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通过辩证施治的方法,循经取穴配阿是穴围刺,再加电针及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肌肉挫伤和肌肉拉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该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或缓解局部肌肉痉挛,从而达到了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促进损伤愈合的目的,疗效显著,为治疗肌肉损伤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循序渐进运动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循序渐进运动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效果.方法:7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循序渐进锻炼,对照组进行休息.记录其治疗前后睡眠时间,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心理躯体症状问卷评分.结果:循序渐进运动能够循序渐进锻炼疗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延长其睡眠时间,眼和耳,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的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Thera-Band弹力训练带对颈椎周围肌肉病变康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椎周围肌肉病变的康复训练方法.方法:采用实验组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多角度拉伸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垂直牵引的康复训练。两组一个月后测量疗效和结果比较。结果: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多角度拉伸组,在颈椎功能、颈椎周围肌肉力量、颈椎活动度等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除颈椎功能有所改善外,颈椎周围肌肉力量、颈椎活动度两项无差异(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周围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肌肉病变,肌肉力量低下,活动度狭窄,功能障碍;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训练对颈椎病康复有较好的疗效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时间和高强度的运动后会发生骨骼肌纤维的微损伤,降低了肌肉收缩性能,使肌肉再损伤概率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运动。充分研究骨骼肌损伤机制,探讨治疗及康复措施等,一直都是运动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骨骼肌损伤中医及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的总结讨论,希望为日后骨骼肌损伤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延迟性肌肉疼痛的概念、与运动的关系,及其发生机理、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延迟性肌肉疼痛的适应性、离心收缩力量练习在延迟性肌肉疼痛中的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等速测试系统在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力是影响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等速测试和训练技术是一项用于肌肉功能评定和肌肉功能训练的有价值的技术,因此等速测试系统在体育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等速测试系统不但可对肌肉功能进行定量和客观的评价,而且可以通过运用该系统进行力量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用于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对等速测试系统在肌肉测试和训练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肌肉力量振动训练的主要作用目标,以加深对振动训练的认识.方法:通过人体对比实验(有附加振动和无附加振动的练习),分别测定人体下肢肌肉向心工作、离心工作和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有附加振动的练习在促进肌肉离心工作及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无附加振动练习;在有附加振动练习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的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肌肉中的弹性成分是振动训练主要作用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对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肌肉再生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后下肢腓肠肌钝挫伤的大鼠随机分为即刻组、针刺治疗组、自然愈合组。针刺治疗组采用阿是穴针刺疗法,自然愈合组不治疗。结果:针刺能促使炎症反应早期出现和及时消退,从而加速坏死组织的清除,并更好地激活肌肉再生过程。大鼠骨骼肌挫伤后,针刺能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并促使活跃期提前出现,促进肌肉再生。结论:针刺能促进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肌肉再生,加速组织愈合的进程并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动物刺激笼训练兔,模拟出急、慢性小腿肌肉运动损伤,并在训练的同时予以中医药和物理治疗。通过组织学、血液流变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力学等指标测试,发现大强度训练早期将引起肌纤维的运动性损伤、血粘度下降、血清酶升高、肌肉抗断裂强度和能量吸收增加。早期外敷中药和冷疗对保护肌肉组织和提高肌肉生物力学性质有良好作用。训练中期肌肉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损伤,而中医药对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训练后期肌肉组织呈典型的慢性损伤表现,但肌肉的生物力学性质增强。肌肉强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预防肌肉的被动拉伤,而训练的同时予以中医治疗可加快肌肉组织的恢复。因此,加强肌肉的训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项主动性措施,而同时辅以适当的治疗手段,则可以减少临床症状,保证肌肉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二十四式太极拳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8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人)和太极拳组(37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治疗,太极拳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二十四式太极拳锻炼,并对两组对象实验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十四式太极拳有利腰部肌肉放松,缓解肌肉张力,增强肌肉力量,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使外周神经的传导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有良好的身体训练水平和正确掌握自己的肌肉器官,这是在田径运动中提高运动技巧的必要条件.因此大部分的田径训练工作的目的就是提高神经肌肉系统的机能,主要是提高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两个方面.教师和教练员们都很了解提高肌肉组织收缩能力的必要性.在实践中有很多发展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度的手段和方法.遗憾的是,他们几乎完全忘记了肌肉活动的另一方面——肌肉的放松,在训练中顶多也把它看成是次要的部分.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肌肉以及时和充分  相似文献   

12.
表面肌电评估腰痛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痛是许多疾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深入开展腰痛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长期探讨的内容。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技术是近年来日渐完善的腰部肌肉功能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够实时地、准确地和在非损伤状态下反映肌肉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在评价肌肉功能状态方面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局部性的特点,因而越来越受到关注。表面肌电信号直接提供腰肌的电学信息,它能够反应有关腰部肌肉的收缩协调性、肌肉的疲劳程度、以及肌肉的收缩力量,因此能够评价肌肉的功能水平和功能状态,其核心是建立客观、准确、可靠的检测和评价方法,从而为腰痛病人寻找客观的临床诊断指标,并为临床的康复治疗提供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中医疗法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后机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兔大强度运动训练模型观察中医药对急、慢性肌肉运动性损伤的影响。通过对训练后动物肌肉的光镜观察,血清酶CPK、LDH以及肌肉最长等长收缩力P0测定,发现运动性肌肉损伤常伴随明显的血清酶CPK和LDH升高,肌肉功能下降和疲劳产生,训练后辅以中医药恢复治疗,对肌肉功能的增强和疲劳的恢复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均与肌肉收缩力学特征(系指肌肉收缩力、速度及功率等力学量)有关.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探讨,将有助于运动员运动专项能力的研究与训练.英国学者希尔(A.V.Hill)首先得到著名的肌肉收缩力学特性方程,亦称希尔方程,从而奠定了肌肉收缩力学的理论基础.随后,日本学者金子公宥等人对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综合归纳等方法对短跑运动做出分析与探讨,发现短跑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必须加强对力量素质属性和训练原则的深刻理解,注重全身各个环节肌肉力量同步均衡发展,理解关键部位环节肌肉力量素质的发展和相关肌肉对称的关系,重视短跑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专项技术观念.  相似文献   

16.
肌肉拉伤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损伤,发生率较高.为此,我们教学组接待了大腿肌肉拉伤的伤员,通过询问和治疗,探索有效的疗法,并了解肌肉拉伤的部位及原因,以提出预防措施,减少肌肉拉伤的发生率.这次共调查治疗42人次,男18名、女12名,调查的结果如下:一、大腿肌肉拉伤的分布大腿肌肉拉伤居首位的是后群肌肉(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占损伤病例的38%.其次是大腿前群肌肉(股直肌、股内、外侧肌),占损伤病例的26%.从每块肌肉损伤的部位看,最多的是肌腹拉伤,占全部病例的50%(详见表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周的本体感觉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FAI)患者的恢复和促进效果,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进行高效适合的康复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采集两组受试者 (本体感觉训练组和对照组)的静态、动态姿势稳定性指标和踝关节肌肉力量定量分析他们的姿势控制能力。结果:本体感觉训练后,静态、动态姿势稳定性和踝关节肌肉力量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与传统的力量训练相比,本体感觉训练具有较好的节奏感及趣味性,且更易开展;本体感觉训练更能均衡发展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本体感觉、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以及增强肌肉力量等,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机体的姿势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中各种损伤时有发生,给练习者的身体、生活、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运用文献法、统计法、实验法,对按摩的本质和治疗效果研究,通过对522名伤者治疗的实践证明,按摩是治疗损伤的最好方法之一,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是对损伤具有加速组织修复、解除肌肉粘连、恢复身体健康的功能,体现了其经济价值、时间价值、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表面肌电图技术被用来研究颈部肌肉的功能状态已有30多年的历史,颈部肌肉活动的相关分析、结构与稳定性及颈部疼痛的关系等领域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颈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测试条件的不可控性,研究进展较为缓慢.通过对表面肌电图技术在颈部肌肉活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归纳,认为颈部肌肉活动的sEMG信号特征以及颈部肌肉疲劳和颈部疼痛之间的关系是未来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对前列腺癌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PubMed、SportDiscus和Springer数据库1998年至2018年的中英文文献,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3和STATA 13.1统计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中,包括390例被试者,运动干预组195例,对照组195例。干预组采用抗阻训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高于对照组,肌肉重量高于对照组,体脂率和BMI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阻训练可以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组成产生正面影响。建议:抗阻训练研究应参与到跨学科前列腺癌症康复和护理工作,以进一步的优化抗阻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