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语文实践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立足于学生实际,致力于学生主体性发展,聚焦课堂教学,着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学改革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对矛盾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生命整体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掌握知识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高校教学改革要以满足学生的生命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此确定知识技能的构成。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和形成人的存在方式,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与认识相结合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唯一正确途径,学生实践的基本内容与形式有研究性学习、人际交往和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尝试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应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课题研究,引入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教学中来。小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小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是力求从“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在普陀区开展的《邓爷爷,我爱您》伟人教育的实践中学生情感生成与发展,已经证明学生的德性发展应建立在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完整人性发展之上,同时又与学生的个性和人性成熟相关,其中学生在情感领域的变化与成长已经成为当今对学生教育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践就是把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与实践,加深认识,并得到发展.教学实践与素质教育目的相一致,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即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它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和直观性教学原则,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在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应通过过程指导保障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探讨综合与实践活动组织评价,可以引导教师在组织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时对自身应该发挥的作用更加清晰,不缺位、不越位,从而保障学生能自主、全程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不仅增强了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人的创新精神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实践便没有创新。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自主的探究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开放搞活”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围绕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一套开放式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物理起始教育出发,注重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实践技能的习得,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习惯,是中学阶段物理教学与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后续发展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既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又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使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的极具重要意义的环节。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要求通过学生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但就目前情况调研,中小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并不乐观,其现状与教育的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现就劳动实践场所(基地)建设的有关问题试以探究。  相似文献   

12.
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为例,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设计与实施跨学科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本身是个空壳概念,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可以是。语只有与学生这个认识主体、学生的发展实践建立关系并存在于这个关系之中时,才会获得真实的生命和内涵。学生的发展实践是形成语内涵的永不枯竭的源泉,离开学生的发展实践,语概念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进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是势在必行的。本试图通过例举,展示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地处闽南沿海经济发达的乡镇,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业推动了社区经济迅速发展。学校周边的资源也为学校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充分利用社区优势,稳步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扩展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综合实践活动与创新实践能力愈来愈显示出它在社会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它可以培养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突出以下“三主”原则: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习直接经验,将学科知识和自己的直接经验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课程。与学科教学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以下特点:(1)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参与式的实践性学习;(2)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3)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4)促进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课一直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有的教师不是跳过这部分内容,就是简单地讲授,缺乏让学生探究思考的活动过程。综合与实践课可以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值得重视。在教学综合与实践课“怎样滚得远”时,教师在了解现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并大胆创新展开探索,同时借鉴其他学科的实践经验,能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我国教育的重点问题.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为基底,以学生的认知形成规律为锚点进行教学实践设计与分析,并依照此教学实践设计进行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修正学生的认知偏差,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创新教育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产儿。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强化实践活动是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不断出彩、不断碰撞出思维火花的重要保证,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也必须强化实践,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