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地区先后调查发现不同时代类型的文化遗址、墓葬、长城及城址等文化遗存300多处。发掘清理古文化遗址六处,墓葬100余座,出土及征集文物30000余件。填补了固原地区考古学文化上的许多空白。并为研究固原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两汉时期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址调查和墓葬发掘两个方面.汉代城址的调查研究,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随葬物品具有当时的时代特色,对填补汉代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汉代城址和汉代墓葬的发掘及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两汉时期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将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现今行政区划,根据已发表的辽宁汉墓材料,对辽宁汉墓作以初步探讨。根据《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和历年来考古资料证明,辽宁在两汉时期分属辽东、玄菟、辽西和右北平郡所管辖。在这些地区,尤其是汉代城址附近,历年来发现汉墓甚多,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发掘的汉墓总数已有2000座左右。这些汉墓的发现和发  相似文献   

4.
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的确定为泾河中上游汉代其他城址的进一步确定提供了地理坐标,对于研究汉代城镇的布局以及丝绸之路的走向大有裨益.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查阅考古资料、利用居延汉简做出判断,带着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踏勘,确定了以上三个城址.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房山区的夏商周时期遗存集中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80年代的三次文物调查工作中。琉璃河遗址发现了西周燕国的都城遗址、居住址,以及贵族及贫民墓群,墓葬中出土器物的铭文证实了该地是西周燕国的封地所在。镇江营与塔照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使北京地区先秦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渐趋清晰。窦店城址的调查和试掘,了解了城址的平面形状、城墙残存情况、筑城方式和城的维修及使用情况等。丁家洼遗址是北京首次发现的春秋时期居址。南正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陶器的谱系编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房山区现已发现的夏商周遗存在北京域内的夏商周遗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茂陵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刘彻的陵墓,因陵地位置在汉时的槐里县茂乡,故名茂陵.茂陵及其陪葬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尤其文字瓦当最具特色,为研究汉代思想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挖宝     
我的家乡江苏仪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面、地下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境内已发现遗址7处,古墓葬70处,从商周遗址、两汉墓葬、唐宋古建到明清建筑,精品迭出,西周青铜器和汉代文物独具魅力,市博物馆珍藏国家三级以上文物5000多件。  相似文献   

8.
徐州古称彭城,是一座具有四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在徐州附近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汉墓,出土了数量可观的汉代文化遗物和内容丰富的汉代画像石。这些文物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徐州地区在两汉时期的社会面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汉代文明的资料。两汉时期徐州地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居延考古工作队近年来在居延额济纳河流域汉代军事要塞构筑的城郭烽燧遗址中,发掘出大批汉代简册和文物,对研究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永始三年诏书简册》是近年来居延出土的简册中,属于成组的而比较完整的简册之一。我们不仅可以从实物中看出汉代诏书组成部分的形式和特点,了解汉王朝由中央颁发诏书律令到各州郡县乡的行政系统程序,特别是居延边郡地区文书传递的行政程序,而且这个诏书的内容也十分重要,就全部简文上下相关处来看,它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在汉成帝刘?时,丞相翟方进,御史孔光于永始三年奏书陈言当时天灾频繁,郡国粮食匮乏,而各地官僚豪强地主仍大量放高利贷,用收取重利的办法盘剥庶民,造成农民破产,“来去城郭流亡”的严重局面。西汉王朝为了挽救和维持其反动统治,颁布了“除货钱它物律”和“还息与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敦煌悬泉里程简地理考述>-文的续篇,主要依据悬泉里程简的第二栏简文,对汉代张掖郡所属之觻得、氐池、昭武、祁连置以及酒泉郡之表是等城址位置进行了考述.觻得、昭武二县的城址前人已有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准确的里距资料为之增加了新证据;对氐池和表是的城址,本文在驳难前人观点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或可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1.
《舞赋》并非宋玉所作:一、除唐人无名氏所编类书《古文苑》之外,自战国晚期至清朝的文献典籍中,未见宋玉曾撰写《舞赋》的记载。且《古文苑》将《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并未被后世学者所接受。二、《舞赋》记载的《激楚》、《结风》是汉代初年方才在楚地流行的舞曲,宋玉不可能是其创作者。三、《舞赋》所记载的"材人",亦称"才人",即宫中女官名,多为妃嫔的称号,最早设置于西汉汉文帝时期。因此,所谓宋玉《舞赋》,实为后汉傅毅《舞赋》的摘录。唐代类书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二书均将所收《舞赋》的作者题为傅毅,当确凿可信。而唐代总集《古文苑》成书时间较晚,其编者将所收《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实为在传抄时失察而造成的讹误。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元朔四年汉匈河南地战役后扼黄河渡口置西河郡以强化北部边疆纵深防御,将其经营为集结军队的军事基地和重要产粮区。东汉时西河郡为北疆防御北匈奴的前沿和监护归附南匈奴的军事机构,北匈奴势力消失后,东汉因国力衰退西北疆土内缩而内迁西河郡。西河郡的设置变迁与两汉王朝军事实力变化及奉行的边疆政策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王道和霸道是中国传统治术的两端,并且由此产生“儒生”与“文吏”二类文官群体的分类。汉代中期前后,“霸王道杂之”的政治运作模式确立,儒生、法吏并用,或者以儒术缘饰法术,此运作模式有利于帝国行政和大一统的思想控制。汉制,郡国守相不用本郡国人,西汉外籍蜀官在巴蜀地区的施政带有“霸王道杂之”的色彩,使得地方基层社会逐渐被整合到国家秩序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陷入“地方化”。西汉蜀郡太守文翁的行事具有典型意义,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观察和分析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献中有关汉晋时期汉嘉郡的记载,多有谬误,特别是关于汉嘉郡的设置时间这一问题,历来说法不一,相互矛盾。其中主要有东汉建武十九年说、东汉灵帝说和蜀汉章武元年说三种观点。文章在对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梳理、考证的基础上,试图弄清汉嘉郡的置废时间。  相似文献   

15.
汉字发展史上历经多次文字规范化运动,如秦朝的"书同文"、汉代的汉字规范、唐代的正字运动等。中央政府在汉字规范活动中扮演组织者与调控者的角色,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代中央政府在汉字规范活动中的举措对于今天的汉字规范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末荆州府(治所襄阳)时期整理经典和搜集图书为古襄阳藏书奠定了一定基础,促进了汉末古荆州区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今探讨之实为究襄阳作为古荆州郡县首府的官府藏书之源流,为人们研究襄阳藏书这段历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汉高祖所设信都是县,不是郡.吕后时,信都是侯国,与县平级,不是王国.信都郡(国)在西汉时沿革变化复杂,以汉元帝建昭二年置信都国为妥,成帝阳朔二年,改国为郡.信都决策是刘秀经营河北的转折点,邳彤的进言坚定了他立足河北、逐鹿天下的决心,助其渡过难关,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山海经·北山经》载有三条向西流入泑泽的河流杠水、匠韩之水及敦薨之水,杠水即贯穿汉代敦煌郡的疏勒河干流,匠韩之水即今瓜州县之榆林河,敦薨之水即今敦煌市的党河。敦薨本系月氏语,张骞称敦煌,乃因战国秦汉时期敦薨与敦煌同音,故知《山海经》之"敦薨"即敦煌。汉武帝在敦薨地区建县建郡,遂据张骞所说"敦煌",命名为敦煌县、敦煌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谓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说敦薨之水"出焉耆之北",与《山海经》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泑泽的流向相反。杜佑、都实、潘昂霄、朱思本等均据实指出郦道元之谬,而清代以来《水经注》研究家仍从郦氏谬说,亟应纠正。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1993年2月在东海县君湾村发掘西汉末至新莽时期家族墓群一处.其中6号墓为西汉东海郡功曹史师饶的墓葬,卒葬于公元前10年.出土的木牍竹简极有历史价值.本文对竹简中的西汉俗赋<神乌傅>的发现予以初步释读,并对<神乌傅>的特色及其文学和书法的成就予以研究,突出了<神乌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西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于原卫氏朝鲜疆域内设立乐浪、临屯、真番、玄菟四郡,其中乐浪郡屡有迁徙。然目前学界对乐浪郡的最高长官——乐浪太守鲜有关注。通过对史料的钩沉,试图将见于史籍的关于乐浪太守历任情况的零散资料予以梳理,并通过对乐浪太守事迹的介绍来展现乐浪郡在开发和巩固东北边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