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学、教育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在当今学生群体中大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赞扬和鼓励学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学生加以赞扬和鼓励,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自信,这些是他们去追求成功的动力。社会的进步、科学文明和文学创作都是由这种内在力量推动的,它像一架马力巨大的“发动机”促使人们奋发图强,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研究表明成就感和自信心强的学生在学习上成绩优秀,而且学习效率高,自觉性强。他们精力充沛,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赞扬和鼓励是…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及自信心的培养.将教师的关爱、鼓励和表扬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去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针对性地阻止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自觉、积极、进取的健康的心态,树立"我要学数学"、"我会学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1.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克服孩子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赏识教育是对待那些自卑感较强的孩子要极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即使他们的缺点很多。但对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也要去赞扬、去鼓励,就像绿茵场上啦啦队的呼喊,能激发运动员拼搏的勇气一样。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社会。而承认差异,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无疑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姚丽 《成才之路》2012,(12):45-45
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这样他们就会受到鼓舞。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思品老师应当着重讲解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思品的教学应当紧密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应当十足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对于他们的结合性来讲,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在探讨小学思品课教育时,对于小学心理健康问题要尤其重视。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处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认可、赞扬的需求.而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无疑比成人显得更为突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被关注是一种鼓励.不要忽视任何一个人。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真诚地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教育,业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指教师将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和心理教育进行巧妙的融合,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品质。让他们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处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认可、赞扬的需求,而对于七八年纪的学生来说这种渴望无疑比成人显得更为突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被关注是一种鼓励,不要忽视任何一个人。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真诚地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本文通过几个案例证实表扬总比批评好,并提出了表扬学生时注意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森  相似文献   

10.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每一个学生都是组成班集体元素。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班主任自身良好心理素质是前提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会有心理健康的班集体氛围。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情绪,如向上、开朗、乐观、幽默等,在日常言行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班级中创造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11.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在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倡导之下,学校要充分地认识品德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涉世尚少,尤其需要打好品德修养的基础。小学思想品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要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点滴生活着手,教师更要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无声的身教往往胜于有声的言教。本文将以此为重点,来探究如何让小学的品德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的体现,通过老师的欣赏、赞扬和鼓励,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初步建立健全的人格。赏识教育以尊重学生为前提,通过赏识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变得更加优秀,激发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每一个人都有保护自尊心的内在的需求,青少年学生的自尊心更强,更需要认真的加以保护。要把学生的自尊心看成是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尊重自己,那么,他在就应该首先尊重学生。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逐步树立自信心,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在所难免。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思想,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对于他们,哪怕是一点一滴的闪光点,应都适时、适度、渐进地予以肯定,并公开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当代教育强调构建民主、和谐、个性化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努力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适度地将其渗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1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兴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是教学过程能否有效推进的首要条件。而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却往往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可喜的是思想品德课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使他们更加专心地投入学习,让学生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兼而有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譬如利用学生渴望了解奥运会、世博会实况、神舟飞船发  相似文献   

17.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每一个学生都是组成班集体元素。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班主任自身良好心理素质是前提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会有心理健康的班集体氛围。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情绪,如向上、开朗、乐观、幽默等,在日常言行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班级中创造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充分发挥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应该是轻松的、和谐的1.学生建立起自信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学习之中并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其中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和赞扬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够获得成功,进而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对学习的自信  相似文献   

19.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的肯定的表现,是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所必须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而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师都得不到赏识,都不能抬起头来走路,又何以去赏识学生,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一位优秀教师说得好:“得到赏识的教师笑是甜的,不被理睬的教师笑是淡的,受指责和打击的教师笑是苦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经常得到赏识的教师精神愉快,情绪乐观,而且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发展欲望和十足的…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对于学生而言,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更要锻炼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要利用思想品德课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维想象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开拓思维。本文从学生思维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简单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学生思维想象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进行了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