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语表达对称的方式丰富多样,显示出汉语强大的表达力.亲属称谓是其中的一种.拟亲属称谓是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一种方式.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时期的著作《世说新语》、《水浒传》、《茶馆》等为语言材料,对汉语用亲属称谓表达对称的方式进行历时研究,可以得出:随着宗法观念的淡薄,用亲属称谓表达对称的方式有弱化的趋势.拟亲属称谓是汉语对称表达方式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在仙桃方言中,亲属称谓普遍存在“同形异指”现象:一是指书面形式相同,因为读音不同而导致指称对象不同的现象.另一是指同一方言区或者不同的方言区,音义相同的称谓词指称不同的对象。仙桃方言亲属称谓中的“异形同指”现象既包括面称和背称造成的亲属称谓的词形变化,又包括由风俗习惯、历史沿革、主观信仰及个人喜好及从他称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异形同指”现象。在仙桃方言亲属称谓系统中还存在着缺环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话中亲属称谓"婶"是指自己亲叔叔的妻子.而在潍坊各个地区,"婶"有多种指称内涵:  相似文献   

4.
在孕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亲属称谓系统中,人们将空间概念“内”、“外”投射于其中,形成了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这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大特点。这种现象存在着内部结构的不对称性,有自己独特的隐喻机制,反映了汉民族古今文化特质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亲属称谓一直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因为不同的亲属称谓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差异.只有搞清楚中国与英美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汉英亲属称谓的特点,我们才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亲属称谓,进而提高我们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歧路灯>一书称谓语丰富庞杂,而"老"在其称谓语中的用法更是丰富全面,成为全书称谓语系统的一大特色."老"在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中均见使用,本文将着重对这些用法进行归纳,并简要分析其在语言交际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亲属称谓语及其外化"看中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人际称谓系统(分为亲属称谓系统和社会称谓系统)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特殊系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特征。文章对中西方亲属称谓系统及其外化特征进行比较,并探究其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8.
亲属称谓是亲属制度的语言反映,它以简单的词语形式反映出了复杂的亲属制度,考查亲属称谓具有语言学和文化学双重意义.通过对潮州方言内部的亲属称谓调查,从宗亲、外亲、姻亲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写,并总结出潮州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称谓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各有特色.汉语拟亲属称谓纷繁复杂,而英语中虽然也有拟亲属称谓,但并不多见,这就给汉英翻译带来了困难.本文作者以<狼图腾>中"孩子"和"阿爸"两个词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拟亲属称谓语的翻译,提出在不同语境下根据人物不同的情感,对同一拟亲属称谓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方法来传达拟亲属称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与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用以表示人们的血缘关系、亲疏关系及姻亲关系.从历时语言学视角分析,汉英社会变革和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词义扩展促使亲属称谓产生多种变体.借助亲属称谓构成的诸多词语可以表示特定身份、可以指称特殊的社会阶层或职业,甚至可以扩展延用到非人的事物.汉英亲属称谓因此失去原有含义而被赋予新义.  相似文献   

11.
卢慧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4):105-107,110
文章简要描写了现代汉语和标准俄语两种不同语言中亲属称谓语泛化时的表现,分析了泛化的原因及其使用特点.俄语和汉语中用于泛化的亲属称谓从数量上来说都是丰富的,但在实际使用时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的泛化亲属称谓变体丰富,从结构上来说大都带有标记成分,而俄语的泛化亲属称谓的变体稍显单调.亲属称谓的泛化与两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固原方言中汉族和回族的亲属称谓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差异,即亲属称谓的方法不同、亲属称谓的数量不同及亲属称谓的对象不同.而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通过对固原方言中回族和汉族亲属称谓的差异对比,可以从侧面更多地了解两个民族共存区域内的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李娟 《华章》2008,(20):158-158
称谓语是言语交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汉英亲属称谓语的不同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亲属称谓语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伯、仲、叔、季"在上古时期作为排行次第词,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存在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中古以后不再表示排行,只作亲属称谓语.本文拟从"伯仲叔季"中"伯、叔"作为排行次第词、作为亲属称谓语、从排行词到亲属称谓语转变的原因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描述了现代汉语口语中“哥们儿”称呼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影响它的因素及其使用原因。“哥们儿”一词,是亲属称谓向非亲属成员的延伸、放大,是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它遵循了血缘亲属间的亲近原则,受到了中国古代宗族制度及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简要描述了现代汉语口语中“哥们儿”称呼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影响它的因素及其使用原因。“哥们儿”一词,是亲属称谓向非亲属成员的延伸、放大,是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它遵循了血缘亲属间的亲近原则,受到了中国古代宗族制度及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原则及语用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拟亲属称谓是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称谓方式。该称谓方式至少受到四种语用原则的支配:亲疏原则、年龄原则、地位原则和礼貌原则,并且在这几种语用原则的作用下,拟亲属称谓语产生了其特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称谓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表现,它包含了社会称谓、亲属称谓等不同的称谓类型.汉语和其它语言的称谓系统相比,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主要就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语的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亲属称谓语的教与学问题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娟 《华章》2008,(19):158-158
称谓语是言语交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汉英亲属称谓语的不同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亲属称谓语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对普通话和潍坊方言亲属称谓的比较,从而得出两个不同的亲属称谓系统的一些异同之处.并通过对潍坊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的分析,揭示其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