一个好座位。某些学生坐在哪里似乎变得应该,而其他学生…  相似文献   

6.
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近百张学生座位一改传统排列“直线 方块”式的横平竖直,而是错落有致地朝着老师讲台,呈弧形对应,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林文水设计发明并获得专利的新型“教室座位排列法”。据测算,传统的课桌摆法,学生必须不同程度地或斜视、或侧身、或扭脖。长期受到这种不良的强制作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林文水把所有学生的座位都与老师、讲台的中心线横向呈弧形对应排列,形成“点向集中教室座位排列法”。、这样,无论坐在教室的哪一个角落,学生的自然视线都可以与老师讲台、黑板构成全方位接…  相似文献   

7.
<正>新学期,有记者对部分学校进行了走访,发现大多数班主任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的家长,悄悄找到老师,或直接或委婉地提出要换座位的要求,"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座位能不能安排在中间?""我家孩子近视,想坐中间的座位。""我家孩子有点斜视,给安排个中间的座位吧。"调查显示,在接受采访的30位班主任中,有25位表示:每班都有对座位有特殊要求的家长,  相似文献   

8.
报载:为了对付调皮淘气、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广州一些学校的教师在教室前面的左边或右边单独设置一个或几个特殊的座位让这些学生坐,这样的座位被称做“红椅子”。一位女生说:坐“红椅子”,那多不光彩!我要争取以后不受这样的惩罚。另据报道:去年“十一”过后,北京宣武区某小学上二年级的学生文文,他班上的同学被分成了两派,加入少先队的孩子们戴上了红领巾,而像文文这样暂时没能入队的学生则被要求戴上了绿领巾。为此,文文这两天的情绪十分低落。据笔者考察,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类似于“红椅子”“绿领巾”这样“心灵施暴”…  相似文献   

9.
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近百个学生座位一改“直线+方块”式的传统排列(左图),错落有致地朝着老师讲台,呈弧形对应(右图)。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林文水设计发明并获得专利的新型“教室座位排列法”。 传统的教室座位与老师讲台平行摆放。据测算,这样的课桌摆法,学生必须不同程度地或斜视或扭脖。长期受到这种不良的强制作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为此、林文水经过两年多反复论证与实践,把所有学生的座位都与老师讲台的中心线横向呈弧形对应排列,形成“点向集中教室座位排列法”。这样,无论坐在教室的哪…  相似文献   

10.
接送孩子时,大多数家长都能够和值班老师打招呼,叫孩子问老师好或向老师说声“再见”。但也有一些家长在早上送孩子来园时,旁者无人地把孩子推进教室转身就走,或把孩子拉进教室,毫无顾忌地替孩子选座位,挑凳子,甚至有因为昨天自己孩子和某个孩子吵嘴而大声训斥后者;在接走孩子时,对教师的满脸微笑视若无睹,冲进教室拉起孩子就走。有的教师见此也很生气;“白浪费了感情!以后对这种家长的孩子咱也象他们那样,不问不闻。”这当然是一时的气话。不闻不问是不行的,一方面师德不容,另一方面良  相似文献   

11.
座位     
我敢保证,在我之前肯定没有人“研究”过教室的座位,我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先说前排的座位。坐前排,自然有其好处,“天子脚下皇恩浩荡”,他们可以尽情享受师恩,悉心聆听教诲;做实验、看投影,他们可以大饱眼福。眼神好的同学把老师的穿着打扮,甚至连几根黑胡子、几缕白头发,都尽收眼底。当然,坐前排就意味着在老师眼皮底下开展地下工作,你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尽在老师有效视野内,可谓一览无余,你还能自在起来吗 ?而且有的老师检查、提问,喜欢从第一排开始,所以前排同学往往是第一个走上“审判台”的人,如果他们…  相似文献   

12.
排座位时,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排个“好座位”。如今,最让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头痛”的一件事儿,就是给学生排座位。家长们总是以各种理由要求给孩子调个“好座位”,老师又想要在全班学生家长中求得平衡,双方都绞尽了脑汁。◎学校排座形式花样百出如前后排同学每周轮换一次座位,让每个同学都能保证有机会坐在前排;再如左右横向调整,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坐在教室的中间;有些小学对排座还更加细致,采取按学生个头的大、中、小分成几组,每天每组第一排串到最后一排,后面的依次向前串一排,每星期再左右整组横向调;还有的老师想出更绝的招儿:学生每星…  相似文献   

13.
建立公平、和谐的教育,是我们一项重大任务,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紧迫性。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隐性的不公平教育现象,实在令人担忧。国家为了让孩子享受公平教育,明文禁止学校把学生分快慢班、重点班。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学校想出了许多良策。(1)通过以入学测试、摸底考试为名,把学生分成“奥英班”、“奥数班”、“物理竞赛班”等等,这些班有最好的硬件设施,由学校的优秀教师任教,并得到老师的悉心辅导,学校美其名曰“素质教育”。而被分到普通班的学生则成了被遗忘的人。(2)同一班学生,本应享受同等教育,但在老师心目中,也自觉不自觉地按成绩把学生分成三五九等。一个曾长期教初三的老师悄悄对我说:“你知道吗?班上座位的安排内有玄机:成绩好的同学被安排坐在前面,成绩不好的坐后面。老师上课时,重点就是给前面的同学上课,至于后几排的学生,只要他不讲话,不影响上课,就是睡觉也没所谓。”呜呼﹗为了追求升学率,导致一些在老师眼中成绩低下的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难道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生吗?这难道不是有违公平教育原则吗?听说,这些现象在一些中学已成了公开的秘密。随着社会的转型,竞争的激烈,以及受社会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许多...  相似文献   

14.
离开小学的时代已经很远了,但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老师经常给我们换座位,中间、左右、 前后每个学生轮换着坐。后来自己做初中老师的两年中,也经常给学生如此调换座位,想的并不远,只为了孩子们能够从调换座位中得到视野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思思每天来到幼儿园都要挑座位,今天不挨着这个小朋友,明天又不愿意和那个小朋友坐在一起。她喜欢的位置,不管有没有人,她都会搬把椅子坐那儿,有时甚至会粗暴地把别的小朋友推走。为此,老师和妈妈交换意见,妈妈说“:你们能不能像学校一样把孩子的座位固定下来呢?”您觉得家长的  相似文献   

16.
罗刚淮 《师道》2012,(10):29-31
“老师,给我换个位好吗?我不想跟xx同桌。”“老师,我和小a坐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她帮我补习数学,我帮她补习英语,你为什么要把我们俩分开?”“老师,给我家孩子排个好座位行吗?”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一定经常遇到类似这样的要求。座位本身不具有教育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却常常被赋予一定的教育价值,于是,择位常常成为学生和家长不自觉的意识。那么,学生对座位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一、学生视点  相似文献   

17.
“教室快要挤爆了!”请看来自一线老师最真实的描述:“班里76名学生,课堂纪律总是很乱,孩子们就像水缸里的皮球,按下了这一个,那一个又浮起来了。”“教室快要挤爆了!有的孩子只能让他坐在教室中间的过道里。”“老师根本没必要强调学生坐端正,前后桌子夹得紧紧的,他不得不坐直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不止在教室 知课堂上可以吃东西 有人说,美国的小学教育,就是个玩。这话虽说夸张点,但大体上是事实。一个周日,心心领我去参观他们的教室。一进屋,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方阵式”的桌椅摆放。前边是黑板、老师讲桌,讲桌前面有两张桌,教室左、右和后面各有两排桌,这种摆法有点类似国内常见的座谈会,它的好处是座位上的人互相都能看到对方的脸,便于交流。我们国内的学校教室都是会场式的,朝着一个方向排排坐,只能听老师在前边讲,不准横向交流。美国小学老师讲课中,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话,提出疑问,同学间也可以争辩,这样摆放桌椅也是适应教学的需要。心心说,他们的桌椅是经常挪动的,座位也随之变化。比如,老师让男女生分成两组,搞答题竞赛。他们就把桌椅分开,男女生各占一面。老师要给大伙讲故事,同学们就把桌椅统统推到教室后面,大伙在空地毯上席地而坐,老师居中,边讲边议,说说笑笑。老师  相似文献   

19.
娄冬芳 《班主任》2021,(1):32-34
这学期我接任毕业班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学生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室,一个个按照先前座位就座。这时,一个高个子男生满脸笑颜地走进教室。“同学,你好!”“老师好!”“老师,我的座位呢?”“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你原先坐第几排第几桌呀?”  相似文献   

20.
胸卡的功能     
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都能听到家长们嘱咐孩子,或亲切,或严厉。一走进教室,又会听到老师们对学生布置着一个又一个任务。这么多的要求,没有一个是孩子自己提出、自己愿意做的,老师和家长们的话往往左耳进去,右耳出来,已成了“老茧”。为了让学生能够自我教育,形成自我控制能力,我想出了一个办法———佩戴胸卡。胸卡如名片一样大小,塑封,别在胸前。正面用学生喜欢的美术字标示“我能行”三个字,反面写上三种要求,即老师、爸妈和自己的。“老师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可以是学校的纪律、卫生要求,也可以是班级存在的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