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杂技也带着它的辉煌来到了新的时代。 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后,杂技已以当初单纯的技巧表演,逐步形成多姿多彩以技巧为核心的综合艺术,这已是杂技界朋友不争的事实,这是观众对杂技艺术的肯定,也是观众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需要的具体体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受大家喜爱的中国杂技是最先打入国际市场上的一朵艺术奇葩。我们安徽省杂技团就商业性出国演出及多次参加国际大比赛来说,我和我们的团队  相似文献   

2.
杂技是世界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国外称马戏。 中国杂技是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风格独特的一种特有表演形式,古代称:“乐舞百戏”。深受广大观众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它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表演经验积累,多少代人的努力、创新发展、演员多年的  相似文献   

3.
音乐与杂技     
杂技音乐是为杂技伴奏、烘托表演效果、服务于杂技艺术表演的一门特殊的音乐形式。 杂技艺术有着古老灿烂的历史,绚丽多彩的杂技艺术,孕育了杂技音乐。  相似文献   

4.
中国杂技源远流长,杂技不仅是国内广大群众所喜闻乐 见的艺术形式,而且也为国外观众所喜爱。因此,杂技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杂技节目被誉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在国际各大赛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杂技艺术也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和发展才能永葆艺术青春。本文试图对杂技创新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夏之明 《文化交流》2014,(11):F0003-F0003
日前,由杭州杂技总团创排的《中国梦·飞天梦》大型杂技魔幻情景剧,在杭州红星剧院献演,新颖、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以往我们看的杂技,通常是杂技技艺,而这台演出,却是杂技"剧",在展示杂技技巧的同时,还有了剧情,有了故事,有了人物形象塑造。全剧从《序》开始,由《望月》《思月》《奔月》三个篇章构成。演出时长1.5小时,共有60多位演员登台,历经半年创作。该剧传递的是一种拼搏、激情、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杂技艺术在全国和国际各类评奖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杂技人才不断增多,杂技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应该看到,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应如何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杂技教育观念上的改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文艺百花园里繁花似锦,姹紫嫣红。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日益频繁,作为中国文化艺术之一的杂技艺术,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较早走向世界。 中国杂技源远流长,杂技不仅是国内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也为国外观众所喜爱。因此,杂技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杂技节目被誉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在国际各大赛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杂技艺术也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和发展,才能永葆艺术青春。本文试图对杂技创新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戏剧与电影表演有同有异.文章从演员表演的环境,演出的过程和观众的角度三方面对戏剧与电影这两种视听艺术的差异性进行探讨,旨在揭示戏剧与电影二者不同的艺术特性造成了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杂技是利用高难而复杂的人体肌肉、骨骼的形体变化,直接地去表现每个技巧动作,展示出人体潜在的巨大的物体与精神能力,给人以智慧、勇气和艺术美的享受。如《女子扛竿》节目,利用人们生活中常见到的毛竹做演出道具,三位女演员在六米长的竿子上表演一系列优美的技巧,两位尖子演员用形体在竿上作单  相似文献   

10.
驯兽也称马戏,是杂技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一些著名马戏团在驯大型猛兽表演时能同时上场数十头大象或十几只狮、虎;场面十分壮观、惊险、激烈,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观赏兴趣。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杂技团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舞台上辛勤奋斗了近半个世纪,足迹遍及五大 洲、四大洋和祖国的大江南北。1978年,受文化部派遣,赴广交会演出,以后曾代表祖国数十次出访世界各地进行友好访问和商业演出,特别是近些年多次荣获世界与国内杂技比赛大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安徽的文化艺术事业走向国际市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也是以朱建平团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翻身仗,四年创辉煌”战略方针后取得的可喜成绩。 (一)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杂技已从昨天的街头杂耍走向今天的大雅之堂,直至是国际舞台,人们对杂技表演的要求已不局限于其单纯的技巧和难度,它已逐步发展为今天集现代舞美、服装、道具、表演等诸多要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此,团部成立了艺术科,新成立的艺术科积极做好全团业务的管理和  相似文献   

12.
小星辰:还未闪光的时候 一颗星在璀璨夺目的前夜,总有一个无人知晓的积攒能量、汇集光芒的过程。刘小娜的艺术发育期得追溯到她的童年。 小娜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干部家庭。她从小能歌善舞的天赋就充分显露出来,一首歌经她一唱,幼稚中带着鲜亮,一段舞由她一跳,质朴中潜藏灵秀。小小年纪便喜欢在有观众的场合表演,母亲说她是“小明星”,人越多表现欲越旺,表现力也越强。这是个当演员的基本素质。上小学时,黑龙江省杂技团在全省仅招两名杂技演员,小娜却榜上有名。有文化修养又望女成凤的父母,认为杂技并非小娜的最佳方向,没有首肯。为发掘她身上的文艺潜力,父母专门为她请来了艺术学院音乐教授何少卿老师,对她进行天赋开发和专业引导。  相似文献   

13.
一部鲜活的话剧,不仅是靠剧情发展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或人与自然矛盾冲突)来吸引观众,在全剧排练到演出中导演与演员之间,也常常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只有摆正导演和演员之间的矛盾,把握好导演和演员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才能创造好吸引观众的话剧。我团演出的话剧《风驰瑶岗》之所以获得中国戏剧节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正是体现了由导演和演职人员合作创造成功。在长达几个月的排练演出过程中也就是演员和导演调整、摆正合作中的矛盾磨合过程,虽然在排练的过程中二者在艺术观点上产生分岐,但是他们的创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我们的艺术创造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的。所以不断地解决矛盾,获得统一认识,就能够溶合在一起,创造出高水平的演出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演员和导演在参于剧本创造过程中,演员和导演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十几年来,为了使中国杂技不负众望,更具竞争力,杂技艺术界把提高节目的总体构思,创编过程,从各个角度展开创新,提高了艺术品位。在增加节目技巧上同时利用综合艺术手段进行创新,充分展现杂技艺术的综合性,并以整体推进的方式而雄居杂坛。创新艺术作品是每个演出  相似文献   

15.
杂技在过去几年的历史里只是跑码头、撂地摊的江湖人的一种谋生手段。随着历史的发展,杂技表演也相应有了变化,表演者从街头走向舞台,从最初单一的动作表演发展到糅合技巧、音乐、舞美为一体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新人辈出,一批批新节目问世,一块块世界大奖牌的获得。  相似文献   

16.
戏剧是我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将演员的舞台表演作为整个艺术体现的中心内容。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不仅仅是展现演技的主体,更是舞台上的主要输出,他们形成了戏剧舞台表演的规律,以及鲜明的形体特点。要保证戏剧舞台表演的完整性,就需使表演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演员的表演与现实场景更好地结合,提高戏剧表演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艺术人才需要流动,才能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更新表演模式,提高广大演员的基本艺术素质。科班出身的演员,十几岁或更小一点就进了剧团,一直工作到退休,没有改变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这种呆板模式沿用至今,使一些演出团体处于死水一潭的状态,没有朝气和活力。老师教的是老一套,学生学的是老一套,导演手法也是老一套,对艺术的提高起着阻碍作用。旧的模式必须打破,人才需要流动,引进一批优秀人才到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囊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诸因素,通过演员的舞台表演,构成完整的艺术形态,所以中国戏曲又看作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如果仅仅是这样,中国的戏曲和西文的戏剧如歌剧、话剧就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了,但实际上,中国戏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与西文的戏剧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包括风格在内的分野,便构成了中国戏曲所独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规律,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从秦汉时期的“百戏”到今天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杂技历经千年不衰,除了其根植于中华民族这一沃土外,在漫长的时间里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完善自身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时间不同,杂技这门艺术的发展水平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是由扮演角色的演员在舞台上当众说唱台词,表演动作,完成故事情节而反映生活的艺术。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涵盖集体艺术和演员表演艺术,通过载歌载舞、唱、做、念、打俱全,使得戏曲艺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比如《白蛇传》一剧,是集文武戏一身,唱、做、念、打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