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不是宾语前置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的词序中最突出的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这样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三是宾语用代词复指时前置。这一类的特点是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放在动词前面。但电大现行教材的一种观点认为,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这宾语也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就是说,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也是宾语前置的条件。(见朱振家先生主编的《简明古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257…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宾语前置句中,除常见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和为强调宾语而用“之”、“是”把宾语提前这几种常见类型外,还有几种不常见的类型。现例说如下:  相似文献   

3.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而又常见的词序。这种词序的出现是有一定的条件的:除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提在谓语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古汉语疑问代词宾语的句法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问代词宾语由前置发展到后置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件大事,本通过对中古时期十种献中疑问代词宾语的统计、描写与分析,认为中古时期是疑问代词宾语由前置发展到后置的重要阶段,但后置并未最后完成,而是呈现前置与后置共存并用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通常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或宾语由“是”、“之”复指并提前等,唯有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前置。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在古文中的出现频率相当高,所以对它进行探讨和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以”的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一)为达到强调目的而将“以”的宾语前置。当名词或数词充当介词“以”的宾语时,这个  相似文献   

6.
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提到动词之前,这是一条比较严格的规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疑问代词作宾语,都一定要提到谓语动词之前,也有一些不前置的"特例"。试图通过对这些"特例"进行分析,把握其中某些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李德花 《学子》2013,(10):52
宾语前置句既是文言文倒装句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帮助学生掌握,下面对其类型和规律作以概括总结。【规律一】疑问代词+动词或介词。文言文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置于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类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奚""、曷"、"安"等。例如:⑴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⑵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史记》中疑问代词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用"是/之"复指的宾语以及无形式标记的宾语四类宾语的语序情况。调查发现:疑问句代词宾语基本前置,否定句代词宾语基本后置,用"是/之"复指的宾语和无形式标记的宾语用例寥寥。另探讨了宾语前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安<何>所……”是文言文中表疑问的固定格式。从语法角度分析,当属句子谓语部分的浓缩倒装。在句子谓语部分的主谓短语中,“所”字结构作主语,“安”作谓语。等于说,“所……者(为)安。”如下例:信义安所见乎?(《苏武》)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安所……”格式,与“沛公安在”一类宾语前置句式不同。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二)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三)用  相似文献   

10.
探知《左传》宾语前置概貌,得出宾语前置句这种用法在《左传·文宣成公》中还处于旺盛时期,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向宾语后置过渡,在春秋战国时还没有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11.
《过秦论》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一句,在教材注解中将“谁何”注译为“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觉得“呵问他是谁”这种注释给了学生一种误导,即误认“谁何”为“何谁”,因而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一、“谁何”不能视为“何谁(呵问他是谁)”。若将“谁何”视为“何谁”,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方可。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何”前置在“操”的前面,因为这是一个疑问句。而“谁何”不是疑问句,故“何”不能前置。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  相似文献   

12.
文言虚词“相”在汉语言实际应用中使用频率高、用法复杂,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相”有作代词和前置宾语的情况,而很多汉语言类工具书忽略了这种现象。因此,有些语文教师提出,文言虚词“相”作代词和前置宾语,是一种特殊用法。也有同行持反对意见,提出了“相”字的非代词论。从大量言语应用实例看,文言虚词“相”作代词及前置宾语并不是特例,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一、反身代词在英语中,myself,yourself,himself,herself,itself,ourselves,yourselves,themselves等反身代词在句中可用作宾语、表语或同位语。这类代词是历年来中考英语的考查热点之一。例如:①Theboyisstilltooyoungtodresshimself.(作宾语)②Imyselfcanmanageit.(作I的同位语)二、疑问代词常考的疑问代词有who,whom,whose,whoever,which,what等。疑问代词一般位于句首,用来引起特殊疑问句。它们可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表语或定语。例如:①Whotoldyouthenews?(作主语)②Whatdidyouseeinthestreet?(作宾语)三、指示代词要用好this,tha…  相似文献   

14.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指的是句子的宾语放在谓语的前面,翻译时语序要作相应的调整。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是指宾语在动词或介词之前的句法现象。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现将注意点分述如下:一、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前置如果否定副词是: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而代词宾语是:余、吾、我、汝、尔、之等,宾语一般前置。但是要注意:如果否定句中的动词谓语前面有“能、肯、敢、尝”等能愿动词或副词,代词宾语还要放在能愿动词或副词的前面。还有就是否定副词必须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的,宾语才可以前置;如果句中虽有否定副词,但不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宾语就不能前置。例如:(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相似文献   

16.
与上古汉语相比,《三国志》和裴注中代词宾语的词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宾语的位置上:(1)否定句代词宾语一律后置;(2)疑问句代词宾语虽遵循前置的规则,但已出现了后置的趋势;(3)肯定句代词宾语由于押韵需要而前置,是修辞上的仿古用法。  相似文献   

17.
《宾语前置的八种类型》(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12期,以下简称《前置》)将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中“出现的宾语前置的类型”归纳为8种,分别举例说明,所有例句都作了翻译。拜读之后,觉得此文有两个缺陷。一是一些例句翻译有误,二是宾语前置归类无章。先谈翻...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考试说明》提出文言句式要作隐性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备考应着重把握三点:1.掌握文言句式的基本标志和规律;2.培养依据具体语境进行推断的能力;3.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一、变序句(一)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应将前置的宾语移到相应的动词或介词后1.疑问句、否定句中宾语往往前置。例1何由知吾可也?疑问代词“何”作介词“由”的宾语被提前。所以翻译时应放在“由”的后面。译: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例2古之人不余欺也。代词“余”本作“欺”的宾语,在否定句中置于“欺”之前,翻译时需放在后面。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2.用助词“…  相似文献   

19.
上古汉语早期代词宾语前置现象比普通名词宾语前置现象频繁,这是因为代词的可别度高于普通名词,高可别度的代词倾向于前置是语言的共性表现,并非句法结构和语用强调所致。关于代词可别度还有两条规律:一是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前置现象多于肯定句,这是因为疑问句、否定句可以提高代词原先的可别度,且疑问句的作用强于否定句;二是人称代词可别度随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顺序逐渐减弱,因而前置的倾向也随该顺序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试析中学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文言文中“之”有代词和助词两种词性 ,作为助词 ,“之”有四种用法 :一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表示领属或修饰的偏正关系 ,可译为“的”。二是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能或不必译出。三是凑足音节 ,没有实在意义。四是用在宾语前置结构中 ,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之”有两种用法 :一是人称代词 ,二是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