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中古汉语典型语料《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系统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将复音节语气副词按照来源和构成方式分作固定词组凝结、同义连用及附加式三类,总结出其特点和发展,管窥复音节语气副词在中古汉语中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系统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总结出其单音节语气剐词在继承前代基础上的发展状况.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管窥语气副词在中古汉语中的发展信息.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世说新语》的同形异类语气副词进行辨析,揭示这些词的特点,以及不同意义间的差别和联系,并探讨其成因和对整个语气副词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林松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3):116-119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编撰的一部政论性著作,它的言语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口语的特点,因此在汉语史研究上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根据所表示语气的不同,《盐铁论》中的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四个小类,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能为古汉语语气副词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及裴注中的语气副词“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志》及裴注中语气副词"其"主要表示命令希望等祈使语气,其次为推测判断语气、反诘语气等。这与《左传》中"其"主要表示推断、反诘语气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借此可以看出语气副词"其"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用法变化。  相似文献   

6.
赵长才先生在《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一文中介绍了"亦"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并认为表疑问语气的"亦"是由它表类同的"也、又"义在疑问句特定语境中直接虚化来的,①这使我们对"亦"的意义用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笔者在赵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先秦文献疑问句特别是对较早出现"亦"的疑问语气用法的《论语》和《孟子》的考察,对疑问副词"亦"的来源,有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7.
《型世言》口语化程度较高,是研究近代汉语语法的珍贵语料。《型世言》中的反诘语气副词有“难道”“岂”“终不然”“何曾”“何尝”“何必”“何苦”“何妨”“何不”“几曾”“还”这11个。《型世言》中的反诘语气副词大部分用在无主语句的谓语之前,表示“反诘”“没有发生过”“不,必”等语气,在结构上多为重新分析复合式,都可以修饰VP、多音节成分、肯定形式,部分可以和其他副词连用。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世说》前后大量出现的“都+否定词”中的“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这种表语气的“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既可表总括又可表语气,二是纯粹表语气。现代汉语中副词“都”直接由《世说》时代“都”字用法发展而来,在其发展中有继承也有变更。  相似文献   

9.
副词是一类极其复杂的词,其主要的语法功能是修饰谓词性的词语,作状语。本文从《墨子》一文出发,探讨修饰名词的副词及其教学价值。据统计共有23个副词,涉及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情状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频率副词7个类别,约占《墨子》副词总数的20%,为古汉语的副词修饰名词教学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世说》前后大量出现的“都十否定词”中的“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这种表语气的“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既可表总括又可表语气,二是纯粹表语气。现代汉语中副词”都”直接由《世说》时代“都”字用法发展而来,在其发展中有继承也有变更。  相似文献   

11.
在《诗经·小雅》中的145个“其”字句的基础上(重复出现不计),探讨“其”字的用法规律。“其”字作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句首时全部是代词,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在句中作代词时多是修饰名词的定语;作副词包括程度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作虚词时是助词、连词和语气词,作语词只有一例。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是目前收词最多、水平最高、最权威、最实用的一部虚词词典。文章立足于东汉语气副词研究,以表示肯定强调的个别副词以及表示疑问反诘的一类副词为例,举例分析了《词典》在建立义项上的疏漏。  相似文献   

13.
李蓓 《现代语文》2014,(4):51-53
探讨了《红楼梦》中语气词"的",在不同句类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复杂多样的语气意义,语气词"的"和语气副词的共现规律,语气词"的"在特定格式中的假设语气。在上述问题的研究中,注重发挥专书研究的优势,贴近语言事实,充分结合语境,对语气词"的"进行动态的考察,通过语用分析,揭示其内在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14.
论《金瓶梅词话》的副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仰民  韩伟 《天中学刊》1999,14(6):46-51
《金瓶梅词话》副词达数百个,共分时间、程度、范围、语气、情态等五类。其少量的古汉语副词留存、口语词大量进入书面语、复音词大量出现、构词方式多样化、通假现象等特点反映出了明代中叶近代汉语副词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15.
以《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的副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调查的静态描写、举例说明的动态分析以及共时历时的比较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定量研究,旨在揭示中古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副词发展和运用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佛教典籍在汉语史及古代汉语研究中具有相当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梁代释慧皎撰写的《高僧传》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传记体例的中土佛教文献,大致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风格,具有较高的语言研究价值。语气副词作为副词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在语法、语用功能上与其他类型副词有很大不同。主要从语法功能、结构形式以及语用功能的角度对《高僧传》中的语气副词进行分类研究,发现《高僧传》中的语气副词十分丰富,除了继承上古已有的语气副词之外,还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双音节语气副词与副词词缀,整体上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和渐变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中的复音副词,从意义类型看,有表时间、语气、范围、情态等,种类齐全。这些副词复音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1)原有的单音副词附缀“自”、“复”、“当”;(2)原有的单音副词向语素转化;(3)原有的实词不断虚化;(4)原有的短语逐渐凝结成副词。其特点表现为同义、多义现象普遍;“自”、“复”、“当”构成的副词多,构词类型、词性、意义复杂;被现代汉语继承的少。  相似文献   

18.
《论语》疑问句的研究,主要存在如何准确辨别《论语》中的疑问句以及正确分析疑问句句法结构的问题。在《论语》中,"乎""与(欤)"等语助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疑问句的辨识,但在不同语境中却可标志感叹句、反问句、测度问句等句式,故同时也要考虑表揣测语气的"其"、表反问语气的"岂"等语气副词的作用,才能准确辨别疑问句,从而正确理解句意。疑问代词"何"具有作宾语、状语、定语等多种语法功能,以"何"的句法地位分析为例来剖析疑问句的深层结构,这是辨别疑问句的一个方法,同时也能更准确地理解语意。  相似文献   

19.
以毛传和郑笺为主要依据分析《诗经》的副词系统,发现《诗经》中的百余个副词已涵盖程度、范围、时间、情态、语气、否禁、连接等语义范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副词体系。研究表明,《诗经》时代汉语的虚词已经非常发达。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以来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汉语吏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真实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张家山汉筒中《脉书》的副词作了封闭性的研究,全面系统的考察了《脉书》中副词的使用情况,这对研究上古汉语的虚词使用情况厦其演变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