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初中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社会经验少,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地理教学在这方面起着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教材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一、初中地理的环境教育内容1.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环境内容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环境内容中的很多问题(见表1)。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切实提高他们…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诸多环境问题也相继出现。目前的问题已不是人类是否能在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中生活,而是环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环境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环境民族心理。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具有进行环境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理应成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地理教师应更新观念,构建开放型教学模式,大胆进行地理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现实生活中"环保"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只把"环保"当成一句口号。今天,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自然界已向人类敲响警钟。所以,地理教学中应渗透环保教育,让环保教育从孩子开始,从根源抓起。一、地理课堂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1.让环保走进课堂。环境问题的存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我常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讨论性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相互的冲突,进一步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如,在  相似文献   

4.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对学生乃至全民进行环境教育,更显紧迫。作为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地理学科本身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如何合理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基于这一点,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既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又能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能通过实践培养…  相似文献   

5.
人口的增多与科技的发展导致地球的负担越来越重,人类产出的垃圾过多但处理不当,以及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因素加剧了环境问题的恶化,由此环境问题的讨论热点不断增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环境教育问题融入现代教育已成必然趋势。地理教学在环境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已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双森 《考试周刊》2011,(77):172-173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具体从五个方面分析:运用诗词歌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通过分析有关地理数据,绘制地理图表,使相关问题更直观、更突出.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漫画故事,给学生想象空间.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环境教育;在地理课堂中,可结合某些环保专题.组织学生撰写环保小论文、绘制漫画,开展交流、评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旨在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资源、环境观和人口观;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提高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也是基础。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把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地理教育的核心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探讨,地理教学中如何真正有效地对学生进育?环境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构建三位一体环境教育目标体系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环境知识、环境境行为能力。图示如下。知识的获得是对环境现象、环境理论的认知过么是环境、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或地区、重要的环境事例等。环境知识是形成环境意行为能力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教材或其他各取环境知识,如报纸、电视、因特网等。环境意环境知识,它是一种观念,是人们对环境所持态度、价值观的倾向性,是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它源于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反思。源于来生存发展的深重忧…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环境意识的教育也更加重要,需要在中专地理教学中不断渗透。中专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自然和人文的基础知识以后,还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掌握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实现环境保护和地理教学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环境教育是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渠道。一、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做到地理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发挥地理课环境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初中地…  相似文献   

11.
高凯 《黑河教育》2012,(10):68-69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地理学科是一门着眼于揭示人地关系,剖析地理环境结构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性的学科.培养学生了解环境知识、解决环境问题是地理教学的应尽义务,也是地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 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 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 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 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 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 “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 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 的。我在地理教学实践 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 意识做了以下尝试。 一、通过设计争议性 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 学生的环保意识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 的,许多事物的存在既 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 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 害。科学技术是面双刃 剑,使学生认识到这点 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 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 素的制约,在不同地区、 不同…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提高全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必要而紧迫。环境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而地理教学是渗透环境教育的最好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环保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中地理很多教学内容都与环境教育相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科渗透的方法进行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学生今后地理学习和环保意识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性。本文探讨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与整合环境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环境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环境课程、学科渗透、第二课堂、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6.
徐颐 《地理教育》2001,(6):57-58
一、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在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教学中,注重各自然要素和自然系统与人类活动的联系以及人类对它们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不利的影响,让学生明确消除这些不利影响的途径和方法,尤其要强调对各类要素和自然系统的保护措施,突出环境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地理思想教育的特点与以往相比,新时期的地理思想教育具有三个突出特点:1.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环境与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主题,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如何协调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以资源、人口、环境为中心,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环境观及全球意识,并能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地理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9.
周游 《考试周刊》2009,(14):153-154
地理教学应有智力和非智力的教育功能。教师是用教材教书育人的,就是说,每一个教师不仅要“授业”,还要“传道”。长期以来,尤其是当前,通过地理学科教学,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中的品德教育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对本学科的德育功能不断加深认识,从地理教学的总目标中,确定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及探索进行品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以达到正确处理地理学科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关系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德育渗透.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20.
郑燕 《地理教育》2009,(5):33-3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口激增,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由于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减少,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贵州六盘水地处我国西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凉都”美誉并非浪得虚名。但作为西南煤海,其环境污染较严重。煤炭企业是六盘水的主导产业,围绕着煤炭滋生出了众多厂矿企业,如洗煤厂、炼焦厂、小炼铁厂、土法炼锌厂等,这些企业成为污染六盘水环境的罪魁祸首。在生态环境日益下降的今天,保护周围环境,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教育相对滞后,而地理学科本身的诸多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环境教育知识,培养他们具备环境意识是地理学科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笔者以为,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