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承载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又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得到更好地弘扬。文章以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为基础,探讨在传统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静静 《培训与研究》2010,27(1):121-122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责任。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责任。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6.
传统道德何以在今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传统道德活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中,也活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其葆有生命而存活、发展的根据何在呢?就在民族、中华民族之中。创造并承载文化的主体不仅是阶级,而且还有民族。中华传统道德,是历史上各个不同的阶级所创造和承载的,同时,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和承载的;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民族精神的特点,有其合理存在的根据。全盘西化论和“彻底革命论”否定中华传统道德,就因为他们不懂得这种根据。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既承载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能责任,也承载着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教师要用教育眼光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接受其熏陶与感染,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打下根基。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灿烂文化。高中语文课本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教师应在教学中把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于潜移默化之中。  相似文献   

9.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灿烂文化。高中语文课本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教师应在教学中把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于潜移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0.
蔡春玲 《考试周刊》2015,(20):43-44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脊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自然也承载了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语文教学应该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体现,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学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的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追逐经济利益,追求名誉地位,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学习外语,学习舞蹈,学习钢琴等悄然成风,其实这些也无可厚非,但是祖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我们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语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现代体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承载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民族凝聚力量,完善奥林匹克文化.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脊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自然也承载了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语文教学应该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体现,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学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勤劳勇敢的质相秉性等等,这些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蔡春玲 《考试周刊》2015,(19):48-49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脊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自然也承载了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语文教学应该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体现,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学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汇珍品,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浓缩的历史文化.电视是传播人类文明、宣传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媒体从业人员在节目中不仅要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文化,更要正确使用成语,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小学少先队工作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世间理想与生活愿望极致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代代相传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符号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突出且具有高度影响力的象征形式系统,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独特且系统的节日文化符号。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和最具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93):54-5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语文教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对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让古文教学焕发人文光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个民族得以繁衍和发展的基础。—个缺少民族文化滋养的人,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一个缺少民族文化滋养的民族,也就失去了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根基。古文,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源泉,是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要通过古文学习这样一条途径,引导学生在热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把这些优秀民族文化展示的人文精神纳入自己的思想言行中,为自己的一生铺垫一个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精神底子和文化底子。1.古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学生立人处世的根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